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慶裔、蕭慶、張邦昌、孫覿一行人來到汴梁城下說明了來意之後,城上的守軍立即去稟報。
可過了一個多時辰,心急如焚的高慶裔等人,才等來了一句:“請大使走宣化門。”
對此,蕭慶心中說不上的膩味和感慨!
想當初,他們這些金使去大宋皇宮,就跟回自己家一樣,想怎麼浪就怎麼浪。
現如今,他們這些金使想要進汴梁城,都得等一個多時辰不說,還得繞到人家規定的城門才行。
蕭慶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對高慶裔說:“定是南人慾以京觀和城上吊著的大金勇士震懾我等。”
何止蕭慶能猜到,其他人也都能猜到,汴梁城中的人讓他們走宣化門,肯定是想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可猜到歸猜到,看到那上萬棵人頭築成的京觀,尤其是看到他們那或驚恐、或不甘、或猙獰的臉之後,高慶裔等人還是各個面色凝重,膽氣也隨之一弱。
這其中又以在金營待了很久很久已經被金人消磨光了志氣的張邦昌和孫覿為最。
張邦昌和孫覿是真沒想到,時隔幾個月後,汴梁城中的人能將他們畏之如虎的金人打到主動求和的地步,更沒想到汴梁城中的人敢這麼給他們畏之如虎的金人下馬威。
張邦昌和孫覿抬起頭來再看看掛在城牆上的那一千多個被砍了一手一腳、閹割了又扒光了衣甲的金人,是那麼可憐、那麼無助,一點都不復之前的兇惡、之前的可怕。
而最吸引張邦昌和孫覿注意的還是,那面黑底鑲金邊的大旗上的那九個血紅色的大字——犯我中國者,雖遠必誅!
這字毫無韻味可言,只能勉強算是工整,別說跟趙佶那個書法大家相比,就是跟張邦昌和孫覿都遠遠無法相比。
可不知為什麼,就是這普普通通的字,卻讓張邦昌和孫覿彷彿看到,有一個高大偉岸的將軍,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他手中長槍一指,千軍萬馬立即向北殺去,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讓張邦昌和孫覿已經冷卻的血都變得沸騰。
與張邦昌和孫覿熱血沸騰不同,蕭慶看到韓擎親筆書寫的大旗後,心情無比複雜,他忍不住想:“若是那時我大遼也有這樣一位鐵血英雄,是否就不會亡國了?”
蕭慶又想到了耶律大石:“聽說大石林牙西去後,會集威武、崇德、會蕃、新、大林、紫河、駝等七州以及大黃室韋、敵剌、王紀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達剌乖、達密裡、密兒紀、合主、烏古裡、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糾而畢十八部王之眾,不知他能否捲土重來,翦滅我們的仇敵,恢復我國的領土疆域。”
高慶裔則滿臉沉重,他心想:“宇文虛中所說的不錯,韓擎野心勃勃,又一身是膽,不殺之,必成我大金心腹大患。”
高慶裔剛想到宇文虛中,宇文虛中就出現了。
不僅宇文虛中出現了,秦檜也出現了——宇文虛中和秦檜聯袂從城中走出來,然後徑直來到高慶裔等人身前。
宇文虛中一抱拳,道:“在下與秦御史奉我家大王之命特來接待諸位入城。”
說到這,宇文虛中一伸手,道:“諸位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