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一三一章 死與復仇(三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三一章 死與復仇(三一) (1 / 3)

而城市的商業資產階級,這也需要分開來看。

工場手工業,在它能夠輸出自己的產品的時候,是完全依賴於貿易的擴充套件或收縮的,而它對貿易的反作用卻是比較微小的……這些商人,特別是船主最堅決地要求國家保護和壟斷

也就是說,在這個工場手工業的時代,萌芽的工業,是完全依賴於貿易的擴充套件或收縮的。

而貿易,又是依託殖民地、戰爭、海軍來決定的。

國家保護和壟斷,商人和船主當然堅決要求。

但一定要注意前提——工場手工業,在它能夠輸出自己的產品的時候,是完全依賴於貿易的擴充套件或收縮的,而它對貿易的反作用卻是比較微小的。

在這個商業霸權帶來工業霸權的時代,而不是商業資本從屬於工業的時代,思維方式是和後世一二戰、甚至於二鴉之後的戰爭的邏輯是不同的。

之後的邏輯,是工業急速發展,工業佔據了統治力量,缺乏市場,作為統治力量,他們必須發動戰爭,尋找市場。

這個邏輯,是此時大順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邏輯。

也就是說,只有此時已經初步有了工業革命萌芽的大順,在行政力量的扭曲下,可以使用這個邏輯。

而反過來,英國此時是沒資格用這個邏輯的。

英國此時的邏輯,是貿易的擴充套件或收縮,影響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但工業對貿易的反作用是微小的。

商人和船主,當然堅決要求國家的保護和壟斷,但保護的不是本土工業的發展。

而是保護“貿易”本身。

至於,貿易的貨物,是哪產的,這個不重要。

重要的是保護、是航海條例、是隻能英國商人賣貨。而不是,這些貨是哪產的、誰產的。

這和商業資本從屬於工業的邏輯是不同的,從屬於工業之後的邏輯,是工業拿著鞭子抽別人:去開戰、去給我找市場、去把我的貨賣出去!

此時的英國,則是:

這茶葉是中國產的。

不重要。

重要的,是北美、加勒比、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只准買我們運來的茶。不準買荷蘭人運來的茶、不準買瑞典人運來的茶、不準買丹麥人運來的茶。

而不是:

這茶是我們英國產的,北美、加勒比、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不準買“中國產”的茶。

這才是老馬說的,在這個商業霸權的時代,商人和船主堅決要求國家保護和壟斷的保護和壟斷。

保護本國工業,或者讓for&nore effectual&nploying the poor,只是此時的附加選項、可選項、可勾選條款。加上也行,別鬧事;不加也沒事,鎮壓下去就是。

因為,此時英國資產階級的政治力量,是沿海城市的商業資本和土地貴族的聯合體。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和大順之間的貿易協定,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貿易”?

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就沒有保護和壟斷了?

這個,就看西班牙之前和大順談判時候的條件就行,談判之後的“以中國商品為主的帝國自貿區”構想,仍舊不是自由貿易,仍舊是保護和壟斷,因為外國商人還是沒辦法用他們的船把貨直接送到西班牙這個非帝國的帝國自貿區中,西班牙的海軍依舊會保護本國商人的利益。

只不過,原本是本國商人買自己家的呢絨,去那邊賣——當然,只是這麼一說,西班牙吊毛都沒有,根本就沒有自己家的貨——而現在,是買別人家的棉布,去那邊賣。

只要這種壟斷和保護還在,商人的利益有損失嗎?

商人只是把賺棉布差價的,商人又不是開工廠搓棉布的,怎麼會有損失呢?

而這,就是大順可以避免和英國海軍遠洋決戰,甚至可能只打幾場類似直布羅陀圍攻戰類似的戰鬥,就能逼迫英國簽訂條約的基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