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二五九章 分歧(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五九章 分歧(四) (1 / 2)

和皇帝的一切交流,都要以現在的現狀、大順的能力、皇帝的目的等為基礎。

道理有很多。

到但要說拿著為人民而服務這樣的話,和皇帝說,那簡直連對牛彈琴都算不上。

於是,劉玉大談了一些人吃人的東西。

“陛下,臣請以扶桑遷民事,試言之。”

“扶桑遷民,究其本源,是工商業在那裡需要人,而一個人能給僱主賺的錢,高於遠渡大洋的船資。是以,移民事,可成。”

“初為黃金、白銀之礦業。”

“後漸次為伐木、造船、曬鹽。”

“以至於到紡織、冶鐵等。”

“若非如此,以朝廷之力,恐難完成。”

“至今來說,臣以為,此事於國有利,手段亦可行。”

皇帝點點頭,承認這一點。

“愛卿所言極是。扶桑遷民事,可謂一舉兩得。”

“一來開採金銀,國庫充裕,亦為貨幣改制提供了基礎。”

“二來使得黃河河道事,佔地之後,不至於使數十萬百姓無業而成流民。”

“確如卿所言,真利國利民之事。”

劉玉又道:“陛下,究其本源,便是一個人能給僱主賺的錢,高於遠渡大洋的船資、也高於支付的工資。於是,遷民事可成。”

這話,其實若在後世,用兩個字或者四個字,就能表達其含義。

剝削。

剩餘價值。

只不過,劉玉和皇帝說的很淺,也避開了這兩個詞。當然,說了,皇帝也不懂。

即便說,考慮剝削、考慮剩餘價值,大順面臨的真正問題,也並不是這麼簡單的。

老馬說:【剩餘價值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它不是從流通中產生的,但是它在流通中實現。】

剩餘價值要看生產。

但實現,需要流通,也必須要在流通中實現。

這就是大順在北美移民的真正內涵:創造流通,讓剩餘價值得以實現,使得資本不得不遷移勞動力。

流通,就不得不考慮運輸、成本、市場等等問題。

否則,也就無法流通。

而不流通,也就無法實現剩餘價值。

這種流通,劉玉引導的是符合老馬這番話的。

扶桑移民,跨越大洋,成本極高。

前期可以流通的,有也只有金銀,於是扶桑遷民,必須以金銀礦起步。

而金銀礦起步之後,人口增多,才使得糧食、木材、棉布、食鹽等,可以流通。

他們可以流通,才促成了更多的剩餘價值的實現。

更多的剩餘價值的實現,促成了勞動力向東轉移。

這,才是劉玉想和皇帝說的東西:

即,勞動力,向東轉移。

扶桑移民,只是大順更大範疇內的“勞動力向東轉移”的前奏,和總預演。

之所以說是總預演,因為扶桑遷民的諸多產業,也是以“外部市場”為方向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