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六十八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八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 (3 / 3)

這裡面的區別,大了去了。

這些東西李欗可以理解,也正是劉鈺希望李欗去看事物的角度。

唯獨沒說的,便是如果促成荷蘭人遷民往錫蘭、安汶,以現在的死亡率,至少要死個七八千人,這還是很保守的去說。

隨便幾句話就決定了近萬同胞的生死,終究有些過於黑暗,還是假裝移民無關生死的好。

齊國公也是老油子,見劉鈺避而不談遷到錫蘭、安汶肯定會死人的事,心道你既不說,我亦不說破便是。

李欗此時順著劉鈺解讀的視角去思考這件事,只是喃喃道:“人皆趨利而避害,於是當年奉祀侯府剃髮上表,而今日南洋天朝子民,也未必一心,還要用這等手段……哎。”

“是以宋儒言:以利和義。仁政與否,要用百姓是否得利表現出來。利,實是仁義的外化。南洋百姓之利,在於何處?”

劉鈺笑道:“七皇子,只要將來海軍能逼得波斯、印度都買南洋的糖,那就是對南洋子民的仁政啊。所謂內仁而外霸也。”

這完全曲解了內外的含義。內聖外王,是說內心聖而行為王,可生生被劉鈺曲解成了對國人仁、而對外國人霸。

齊國公雖非大儒,卻也明白劉鈺在曲解內外之意,不禁莞爾,心道你小子倒是會真唱歪經。

在這件事上,他本也是支援劉鈺的想法的,既不希望荷蘭人將當地華人屠殺乾淨,也不希望荷蘭人把這些人真的遣回福建。

只是對於劉鈺所說的“以宣慰恐嚇”的想法,仍存疑慮。

“七皇子、守常,我看此事宜急不宜緩。若荷蘭人說遣返回閩,我們直接拒絕,到時候他們於南洋散播,倒是叫當地天朝子民寒了心。宣慰是假,以宣慰為條件,坐地起價是真。只怕荷蘭人覺察我朝徵倭之意,知我朝不可同日開戰兩國,以致荷蘭佔了談判先機。”

劉鈺笑道:“國公差矣。這件事的關鍵,在於荷蘭人是個公司,以盈利為目的,不想魚死網破。他們的根本利益是南洋,本朝要假裝的底線,是天朝顏面。”

“荷蘭人久在中國貿易,本朝變革初始,他們仍舊以為本朝的政策還是之前的政策。”

“知道了不去管,便是不仁;假裝不知道,便不是不仁。”

“不是不仁不是仁,但卻至少不是不仁。”

“一旦我們真的去宣慰了,那麼我們假裝不知道的機會也沒了。這反倒是荷蘭人所不願意見到的。”

“按他們以往的經驗,天朝要的,只是顏面而已。只要可以假裝不知道,天朝不會關心外面的事。”

“可若連假裝不知道的機會都沒了,天朝為了顏面仁義,總要出手的,哪怕走個形式。荷蘭人可並不想打仗。”

“所以,先機不在荷蘭,而在我們手裡。只要我們先說要去宣慰、派出官員去看看當地情況與傳聞是否為真,荷蘭人必要退縮。”

“他們眼中,天朝一貫如此,能假裝不知道就儘可能假裝不知道。但一旦無法假裝,就總會要個說法。”

說到這,劉鈺起身,衝著齊國公行了一禮道:“只是這件事要做好,便要齊國公做個呂宋事時候的窩囊派,七皇子與我做個激昂壯志的少壯派。”

“七皇子與我,怒髮衝冠,衝進談判處怒斥荷蘭,非要宣慰。齊國公卻老成謀國,只求荷蘭人留些面子,不要鬧得沸沸揚揚,這邊假裝不知道任他們處置便是。”

“七皇子與我怒髮衝冠做激進派,荷蘭人便不敢屠戮,但又不可能讓其繼續全留在巴達維亞種甘蔗,只能選擇遷民別處。去錫蘭修城、或去安汶種咖啡香料。”

“齊國公只說不欲起爭端於南洋萬里之外,只要個天朝顏面,也不準荷蘭人再提遣返福建的事,只當此事不曾發生便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