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雖然早就出現了,但真正用於戰爭當中的,歷史上還要往後推遲七八百年——一八一一年,普魯士國王菲特烈·威廉三世的文職軍事顧問馮·萊斯維茨,用膠泥製作了一個精巧的戰場模型,用顏色把道路、河流、村莊和樹林表示出來,用小瓷塊代表軍隊和武器,陳列在波茨坦皇宮裡,用來進行軍事遊戲。後來,萊斯維茨的兒子利用沙盤、地圖表示地形地貌,以算時器表示軍隊和武器的配置情況,按照實戰方式進行策略謀劃。這種“戰爭博弈”就是現代沙盤作業。而直到十九世紀末和二十年代初,沙盤主要用於軍事訓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在實際中得到廣泛運用。
所以說,韓擎將沙盤拿出來用來分析戰例,將歷史推進了七八百年,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無疑又是一大壯舉。
韓擎透過沙盤向一眾將領和參謀展示出來了韓世忠和楊沂中此戰的全部過程。
沙盤具有立體感強、形象直觀。
在沙盤的輔助下,一眾將領和參謀,全都清楚的瞭解到了韓世忠和楊沂中這一戰到底是怎麼勝的。
大家都是一個師父教出來的,韓世忠和楊沂中會閃電戰,別人也一眼便認出來了,這是之前韓擎教給他們的閃電戰。
有這一例項在,大家在驚歎於閃電戰厲害的同時,更佩服“發明”出來了閃電戰的韓擎。
可韓擎卻古井無波,彷彿這閃電戰根本就不是自己發明的一般。
掩飾完這場戰役之後,韓擎先是肯定了韓世忠和楊沂中的戰功。
不過——
這裡韓擎更肯定韓世忠的功勞。
用韓擎的話說:“楊沂中這一戰打得不錯,可如果不是韓世忠果斷配合,並排程有方,此戰絕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戰果,畢竟,楊沂中手上只有五百騎。”
(後來,韓擎論功行賞時,也把首功給了一直顧及大局的韓世忠。)
韓擎如此,讓中軍的一眾將領和參謀明白,韓擎不是那些不懂戰爭的最高領袖,他評功封賞,絕不會止於表面,而是會看真實貢獻。
這無疑會杜絕很多搶功的行為。
韓擎又冷靜的分析,不是閃電戰有多厲害、有多無敵,而是敵人反應得太慢,應對得太過糟糕,才致使韓世忠和楊沂中取得這麼大的勝利的。
為了證明自己所說的。
韓擎又逆向推演,他只拿出一營三千人馬,然後先將這三千人馬先布在龜天鎮,又布在平原鎮,後布在銅城鎮,之後分別實施防禦之法。
在韓擎的演示下,此三處,他不論布軍在那裡,都能阻止楊沂中的閃電戰,為南軍贏得集結的時間。
韓擎又拿出來了三萬大軍步在天水,然後以天水跟韓世忠和楊沂中決戰。
結果,在韓擎的推演下,處於守方的南軍,至少有三成取勝的機會。
換而言之,當時率領三四萬大軍駐防在天水的劉光世如果不選擇逃跑,這一戰勝負難料,不,應該說,如果不是南軍從始至終都應對得亂七八糟的,韓世忠和楊沂中根本就沒有一戰而勝之機。
韓擎帶領眾將、眾參謀分析完,所有人都看出來了,並不是韓世忠和楊沂中太厲害了,而是南軍太弱、應對太差了。
根據這個結果,所有人都能想到,倘若南軍的最高領導人不是懦弱昏庸的趙構而是能征善戰的韓擎,那麼戰果很可能就大不同了……
……
……
又沒拿到三江,桀桀,已經徹底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