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歷史發生了改變,那些曾經悲劇的英雄許多竟然未死。
劉體純也在李來亨統一天下後,被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翼國公”,死後又被追贈了一個郡王。
如今傳爵四代,這翼國公的爵位正在劉鈺的父親身上。
劉鈺雖非嫡長子,卻也不是侍妾所生,母親也是正牌的誥命夫人,時不時去後宮參加皇后舉辦的宴會的那種。
即便不能襲爵,但是混個散騎舍人等混吃等死的職位也非難事,可謂是鐘鳴鼎食之家。
今日之所以劉鈺做東,請一群勳貴子弟吃酒作樂,也的確是有件大事,值得慶賀。
大順復國後,江南士紳多有不服。開國之後,大順走的是依靠勳貴壓制文臣的平衡路線。
文臣皆以科舉入仕。勳貴之子多走他途別徑。
高宗李來亨在鼎定天下後,依著當年李過遺訓錦囊,複用了王安石的“三舍法”,作為勳貴子弟的選拔方式。
就在當年前明的太監官房處,興建了大順官學,取名武德宮。
武德宮設外舍、內舍、上舍三層學堂,勳貴子弟可以直接入學、武將平民子弟需要考核進入外舍,逐漸考核乃至上舍。武德宮是和科舉並行的另一條選拔人才的路線。
大順得天下極難,尤其是打到江南的時候,和葡萄牙僱傭兵打過、和鄭氏的黑人衛隊、日本鐵炮手也打過,很是吃了槍炮的虧。
加之李過自取荊襄後,極為重視火器。
李過遺訓,武德宮選拔廢了舞刀,改習鳥槍、放炮。必考徐光啟所譯之《幾何原本》、《測量法義》等,多學西學。
這變了味的三舍法,是大順勳貴和武官的培養基地,也是用來壓制文臣的一種手段。
免得稍微動一動士紳利益,就有罷考之事,拿捏朝廷。
逼急了,實在不行就用武德宮的勳貴子弟頂上去,總不能讓士紳倒逼皇帝無計可施。
平日裡也用來在官場裡摻沙子,以免出現不受控制的文官黨爭。
因著在武德宮官學裡的,多有當年開國的勳貴子弟,大順也算是有了一群和江南大儒無關的基本盤,有了動手殺人的刀。
文官自是反對,瞧不上這些少學經史子集不用科舉的勳貴子弟;勳貴子弟們也瞧不上舞文弄墨的大儒,雙方隔閡頗深,武德宮勳貴又搶了官場名額,矛盾日深。
這種情況,也是大順皇族刻意為之。
造成勳貴、文臣之間的隔閡,以便於皇權居中調節平衡,從而避免文臣或是勳貴徹底控制朝堂的狀況。
三舍之法,從外舍升入內舍就已極難,而若是能夠從內舍升入上舍,更是不同。
入上舍,若能評為上上取得頭名,被稱之為“魁首”,等同於科舉狀元。一旦有機會,皇帝就拿這些上舍的勳貴、武將子弟當棋子,扔進官場搞平衡。
劉鈺既是當朝翼國公的嫡三子,自然是在武德宮裡上學,已入內舍,很有機會升入上舍。
前幾日武德宮考核,他的許多科目都評了個上上,半隻腳已經踏進了上舍。
加上這個鐘鳴鼎食家族的出身,眾人都說他前途無量,便吵吵著叫他做東請客。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身份也就是這麼個身份。
劉鈺端起酒杯,理順了所有的記憶,看著周遭起鬨的眾人,仰頭一飲而盡。
心想,從今往後,我就是大順朝翼國公的第三子劉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