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都統制劉延慶採納了郭藥師之策,派大將楊可世和郭藥師統兵去奇襲燕京城,派劉光世接應楊可世和郭藥師。
得說,郭藥師的計策極為可行,也可以說郭藥師掌握的情報極為準確,當時燕京城的確空虛無兵。
這使得楊可世和郭藥師一戰就攻進了燕京城。
然而——
因為楊可世與劉光世有私人恩怨,楊可世沒有將捷報報給接應他的劉光世,甚至都沒有報給不遠處的劉延慶,而是直接將捷報送去給了遠在雄州的童貫。
結果,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劉光世也記恨著楊可世,劉光世沒有及時接應,再加上楊可世和郭藥師在燕京城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耶律大石及時回援。
最終,耶律大石聯合燕京城中的遼人將楊可世和郭藥師的五千人馬全殲,只剩楊可世和郭藥師等寥寥的百餘人縋城而下,然後逃去了涿州。
直到三四天以後,劉延慶才知道,奇襲燕京失敗了,劉光世才領著一仗沒打的兩萬大軍回來。
在那一役當中,可以說誰都有錯。
然而,韓擎卻認為,楊可世越級捨近求遠向童貫報捷,是導致他們那一敗的最關鍵因素。
倘若楊可世向劉光世報捷,哪怕就是向在燕京邊界的劉延慶報捷,也不會使得楊可世和郭藥師因為沒有而輸掉那場至關重要的戰役。
而如果大宋王朝能贏得那場至關重要的戰役靠宋軍自己奪取的燕京,而不是靠金人實施的燕京,那麼大宋王朝的遮羞布也就不會輕易的被扯掉,歷史上的靖康之恥可能也就不會發生了,至少不會爆發得那麼快。
在談到那些戰役時,韓擎特意強調了,前線部隊溝通的重要性。
別人記沒記住,楊沂中不知道,反正他是將韓擎的話牢牢的記在了心中。
因此,此事楊沂中果斷的選擇向韓世忠報捷,他甚至都沒有再派一人去向朝廷報捷,可以說是給足了韓世忠面子。
韓世忠接到楊沂中的捷報後,大喜,他立即派人催促南護都前軍急行軍去泗水接應親騎,然後派人回京師報捷,同時安排朝廷任命的泗水知州趙詵前去接手泗州。
不久,楊沂中又傳來捷報,楊再興和姚興分別收復了濠州和淮陰,得糧食七八十萬石。
韓世忠趕緊又派人前去催促南護都左軍和南護都右軍各派一營人馬急行軍去濠州和淮陰接防,同時安排朝廷任命的濠州知州黃夏卿和淮陰知府汪藻去接手濠州和淮陰。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韓世忠果斷的甩掉南護都後軍和糧草輜重,親率南護都中軍急行軍前往泗水。
可以說,韓世忠的行軍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然而,即便是這樣,韓世忠也沒能追上楊沂中。
原來——
南護都前軍、南護都左軍、南護都右軍接手了泗水、濠州、淮陰之後,親騎再度匯合到了一起。
楊沂中與一眾參謀和手下將領商議過後,大家一致認為,可以趁南軍集結部隊這個當口猛衝一下,打亂南軍的部署,然後韓世忠他們就可以直接向前推進,這樣有可能一舉擊潰南軍的主力。
這個戰法是韓擎總結金人的戰法,再結合後世的閃電戰,而研發的戰法。
大多數參謀和親騎的將領都覺得此時很適合使用閃電戰這個戰法。
楊沂中當機立斷,親率親騎繼續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