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二二五章 遷徙路(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二五章 遷徙路(七) (1 / 3)

正如東海岸,歷史上反對英國的理由是無代表、不納稅差不多的理由。

大順想要在這裡實行統治,至少保持一定的向心力,就要在這裡開科舉取士。

科舉的形式可以更改,甚至這裡作為墾殖地的舉人名額可以限定數額。但一定要舉行科舉,並且在這裡科舉成功的人一定要能在大順內部做官,否則的話,這裡的離心傾向可能會加劇。

當然,因為劉鈺實行了北美的“勢力均衡”政策。

是以,膚色、文化、宗教、信仰都不同的北美,一般來說不會那麼容易反,而是會需要母國的幫助,

但如果從一開始就在科舉問題上給出政策,那麼這種向心力會更加的凝聚。

和東海岸的情況不同的,便是西海岸的“商業”利益,並沒有那麼重。

加之大順這邊也並不想以殖民時代的重商主義政策來對待扶桑移民區,是以也就很難產生東海岸那種強勢的商業走私集團。

再加上大順這邊從一開始就否決了私人圈地佔地的政策,也即無法產生諸如東海岸的華盛頓等土地投機商這樣的利益集團。

故而,即便很多人認為,這裡會效趙佗故事。但實際上,只要開科舉,這裡的情況還是可以穩很長一段時間的。

這邊的科舉政策,肯定是和大順的內地不同的。即便說舉人的名額,實際上都是分省錄取的,但這種墾荒區按照大順內部的那種科舉制度的學科安排,肯定是不行的。

尤其是這邊要復學校制後,科舉這件事本身肯定還會存在,但是核心肯定是要改的。畢竟王安石時候就已經考慮過科舉和學校制的改革交匯,這本身對大順而言也沒什麼太大的難度。

私塾先生在這裡,並不可能一個人擔起來一個學堂。而是他只能作為學堂教師爺的一份子。

雖然大順的復古派儒生,是提倡“通儒”的,是要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俱全的,

但就像大部分“完美要求”一樣,正因為大部分人做不到,所以才會生出這種期待。

私塾先生並無能力一個人教授六藝,實際上他只能作為“識字開蒙”的先生,還需要和其餘教數學、農學等技藝的人一起。

這一點,在他選擇移民的時候,他就已經知曉了。

只不過,即便已經完成了從“讀書人”變為“領工資的教書先生”的心態轉變,他依舊對於科舉這件事耿耿於懷。即便說他自己不可能參加科舉了,也不可能繼續往上考了,但是他對子孫後代的前途還是有所希冀的。

科舉形式與內容的變化,這都無所謂,關鍵是得舉行全國性的考試、且北美移民區的人有資格參加考試、並且北美移民區也得有一定名額數量的舉人、且這個舉人或者類似的身份頭銜是能在大順內部通用的。

對於科舉形式和內容的變化,歷史上有過多次改革,包括動的最厲害的王安石的改革、大順早期的不行八股而以策論政論等等。

私塾先生自己是不可能繼續參加科舉的,所以科舉內容和形式的變化,他並不牴觸。關鍵是,得有“科舉”這個東西。

相對於其餘遷徙者更關注稅率幾何、勞役幾許,他還是更關注教育、考試等方面的政策。

私塾先生的這種關注,很快就得到了回應。

幾天後,私塾先生便接到了通知,讓他前往楓林灣。

楓林灣暫時作為這裡的“郡治”所在,各種非農業移民,暫時都會全部安置在那裡。

到了那邊後,接待他的,是一群官階不高的官員。他是秀才,總還有個見官不拜的特權,對面的態度也沒有那麼高傲。

私塾先生以為是來討論學校的事,猜測這些人可能就是將來這裡的學政官員?

但對面開口問的問題,便讓私塾先生打消了這個念頭,覺得今天這事貌似有些麻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