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幸!
朝廷似乎已經料到了會有楊進他們這種情況,進而在沿路的很多要地佈置了驛館,為路過的軍民免費提供糧草,又安排了維護秩序的巡邏將士。
再加上,大家都是來京師接受朝廷封賞的,實在沒必要惹是生非,進而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這才使得南下得這麼多支軍隊沒有出什麼大亂子。
但話又說回來,陳淬他們也不是沒有碰到精銳人馬。
洛陽的翟興、翟進兄弟所率領的翟家軍,就很精銳,其中還有近兩千馬軍,其實力不容小覷,比大元帥府軍也不差太多。
接近京畿地區,擅於觀察的陳淬發現,這裡的治安已經徹底穩定下來,沿路的四郊形勝之地各設統領守禦將官,沿路像魚鱗般創置了聯珠寨,以嚴備禦,又相互結連。
讓陳淬等人感到震撼的是,沿路的這些軍士,不論是精氣神,還是紀律性,都是他們從前見所未見,之前他們認為是精銳的翟家軍跟這些軍隊一比,頓時就被比了下去。
陳淬命張用前去打聽,才知道這些軍士皆出自於奮軍。
“難怪奮軍可以全殲南侵的金軍!”陳淬等人無不感慨。
又往前走了一段,就有一個一身高階軍裝的文靜青年領著上百或有書卷氣或看著就寬厚的軍官迎了過來。
不等旁人詢問,文靜青年就主動道:“我是北護都軍軍政委張知彰,他們皆北護都軍的政工幹部,特來引大元帥府軍進京。”
已與中護都軍(即原來的護都軍)的將官有過接觸的陳淬知道,軍政委跟他這個都統制級別相同,而且在政治上還要管制他。
陳淬不敢怠慢,忙親自迎了過來,道:“見過張將軍。”
張知彰笑問:“可是陳都統?”
“正是陳淬。”
陳淬又趕緊給張知彰介紹尚功緒、當景、王孝忠、權邦彥、孔彥威、閭邱、孫振、李橫、桑仲、李寶、張用、馬皋、張冀、白安民等大元帥府軍的高階將領。
張知彰很和藹的一一與尚功緒等將認識,然後又給大元帥府軍的將領介紹他們這邊的政工幹部。
這時才有人發現,好多政工幹身上都有殘疾。
可因為大家剛剛才認識,陳淬等人也不好直接問這些政工幹部身上的傷殘是怎麼來的。
大家見過禮了之後,張知彰便道:“再往前,就是京畿地區了,大軍的兵器要留在這裡,待整軍完畢,朝廷會給各軍換裝統一下發放精銳兵甲武器,當然,將士們如果有使慣了的兵甲,也可以登記造冊,待整軍完畢,會原封不動的還給大家。”
張知彰又耐心的跟陳淬等人解釋道:“如此主要是為了防範有人生事,想必諸位也知道,今京師附近聚集了幾十支軍隊,還有源源不斷的軍隊在往京師趕,若是不加以控制,定然會械鬥不斷。”
李橫道:“必得如此?”
張知彰笑著一指不遠處的一個寫著“展兵閣”的地方,說:“八字軍都統王彥王都統、翟家軍大翟小翟兩位將軍、五馬山都統馬擴馬都統、濮州王善王大頭領、淄川李成李大頭領的兵器都在此閣中展示,以威天下,諸位解下神兵,也將送入展兵閣中展示,朝廷還會為之留鑑,名《神兵譜》,以傳閱後人。”
本來一件挺讓人反感的事,經朝廷這麼一弄,還別說,立即就讓人容易接受了不少。
再者說,那些烏合之眾都上交了兵器,他們可是正規軍,如何能落於人後?
所以,陳淬等人很快就讓手下將士上交了他們的兵器,然後由張知彰引領進入京畿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