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談的,在城門口就談明白了。
該搞清楚的,在城門口就搞清楚了。
關鍵,城上吊著的那些人是真拖不起。
故而,高慶裔直接一抱拳,道:“如此,我等這就回去報於我家二位元帥,請他二人定奪。”
宇文虛中一伸手,道:“請。”
高慶裔也不廢話,直截了當道:“我們走。”
說罷,高慶裔轉身就走。
蕭慶見狀,立即就跟了上去。
其他金人見狀,也都跟了上去。
原地只剩下張邦昌和孫覿躊躇不知該如何是好。
宇文虛中見了,給了張邦昌和孫覿一個臺階,道:“張相公、孫舍人準備拜見大王?”
宇文虛中此言一出,正準備離開的高慶裔等人立即就停下腳步。
高慶裔道:“宇文御史如此,有失風度吧?”
宇文虛中迎著高衣裔的目光,道:“張相公、孫舍人可是你大金之臣?”
孫覿反應非常快,他立馬道:“我和張相公皆宋臣,從未改換過門庭。”
宇文虛中衝高慶裔微笑道:“張相公、孫舍人乃我宋臣,去拜見我家大王,有何問題?高大使難道想阻止?”
守衛宣化門的折彥文,聽見宇文虛中之言,很配合得一揮手,數百宋兵立即抽刀挺槍。
高慶裔這次過來,也不是隨便帶的人——他帶人來的目的,是想從中調和,促成議和,自然要帶順從大金的宋臣,不可能帶李若水那樣的硬骨頭。
而張邦昌是他們選得傀儡皇帝,肯定不是一個性格強勢的人。
至於孫覿,他可是替趙桓起草降表之人,他寫的降表,言辭極盡華麗獻媚。
高慶裔本以為這樣的兩個人在關鍵時刻能幫他們大金說說話,使他們大金可以體面得撤離宋境。
不想,張邦昌和孫覿竟然臨戰逃跑。
“果然,這樣的牆頭草在關鍵時刻是靠不住的。”
高慶裔深深的看了張邦昌和孫覿一眼,然後帶著蕭慶等人離開了。
待高慶裔一行走遠,張邦昌才有些擔心道:“我二人如此,會不會給陛下和太上皇帶來麻煩。”
孫覿糾正張邦昌道:“是太上皇和無上皇,相公錯矣。”
見孫覿立即就靠過來了,宇文虛中暗中搖搖頭。
不過——
宇文虛中也沒有鄙視張邦昌和孫覿——形勢至此,又有幾人真有捨身成仁的氣節?
隨宇文虛中和秦檜進入汴梁城後,張邦昌和孫覿立即就發現,曾經繁花似錦的汴梁城已經不再了,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甚至可以說是滿面瘡痍。
可再仔細看看,張邦昌和孫覿又發現,現在的汴梁城雖然不再華美,但卻有另一種韻味,頑強不息,躊躇滿志,堅定不移。
在張邦昌和孫覿看到城中人的神色之後,越發的覺得如此。
不久,張邦昌和孫覿就隨著宇文虛中和秦檜來到了韓擎的行營。
在這裡,張邦昌和孫覿看到了唐恪等很多熟悉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