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音作品裡,多麼華麗的歌詞,也比不上一句直擊靈魂的“啊”,簡單直白,殺傷力驚人。
緋麗的這首歌就是如此,她對這首歌的演繹,大氣澎湃,直抵靈魂深處。從壓抑到爆發,從絕望到希望,黑暗,光明……
蒲潼聽完這首歌的第一反應就是,壞了,人家也突破了。
更進一步並不是誰的專利,宋英的進步顯而易見,但緋麗能作為領域內的天花板也不是省油的燈,職業末年的她並沒有躊躇不前吃老本,而是選擇了燃盡自己。
宋英突破自己才有了和以前緋麗同臺競技的資格,但與此同時緋麗也有所突破,勝利的天平顯然已經傾斜。
蒲潼雖然勝負欲不強,但這首《關雎》畢竟是他從記憶裡精挑細選出來的,輸得太慘多少有些辱沒了作品。
從演唱技巧和高音難度上,緋麗這首歌無疑更勝一籌,她的水準常人依然難以企及。
其實中文咬字複雜度高於英文,特別是在處理高音、轉音等技巧時,需要將漢字發音調整至接近英文母音以適應麥克風收錄,這是宋天后在聲線上難以與緋麗的英文歌曲匹敵的原因之一。
再者,歌曲製作上,這首《關雎》也是比不了人家的作品。
這首歌是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先生從《詩經》開篇第一首愛情詩改編而成,雖然它的質量很高,但仍然收到了時代和地域限制,和現在國際頂級的高音作品比絕對是差了些許的。
華語樂壇和國際樂壇存在差距是客觀事實,也正因如此,蒲潼才想做這個開啟局面的排頭兵,用歌曲挑戰的形式讓世人聽到東方音樂、看到華夏文化。
現在局面很明朗了,無論是唱功還是歌曲質量,宋英都被緋麗壓了一頭,這輪的挑戰賽也不出意外成了那塊最難啃的骨頭。
“沒事,高音這一場輸了在容錯之內,已經很不錯了。”
餘紈紈幾人也只能如此安慰,畢竟在一開始的計劃裡,古典音樂和高音絕對是最難的兩場,第一場蒲潼奇招致勝已經是天胡開局,這第二場輸了又能如何?
“我知道。”蒲潼沉默許久,還是開口解釋道:“其實倒也不用太悲觀,咱們這首歌也沒有被全方位打擊,還是有優勢的。”
優勢?
唱功和製作都被爆了,哪來的優勢?
餘紈紈實在問不出這種略顯殘忍的話,只能乖乖坐好擺出一副願聞其詳的架式,打算先聽聽蒲潼怎麼說。
“特色,就是優勢。”
對於聽慣了老一套東西的外國聽眾而言,他們未曾涉及的國風民歌,就是極具特色的創新之作。
在這首歌裡,他們不僅能領略到獨特的詩詞、書法、民謠和戲曲,還能從中瞭解獨屬於華夏的含蓄愛情之美,透過欣賞這首歌,可以深切體會到古人溫婉幽雅的風格特徵。
“但說到底,這首歌對於老外而言只是有心意而已,至於他們願不願意花時間去了解,願意花多少時間瞭解,都還是未知數。”
蒲潼的意思很明顯,有優勢,但不多……
不過三女聽完還是狠狠鬆了口氣,雖然他們的優勢並不多,但好在沒有那麼絕望,能把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帶上世界舞臺,已經是一大步了。
“等等。”
伊織雪乃一拍腦殼,“我又不是華人,怎麼還給我整出民族自豪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