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七二六章 氛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二六章 氛圍 (1 / 3)

既是封建王朝,就該有封建王朝的樣子,要善於運用封建王朝的特點去辦事。

劉鈺說那些問題解決不了,除不了根,除非交通足夠發達,或者跟英國似的一省大小但四周全能煮鹽,否則確實無解。

可除不了根,未必辦不成事。

劉鈺在蘇北殺人後,皇帝突然“發難”要搞鹽政改革,對大鹽商出爾反爾,要廢掉總承包商制度。

這要是在英、荷等國,皇帝估計已經掛路燈頂上了。

不過在大順,那些大鹽商連敢拉隊伍起事都不敢,也實在是無能至極。

藉著劉鈺殺戮太重的惡名,之前又讓劉鈺來辦這件事,大鹽商哪還有心思琢磨著鑽漏洞。

惶惶不可終日。

等著風聲過去,終於確定之前既往不咎的時候,再做準備去鑽漏洞,已經來不及了。

而之前史世用跟著劉鈺來兩淮辦事,已經查辦了許久。

劉鈺秉持的思路就是化梟為商。

史世用這群本該查官面事的人,要麼在查各地的鹽霸、要麼在查各地的走私販子,劉鈺手裡都有名單的。

他說要給合適的人,合適的票。

誰是合適的人?

有一定的資本,而且之前是賣鹽的,有銷售渠道,有能力運輸售賣的人,就是合適的人。

不管他們之前賣的是私鹽還是官鹽。

現在,運河被廢,長蘆鹽走私渠道被掐斷,淮北鹽今年的理論銷售量肯定是要暴增的。

僅從鹽稅的角度來看,改革派已經贏了。

甭管買了票之後,是真的去賣鹽,還是轉手加價賣票,朝廷判斷改革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鹽稅。

反正都是修補匠,只要保證這幾年別出大問題就是。

至於富商僱人湊名額來囤票這種事,早晚的,規矩在這擺著,不出這事才怪了呢。

但這都無所謂。

前期只要保證“合適的人”能拿到50%的票,即可。

剩下的50%,是用來營造一種“公平”、“公正”、“人人都有機會”、“二三百兩也能入場”、“投機”、“倒賣”的氛圍的。

所要保證的,是今年過去,明年來的人更多,保證買方的繁榮。

沒有投機倒賣的氣氛,可不是好事。

因為反過來也就是說,無投機,證明商業氛圍不夠濃重。

而三五年後,哪還有什麼兩淮大鹽商。要麼啥也不會幹讓老婆接客求生,要麼腦子稍微好使點趕緊轉型去投資墾荒。到時候,現在營造的這種商業氛圍就有大用了。

反正劉鈺在意的不是修補。

而是墾荒、南洋、輕工業手工場這樣的不是修補匠的事。

只不過,有人非要把鹽政改革和他的改革聯絡在一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其實壓根他就不覺得這是啥好辦法。

然而,前後左右四五條路,只要不是巋然不動,全是“改革”、“變法”,肯定有人混為一談。

哪怕明明是一個往前、一個往右,保守派會全都揣著明白裝糊塗,非說兩人一樣都是改革,混淆視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