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哄抬逼價,最後將趙元奴抬到了露一面就已經需要千金的地步,聽趙元奴彈奏一曲,沒有萬金,那是想也別想。
結果,儘管李師師和趙元奴兩姐妹常常走動,但因為王不碰王,李師師和趙元奴真是已經有十二年沒再合奏過了。
今日,李師師和趙元奴已經商量好了,為了報答韓擎這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她們要使出渾身解數來伺候韓擎,而兩人的第一個大招就是拿出文人墨客期待了十二年的再次合奏。
為此,李師師和趙元奴甚至將她們已經封存了多年的古琴都帶來了,只要一聲招呼,自有侍女送進來。
李師師也柔聲道:“妾身是五年前封的琴,元奴妹妹是三年前封的琴,妾身姐妹今日願為大王解琴再奏一曲。”
可以看得出來,李師師和趙元奴是真有誠意,這事要是被一個懂風雅的人碰上,絕對會感動致死,然後沐浴更衣聽這曲天籟之音。
然而問題是,韓擎根本就不懂李師師和趙元奴這一曲的可貴,哪怕她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韓擎將趙元奴遞過來的酒隨口一飲而盡,然後一手摟過李師師、一手摟過趙元奴,虛情假意道:“我吶,也很想聽你們彈奏一曲,可剛剛打退金人,百廢待興,我現在實在是沒有時間聽你們彈琴,下次,下次我定然要好好聽聽你們彈琴,咱們直接學術交流罷。”
說話間,韓擎就已經上手了。
李師師和趙元奴表情同時一僵,隨即相視苦笑,“這位大王可真是太性急了,也真是太不懂情調了。”
與此同時,李師師和趙元奴又不禁有些感慨!
想當初,別人想見李師師或趙元奴一面,不連著捧場個十次八次場,場場都一擲千金,那是想也不用想。
而且,那些人就算是見到了李師師或趙元奴的面,也只能是跟李師師或跟趙元奴聊聊天、聽李師師或聽趙元奴彈彈琴唱唱曲。
而這還只是李師師和趙元奴成名之前。
侍李師師和趙元奴成名了之後,別人想見李師師或趙元奴一面,那難度基本上就跟取經差不多。
旁人不說,就說趙佶。
當初趙佶在高俅的陪伴下來到樊樓,思如泉湧,連做數首好詩,又寫得一手無雙好字,很快就得了李師師的接見,成為史上最快見到小姐之人。
不過,當時接見雖然是得到了,但那時已是寅時,李師師已經睡下了,結果,趙佶一直在門外等到天亮才見到李師師出來,然後李師師只彈了一首曲子就回去了。
換而言之,趙佶第一次見李師師的時候,等了一宿,然後連話都沒能跟李師師說上一句,就被李師師用一首曲子打發了。
哪像韓擎,一見面就上手,並擺明了要直接辦事。
關鍵,韓擎如此猴急,實在是太浪費了李師師和趙元奴的一片真心,太牛嚼牡丹了。
然而——
事實就是,韓擎就是對李師師和趙元奴的身子比對她們的才藝感性趣。
徒嘆奈何!
結果:
淺酒人前共,軟玉燈邊擁,回眸入抱總含情。痛痛痛,輕把郎推,漸聞聲顫,微驚紅湧。
試與更番縱,全沒些兒縫,這回風味忒顛犯,動動動,臂兒相兜,唇兒相湊,舌兒相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