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六四五章 歐洲貿易區(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四五章 歐洲貿易區(下) (1 / 3)

只要肯鑽研,方法總比困難多。

只是荷蘭走私販子的這番話,是真觸及到大順海商的思維盲區了。

不是說大順的商人就溫良恭儉讓,買賣真公平。

大順西洋貿易公司裡,充斥著前走私販子,海賊,理論上該被絞死或者二十斤號枷的罪犯。

超三分之一的大股東的第一桶金,都不乾淨。非常的不乾淨。

殺人、放火、走私違禁品、行賄、搶劫、首裡城武裝賜貢、跪舔幕府叫陛下、給長崎奉行寫上貢賦表之類的事他們都幹過。

只不過大順的特殊國情,阻礙了大順走私人才的思路。

大順走私販子的思路是大順的特殊國情所決定的。

阻礙他們走私的唯一原因,只是各國的防止白銀外流政策。

貨物精美且價廉,之前阻礙他們走私到日本的,只是日本的鎖國政策。

我的貨好,我的貨價格更低,所以我唯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把貨賣進去。

是這樣的思路。

但荷蘭走私販子的思路,就和大順這邊不一樣。

荷蘭走私販子走私思路,可不是天然的物美價廉的優質品去打敗劣質品。

而是“以真亂真”。

就比如說中國的茶葉。

都是武夷茶,現在擺在你面前,沖泡之後讓你喝,你說哪個是合法的?哪個是非法的?

甚至很可能,這兩包茶,都是同一棵樹上長的。

只不過,從法律上講,一包就是合法的、一包就是走私的。

荷蘭走私販子的生活環境,註定了他們不可能和大順的走私販子思路一樣。

而大順走私販子的生活環境,也註定了他們與荷蘭走私販子的思路不一樣。

荷蘭走私販子一針見血地指出,歐洲的問題,是處在一種重商主義的惡性競爭中,物美價廉並不是商品能賣出的第一優先屬性。如果自由貿易理論是真理,那麼都不用中國,二十年前印度棉布就已經摧毀英國的紡織業了。

當然他們也表示,自己是重商主義的受益者,自己內心信仰自由貿易的哲理,但旗幟鮮明地支援重商主義。沒有重商主義,哪有走私販子的美好歲月呢?

於是在這種環境下,他們對走私有一套“在歐洲適用、且只適用於中國走私”的特色路線。

歐洲又是無法複製的。

這種“以真亂真”的走私方式,有兩個前提。

首先一點,就得能夠仿製出、或者從各種渠道拿到和真品一模一樣的貨。

比如中國的茶、絲、瓷,被強制分成了合法和非法。

那麼就能用以真亂真的方式。

其次一點,就是假貨一定要比真品便宜。

茶就不用說了,逃開英國的關稅,當然比合法品便宜;而棉布這個,又是隻能中國做、他國做不了的。

中國可以做劣質的曼徹斯特棉布,做的和“真”的一模一樣,而且還便宜。

荷蘭就不行了。

不說做不出來,就算做出來也絕對不可能比英國真品便宜。

那就沒意義了。

總之,用黃鐵礦冒充黃銅,固然會被識破;但用金子冒充黃銅,也一樣會被識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