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賢休得過謙,你怎麼能算是無知老嫗呢?”
“公子,我可沒過謙。對這樣的學問,我和那些孩童又有什麼區別呢?若僅以這樣的學問來看,我就是無知老嫗。”
康不怠也沒覺得這個類比是對自己的侮辱,跟著劉鈺久了,方知天下原來還有那麼多聞所未聞的學問。
很多學問他真的從未聽過,但並不妨礙他能理解。無非就是幾個新詞,在腦海中可以腦補出世界本源的模樣。
康不怠風近老莊,對於這樣的世界本源,很親近,並不排斥。
談笑過之後,劉鈺把門關上,屏退了其餘人,和康不怠說起了自己的計劃。
凡是計劃,總有目的。
劉鈺的目的很明確。
花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時間,人為創造出一個新的識字群體。
這個群體,必須要和現有計程車大夫階層是割裂的。
這個群體的經濟基礎,也必須要和現有計程車大夫階層的土地地主成分是割裂的。
思想觀、價值觀、世界觀,完全都是割裂的。
要學常識、自然、數學、物理、化學這些內容,使得他們學的東西,科舉用不到,完全和已有計程車大夫階層割裂開。
要有內部的晉升體系,內部消化。
包括炮兵、要塞工程師、工兵、海軍這四個軍種的軍官;商會內的會計、內部書寫員、管賬;貿易公司的船長、船頭;各個作坊的負責人等。
這些人的出路,一部分是當海軍,一部分是進作坊做工,剩下的就是出海做貿易公司的僱員。
日後作坊發展,也要有限僱傭這些人。皇帝所不能直接掌握的官職,也是以這些人優先。
這些人除了說一樣的語言、一樣的膚色頭髮之外,和舊有的識字階層的差別,比明末時候士大夫和滿清酋長的差別都要大。
之前康不怠還以為劉鈺趁著災年招收了一批孤兒,是要養死士。
那時候劉鈺說他才不會養死士呢,康不怠也不知道劉鈺到底要幹什麼。
等現在劉鈺把自己的想法一說,康不怠心裡頓時服了。
心道自己的格局果然差了許多,只能想到養死士這一步,卻哪裡想到劉鈺是要搞這麼大的動靜?
皇帝開了個興辦實學的口子,趁著天高皇帝遠,前期又極為隱秘看不出危害,這是要做好大的一件事啊。
劉鈺也不藏私,很多事一個人根本做不成,康不怠既可信任,這件事還要康不怠日後主持。
大致說完了自己的想法,劉鈺又說了一下三步走的計劃。
第一步,招收一些略懂西學的人,主要以那些考不上武德宮,但是自小學過幾何算數的人為主。
用真金白銀為誘惑。
劉鈺另起爐灶,寫一些可以自學能看懂的書籍。
這些書籍也就是常識的水平,諸如地球是圓的,萬物有引力,萬物是由原子分子組成的,生物分為動物植物,傷口感染是由病菌等導致的、注音用的拼音切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