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一八二章 借勢做正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八二章 借勢做正統 (1 / 2)

其實他已經被太宰春臺說服了。

確實,劉鈺說的很直白,日本多金銀,故而懷璧其罪,早晚要開埠的。

也的確如太宰春臺所言,幸好是大順要求開埠的。

若是換了南蠻夷狄呢?

只怕日本儒生必然不滿,攘夷之論定然四起。必要想辦法要求閉關、驅逐蠻夷、繼續鎖國。

這幾乎是必然的。

這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涉及到文化體系、千餘年來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自豪的問題。

如果不以中華的衍生文化為自豪的話,新井白石等諸人也不會在朝鮮通訊使面前文化自卑,認為朝鮮處處羞辱。

相反,若是大順這邊強迫日本開埠貿易,至少在學習實學技術等方面,阻力會小得多。

山鹿素行那一套日本文化自生論,此時本就不是主流。而因為被大順逼迫著開關、世界天子還不是昂撒人,這種妄圖脫離體系的思潮也必然煙消雲散。

換了南蠻入侵強迫開關的話,是繼續閉關攘夷還是開關學習的爭論的烈度,即便比天朝遇到這種情況要低、比朝鮮要低,但肯定也會持續個十年二十年不止。

“春臺兄果有遠見,確實如此。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此事確實未必是壞事。只是兄言,效遣唐使制度,又要不同,何解?”

太宰春臺笑道:“十三經,本國又不缺。唐人可解,我國亦可解。既有聖道於其中,最終殊途同歸。唐國郡縣、本國封建,一些制度又不好照抄。是以此次遣唐,當不學經、而學器。”

“你我都是古學一派,本來就該遮蔽後世胡亂解讀的干擾,方能讀出孔孟本義。若是去唐國學經,反倒亂了學問。”

“器則不同,各色實學學問,又不能靠十三經參悟出來。這才是要學的東西。”

荻生徂徠一派,自開創之初,便是重才輕德。何以謂之才,這便是所謂的器了。

太宰春臺覺得反正古學派要研讀先秦經典,那麼在儒學上,其實完全沒必要和大順進行過多的交流。

大家都是人,都研究先秦經典,大順那邊的人,也未必一定強過自己。倒是實學,經此一戰,可以明顯看到巨大的差距。

而且這東西也的確不是從十三經裡就能悟出來的,還是得要進行交流才行。

山縣周南心裡同意,便道:“其實此事已有找落。幕府的宗武殿下,即將赴唐修好。幕府也在召集儒生,要求舉薦一些有學問的儒者,跟隨前往唐國。”

“你我的門人弟子,也有不少,正可推薦他們前往。期間可叫他們多學多看便是。”

德川宗武要前往大順修好的訊息,並非秘密。前往大順也有些不少的人跟著,除了應有的儀仗之外,醫學學生、儒學學者,這都是要去的。

這個年代,古學一派力壓朱子學,雖然朱子學是日本的官方學問,但在民間的影響力,還是各色古學派佔優。

尤其是伴隨著木下順庵,以及其最後一個弟子雨森芳洲的死,朱子學現在沒有能扛起大旗的人物。反倒是古學派這一邊,人才鼎盛。

雖然古學派無限可分,山鹿素行、荻生徂徠、伊藤仁齋、太宰春臺、服部南郭等人的思想各異,但都是打著古學派的名頭。

朱子學是一套定型的學問,是不是異端一眼就能看出來。

古學派則是重新研究先秦古籍,自然會有諸多不同的解釋,本就是託古言志的東西,流派紛呈。

故而這一次德川宗武要去往大順,終究還是要從名望日高的古學派中挑選一些人才。加之也聽說大順那邊並不興朱子學,所以多派朱子學的儒生前去,可能會吵架,而且實學一項也確實是朱子學儒生所不太擅長的。

山縣周南這一輩人都老了,加之即便是允許古學派的儒生跟隨前往,可官方代表肯定是朱子學一派的。只論輩分的名望,此時朱子學一派裡和山縣周南這群老頭,在學術延續上都差了一輩,所以他們是不能去的,只能挑選弟子前往。

論及弟子,古學一派亂七八糟什麼都學,農學兵學都有人才,也確實更合適一些。

然而太宰春臺卻道:“此番前去修好,不過一時之舉。欲要真正學習唐國學問,還是得像我說的,復遣唐使之策。”

山縣周南苦笑道:“這需得上書將軍。然而如何上書?”

他在長州藩是有能量的,弟子很多都是長州藩的支柱,他自己又是明倫堂的學頭,如果只是走官方渠道,他是最合適的。

問題是長州藩這一戰表現的太差不說,幕府對長州藩向來忌憚,讓長州藩藩主在這麼個節骨眼上,請求將軍重啟遣唐使制度,只怕不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