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三零二章 這大英,藥丸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零二章 這大英,藥丸吶 (1 / 2)

在自由貿易號停泊瑞典、饅頭等人忙著送禮的同時。

英國,倫敦。

從漢諾威返回英國的國王車駕的後面,一群英國的糙漢追著車駕在那罵。

“要杜松子酒!不要國王!”

“不減酒稅,就滾回漢諾威!”

因為前些日子對杜松子酒徵收高額消費稅,倫敦的街頭已經發生了多次的暴動和抗議。

或許,這只是一個引子,擠壓在英國人心中的怒火已經淤積了太久。

英國國王……連英語都說不利索。

國王的母語是德語,王后的母語也是德語。

國王是“漢諾威蠻夷、竊據英國國主之位”,過度溫和的外交政策,都圍繞著一件事:干涉歐洲大陸太深,漢諾威可能會遭殃。

法國或者普魯士,確實遊不到倫敦,然而漢諾威周圍可沒海。

所以英國這幾年的外交政策,畏畏縮縮,以保王室“龍興之地”。

這種溫和的外交政策,使得英國的海商們大為不滿,海商無不懷念大建海軍的護國公。

英國是島,漢諾威是神羅選帝侯,天然矛盾。只是蜷縮在島上,可以遊刃有餘挑動歐洲大戰;漢諾威,卻又必須保持歐洲大陸的均衡,不能選邊站,只能對法對普妥協。

保大英?還是保漢諾威?

這是擺在英國國王面前不可不考慮的抉擇。

馬車上,國王喬治二世看著倫敦的暴民,忍不住用德語罵了一句。

“這群討厭的蠢貨!我誠心誠意地希望魔鬼把你們都帶走!還有你們這幫大臣,你們的議會,你們這個小島。整個英國被魔鬼帶走,我就回老家漢諾威去。”

車窗外,響徹著此起彼伏的罵聲,沒有絲毫的停歇。車輪壓過路面的咯咯聲,也掩蓋不住這些酒鬼的憤怒。

英國人不讓他順心,自己的兒子也不讓他順心。

他不喜歡英國,他更喜歡漢諾威,也更願意統治漢諾威。這一次前往漢諾威,再度讓自己的妻子做英國攝政王,而不是自己的長子,長子已經相當不滿。

王后坐鎮倫敦攝政,世子心急如焚,驚呼世子尚在且成年,豈有母后監國之故事?

世子周圍,團聚著清流輝格黨,威廉皮特等人已經嶄露頭角,號稱“真正愛國者”,希望世子即位,對外開戰,保大英不保漢諾威。

喬治二世的煩心事,不止如此。

他本來應該在去年就返回英國的,常年在外,英國人很不滿。

結果歸來途中遇到了風暴,推遲了返程,整個英國立刻都傳出了謠言:國王已死、世子當立。

等到得到訊息他沒死,只是遇到風暴推遲迴國後,英國頓時又出現了諸多的諷刺戲劇。

好在戶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羅伯特·沃波爾揣摩上意,在國會強制透過了《Licensing Act of 1737》,在英國大搞文字獄。

所有戲院必須申領牌照才能上演含有對白的戲劇。

所有對白,必須經過內務府總管(Lord of Cain)的審查,如審查不合格,則處以重罪。

查封了一批莎士比亞的戲劇,因為這些戲劇中的某些對白,明顯是“另有所指”、“其心可誅”、“借古諷今”,有暗諷“漢諾威蠻夷竊據英吉利國主之意”。

而內務府總館又是精通德語卻疏於英語,按照《Licensing Act of 1737》之法令,他不止要負責審查對白,還要負責發給劇院執照。

既疏於英語,又不想擔責任,索性一共只給兩家劇院發了牌照,其餘的通通查封,莫談國事。

但畢竟英國的法律有漏洞,大家一看戲劇有法令規定,戲劇家紛紛改行寫,反倒促成了英國文學的發展,與滿清禁戲而紅樓出有異曲同工之妙、照相輝映。

這一次喬治二世匆忙從漢諾威返回,因為戶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羅伯特·沃波爾傳去了訊息,希望他儘快回國,有兩件大事必須得到國王的許可。

當初之所以選擇戶部尚書羅伯特·沃波爾做內閣大學士,主要是因為羅伯特能弄錢,南海泡沫的爛攤子,是他擺平的;而且他可以確保每年給內帑弄三十萬兩銀子(10萬英鎊王室年金),又頗通上意……雖然此人不會德語,君臣交流要用蹩腳的拉丁文,但禁不住枕頭風,王后力保。

為此,喬治二世特賜唐寧街十號,為戶部尚書宅邸,兼領內閣諸事。

總體上,此人做的還頗得喬治二世滿意,深知喬治二世保漢諾威不保英國、英倫只暫居之地、漢諾威方為國本的想法,在外交政策上平和斡旋,力求避免戰爭波及到漢諾威。

這一次非要喬治從漢諾威回來,非要處理的兩件事,都很麻煩。

其一,便是英國的死敵向中國派出了使節團,訪問非常成功,簽訂了沒有公開的密約;而中國這邊也派出了非正式使團前往瑞典,歸還瑞典俘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