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沉睡了近百年的西班牙,迎來了啟蒙時代的一位雄主,算得上是開明專制代表人物的雄主。
就他之前在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干的那些事,比如清查田畝、打擊教會、僧侶還俗、沒收地產等,如果能在西班牙辦成了,似乎確實能把西班牙從泥潭中拉出來。
但這實際上是個正確的廢話, 因為如果法國能解決士紳一體納糧問題、大明能解決中央政府財政收入問題、荷蘭當初能解決商業派和工業派的問題……那麼大家都會有光明的未來。
西班牙政府當然是重視貿易的,因為王室的很大一部分收入,就來自於壟斷專營。
比如哈瓦那的菸草,皇室佔著巨大的股份,並且成立了哈瓦那菸草公司,其餘人不得經營菸草業務, 從而獲得了每年大約1000萬比索的利潤。
這當然不是什麼西班牙落後的根源,英國政府一樣壟斷著棉布、糖、茶葉不準其餘人私營, 後期每年也能拿到1000萬英鎊的收益。
問題在於, 玩壟斷專營,也是需要行政能力的。
要麼靠強大的封建戶口制,搞禁海,一口通商市舶司。
要麼靠強大的海軍,搞緝私,抓著走私販子就割耳朵。
要麼憑藉天然的良好地形,比如大順卡在馬六甲和巽他,在海峽巡邏緝私。
西班牙有這個能力嗎?
所以西班牙很是希望藉助外部的、歐洲之外的力量,均衡歐洲的局勢,擾亂歐洲原本的貿易。
當然,有時候也要考慮一些國防問題,使得很多東西不可能完全以資本利潤為導向。
比如哈瓦那的蔗糖業。
古巴非常適合發展蔗糖業。
西班牙人很清楚。
但古巴同樣也有西班牙急需的木料。
而古巴的人口一直不足, 一直到英國搶走了牙買加後,大約四五萬西班牙人才從牙買加遷徙到哈瓦那。
按說,如果以利潤導向,古巴就應該全面搞菸草業和蔗糖業。
但是, 哈瓦那人口不足, 西班牙必須還要考慮另一件事。
即:軍艦、造船。
百年海軍的說法,源於英國,不是因為訓練要那麼久,而是因為軍艦需要用橡樹作為材料。
橡樹的特性是被炮彈擊中後,不會產生大量的木屑——實心彈時代,能產生大量木屑的船料,對己方船員來說是致命的。
所以英國有專門的種植橡樹的委員會,隸屬於海軍部,才有了百年海軍的說法。
西班牙……西班牙的氣候,他就種不了適合海戰的橡樹。
西班牙……在北美也沒有殖民地,他就沒有橡樹。
所以,西班牙想要發展軍艦,只能依靠古巴的雪松,古巴的雪松是和橡樹幾乎同等水平的造艦材料,擁有幾乎類似的物理特性:被炮彈擊中後,不會產生大量的碎屑。
因此,西班牙在古巴,因為勞動力不足, 只能在菸草、蔗糖、造船這三個行業裡,選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