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終章 九三年(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終章 九三年(完) (4 / 7)

福建的永佃權農兵起義,就是當地士紳帶著“滿洲的太君”去清剿的,畢竟路不熟。

黟縣奴變,也是【邑之士大,走乞師於郡,始執首叛諸奴,磔市以狥。諸素謹者貸其死,就僕舍執役如初】

太倉奴變,那也是士紳喜迎“王師”之後,鎮壓完後,士紳剃髮無不得意:奴輩謂奴不當與天地同休,是則真奴語也……

所以說,不直接舉兵起義,而是想要透過改良變法的方式,那就只能贖買。

贖買吧,最起碼若是直接均田肯定要反抗的,說不定就琢磨琢磨,哎,既不反抗了。

壓力就會小很多。

既是說贖,那就得有東西,才能贖。

沒東西,怎麼贖?

小農自己贖買,是無意義的。

小農自己贖買,仍舊還是交租子給地主。也就是說,交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後,地就是自己的了。

那之前難道不交租子?

之前交的租子,地主也沒說投資實業吧?

只有把“贖買,變為強制的工業債券、強制的國債儲蓄”,這件事才有意義。

也就是說,強制讓地主的錢,往工業上流動,完成轉型。

他們不知道咋轉、不知道咋辦,那麼就需要朝廷逼著他們轉、手把手指揮他們辦。

但大順現在還面臨個新的問題。

那就是李欗說的,伴隨著對外擴張、經濟繁榮、貿易順差、北美金銀,先發地區的資本雄厚。但凡有真正賺錢的產業,正值這個瘋狂咆孝著發展的二十年,輪得到官辦?

就算說把贖買作為強制的工業債券,大順朝廷往哪投呢?

眼瞅著多血癥危機就要爆發,這時候搞強制工業債券,瘋狂投資,那是活得不耐煩了?

分歧也就在這。

顯學派的均田是啥意思?

贖買?贖個屁,直接均,均完之後國家來當這個最大的地主。

把地租收上來,辦船廠、搞遷民,壓根不考慮什麼利潤、回報之類的事。

照著一年1億兩左右的畝稅極限,或者直接折算成糧食。

官辦造船、冶鐵、農業機械、畜牧等等行業。

官方招收水手、海員、教師等。

一波一波地把人往扶桑送,直到最終完成“五口之家、百畝之田”的基礎之後,再讓工業全面鋪開。

破而後立,解決大順內地的工商業,全都是依靠強制的地租農業盈餘的局面,而把工商業的服務物件,變為農業的生產者,也即一個個有足夠土地能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生產的自耕農。

在這個過程中,朝廷需要高壓、需要強悍無比的國家機器、需要膨脹至極的讓宋代冗官冗員都自愧不如的官僚體系。

壓根不考慮什麼投資、回報,純粹靠強制性的小農的稅收作為投資,照著二三十年搞,直到扶桑有一億人口、南大洋和新苦兀等有個五六千萬人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戶均百畝田的均田。

李欗反對這麼搞的根本原因,很簡單:合著難辦的事,朝廷來辦。資產階級全程不出力,就等著三四億人口的大市場形成,全力發展是吧?那到時候,工業是你們主導的、資產階級的力量無限膨脹、內部巨大的能把你們弄死的矛盾消失了,那皇帝還有個卵用?

你們暢想的新時代裡,有皇帝的位置嗎?

合著我這是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是吧?

至於說怕形成什麼新的類似關隴集團、淮西集團之類的玩意兒,那倒是次要的。

而所謂的進步的皇帝,精髓就一句話:左右橫跳,挑唆矛盾,當所有階層的恩人。

比如說,李欗設想的豫皖地區做稻草人嚇唬新興階層、去除大順這幾年的激進思潮。

這事,顯學派做,和皇帝的做法,就大有區別。

顯學派做,那肯定是弄一堆實學的官吏、基層,帶著兵過去搞均田。完後徵稅、發展工業、遷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