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走私販子擔心不無道理。
大順西洋貿易公司直航、配上鴉片案事件,按理說確實會導致英國這邊對茶稅問題的思考。
但,道理,和現實的差距往往非常巨大。
與荷蘭走私販子所猜想的不同。
這一次西洋貿易公司直航、以及鴉片案事件,的確給英國帶來的衝擊。
但衝擊的方向,更多的是落在宏觀的情緒、政治、精神層面。
而更現實的關稅問題,英國暫時並沒有立刻去解決。
英國政府在忙別的。
伴隨著《亞琛和約》的簽訂,持續多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宣告結束了。
英國國王喬治二世,命因為抗議荷蘭背叛同盟而回到倫敦的作曲家喬治·弗里德里希·亨德爾,創作了《焰火音樂》組曲,並在格林公園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式。
慶祝期間,巨大的臺柱倒塌,為這場本就讓民眾不滿的“慶祝”,提前埋上了一層晦暗。
焰火表演只在倫敦小規模地舉行。
以威爾士親王為首的“愛國者”們的勢力,也開始煽風點火。
整個英國都在詢問,國王到底是神羅的選帝侯,還是英格蘭的君主?
人們都在詢問慶祝的原因。
詢問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為英國帶來了什麼?
為什麼值得慶祝?
普魯士獲得了西里西亞。
哈布斯堡家族保住了皇冠。
西班牙得到了帕爾馬。
法國完成了荷蘭的中立。
俄國拿到了補助金。
大順拿到了東南亞並且與荷蘭開啟了合作。
甚至於波蘭都拿到了十幾萬英鎊的出租士兵的錢。
英國得到了什麼?就值得慶祝啊?
保住了漢諾威?
可漢諾威和英國人有什麼關係呢?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尚且涇渭分明,遠在歐洲大陸神羅內部的漢諾威,成為了刺入英國百姓和國王之間的一根無法去除的尖刺。
打仗是需要花錢的。
援助奧地利、給俄國補助金,也是需要花錢的。
可這些錢,花的卻不是國王的內帑。
國王的長子、第一順位繼承人、威爾士親王的身邊,早已經聚集了一大群反對現國王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