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一一二章 死與復仇(十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一二章 死與復仇(十二) (1 / 2)

確定了前往倫敦的人選後,中法兩邊很快就組織起來了一批運輸船。

被俘的英軍,被要求用鹽和石灰,將戰死的英軍屍體醃起來,以避免在海上運輸的途中腐爛。

大順這邊還是比較人道的,鑑於威懾在這裡無甚意義,畢竟這裡不是英國本土,嚇不到該嚇的人。

是以沒有選擇築京觀的方式,而是將屍體堆在石灰和鹽中送走。

中法兩邊和抽調了一艘戰列艦、兩艘巡航艦護航。

或者可以說是去護航。

也或者可以說是去威懾——即便是外交使命,以及可能全程都要被英國的軍艦圍觀,但在戰時狀態下,在直布羅陀大勝的中法軍艦停靠在泰晤士河,終究會造成金融市場的巨大混亂。

有趣的是,中法兩邊派出護航的兩艘戰列艦,是真正意義上的姊妹艦,真正到真的是一個媽生的那種。

大順這邊派出的,是一艘名為“舞陽侯號”的74炮戰列艦。

法國這邊派出的,是一艘意譯後名為“魯莽號”的74炮戰艦。

從名字上講,可謂相近。

從血緣上講……兩艘都是設計師小弗朗索瓦·庫龍的巔峰設計,兩艘船拿的都是一樣的圖紙,都是45年左右出生。只不過一艘出生在法國、一艘出生在中國。

艦長、佈局、甲板、配置、炮位,全都一樣,真的是拿著同樣的圖紙造出來的。

更為蛋疼的,便是離開了直布羅陀後不久,就遇到了在這邊監視中法艦隊動向的英國分艦隊。

而在英國的分艦隊中,舞陽侯號和魯莽號,也看到了之前被英軍俘獲的、74炮大家族中的長姊,恐懼號。

因為此時的造艦技術、材料特性、木頭本身的材料特性等緣故,七十四炮戰列艦接近了可能的極限。

木材製成的長船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往會彎曲和下垂,雖然增加維護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維護是要花錢的。

是以,航速、防護、火力、維護,和價效比,這種設計都達成了一種風帆戰艦的幾乎完美的規格。

也可以說,由家族長姊“恐懼號”衍生出來74炮戰艦家族,在歷史上整個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初期將近一百年的時間裡繁衍出一個從俄國到西班牙的龐大家族,基本算是這百年間風帆決戰的絕對主力——除了荷蘭和丹麥。

丹麥是因為海峽問題,沒必要造吃水這麼深的戰艦;而荷蘭則真的是……曾經的海上霸主,混到74炮艦普及的時代,港口常年失修已經淤死了,根本沒法搞這種大型戰艦了。

當然,這是科學決定的,材料什麼的就在那擺著,不管誰設計,最後都會殊途同歸,長得都差不多。

但終究,這是法國人先設計出來的。

此時,在大海上的這場“姊妹艦”的會面,法國人的心情很難說是該哭還是該笑。

論笑,中、法、英這三個此時的強國,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拿74炮戰列艦作為遠洋決戰主力,都在使勁兒造這種船,似乎是值得自豪的。

論哭,對面那艘長姊艦,是被英國人抓去的,插上了英國旗幟,抹去了法國的痕跡。

好在,這種尷尬的會面只持續了一小會兒,英軍的戰列艦就選擇撤退,而是留下了一個速度較快的中型戰艦監視。

押送著俘虜的艦隊打出了旗幟後,繼續向前,終於在第二天中午的時候,被英軍的主力艦隊包住。

英軍海峽聯合艦隊的司令,愛德華·霍克上將,在高傲的三層甲板的108門重炮的王家喬治號戰列艦上,迎接了陳青海為首的大順海軍的軍官。

雙方現在是交戰狀態,故而也就沒有鳴炮致意。

大順這邊的軍官們,對於這艘108門大炮的高大戰艦,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興趣,或者震驚。

因為他們作為劉鈺建軍思路的擁躉,也和劉鈺一樣,認為大順建造這種三層甲板戰艦,就是純粹的好大喜功、浪費錢財。

大順沒有在自己的近海決戰的機會,造這樣的超大型的、排水量超2000噸的超大型戰列艦,除了放在渤海灣慢慢腐朽之外,毫無用處。

大順之造了一艘接近100炮的三層甲板戰艦,唯一的作用就是當初皇帝松蘇大閱的時候,作為皇帝的“御船”,畢竟高大一些。除了做御船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在軍港休息,速度太慢、補給太廢、一旦沉沒士氣打擊太大、以及日本和朝鮮還有越南壓根沒機會讓大順用這麼大的船等等原因,使得大順這邊的海軍軍官並不覺得大就是好。

即便現在這艘船憑藉高大的船身,有點像是居高臨下盯著降旗的中法戰艦。

在王家喬治號的甲板上,大順這邊的軍官和英國的軍官互相打量著,充滿敵意地打量著,氣氛倒還沒有到劍拔弩張的程度。

陳青海和愛德華·霍克,算是同齡人,兩人的出身和經歷,並不相同。不過兩個人在軍隊中立的人設、或者說兩個人表現出來的那種外在的形象,卻很相似。

論出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