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輝拿著死者的鞋子,再次返回了法證科。
高安見到何家輝,微微一愣,然後笑著問道:“你怎麼又回來了?我妹妹的事情,你可別想反悔!”
“給你看樣東西。”何家輝直接將鞋子遞給了高安,同時開口說道;“這是墜樓案死者的鞋子。”
高安接過鞋子,仔細的看了看,他很快就看到鞋子的油漬,於是開口說道:“這東西看起來,像是某種油漬吧?”
下一秒,高安也意識到了問題:“我記得死者跳樓的陽臺非常乾淨,如果死者跳樓前腳底有油跡的話,那麼陽臺是不可能那麼幹淨的!難道說死者不是從自家陽臺跳下去的?”
“所以趕快幫我驗一下,死者鞋底的油漬到底是什麼東西。”何家輝開口說道。
高安立刻拿著鞋去化驗,何家輝則直接在原地等待。等了大半個小時,高安便拿著化驗報告找了回來。
“我們檢驗過死者鞋底油漬的成分,裡面最主要的成分是食用油,除此之外還有氨基酸、糖、有機酸、蛋白質、維生素等。”高安開口說道。
何家輝想了想,開口說道:“從這些成分看,死者鞋底沾到的,應該是炒菜時產生的菜湯吧?”
“對,就是菜湯。”高安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死者生前應該是不小心踩到過菜湯,但是我們法證在死者住處的地面上,並沒有發現有菜湯的殘留,包括廚房裡也沒有。”
“我記得你們法證的報告裡,有計算過墜落路徑吧?當時沒有發現始墜點問題麼?”何家輝立刻問道。
“我們計算的始墜點,是符合死者所居住的位置和樓層高度的。不過關於始墜點的計算,肯定會有誤差的。”
高安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人畢竟不是死物件,人是會發力和做動作的,在跳樓的時候,用力與否,用力的方向,乃至死者在空中的動作和姿勢,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墜落地點,
這也是我們在計算時,會出現一定誤差的原因。一般情況下,墜落的樓層越高,墜落路徑越長,所產生的誤差就越大。
從死者居住的是高檔小區,那裡的戶型都比較大,為了保證一定的私密性,相鄰兩戶的陽臺,也設計了一定的間距。
根據死者的落地點,以及落地時身體的方向計算,他不是從鄰居家的陽臺墜落。若是從鄰居家陽臺掉下來的話,是不可能落在那個位置的。”
“那高度麼?會不會是同樣位置,不同樓層墜落的?”何家輝立刻問道。
高安想了想,開口答道:“不能排除這個可能。這一起墜樓案,我們計算始墜點是45米到48米之間,誤差是正負三米。
死者住處的層高是3.85米,而死者居住的十二樓,所處的高度是42.35米到46.2米之間,符合正負三米的誤差。所以我們才認為,始墜點沒有問題。”
何家輝立刻產出手機計算了一番,開口說道;“按照你所說,始墜點是45米到48米之間,誤差三米就是42米到51米之間都有可能。
十一樓最高點是42.35米,但死者不可能站在天花板的位置往下跳,可以直接排除掉十一樓。十二樓就是死者所在的樓層,也就是我們認定的墜樓點。
十三樓的高度是46.2米到50.05米之間,而十四樓就是50.05米到53.9米之間,這兩層也符合42米到51米的區間範圍。
也就是說,死者真正的墜樓地點,很有可能是十三樓和十四樓同一位置的單位!看來我們得再去一趟現場了!”
……
重案組又一次來到了案發的小區,保安帶著他們,直接坐電梯上了十四樓。
“十四樓D的錢先生是做金融的,他在基金公司工作,平時工作很忙,白天幾乎都不在家。不過錢太太應該在家裡,錢太太是個插畫師,平時在家裡工作。
他們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是個男孩,另外他們還僱了個菲傭。”保安開口介紹道,他顯然對業主資訊比較瞭解。
敲了敲房門,開門的是菲傭,何家輝立刻亮明瞭身份:“我們是總區重案組的警察。”
這個菲傭不會說粵語,便叫來了錢太太出來接待他們。
錢太太是個很嬌小的女子,面對一堆警察,她弱弱的問道:“幾位阿sir,你們找誰?”
“錢太太,你不要緊張。前天的時候,你們小區發生了一起墜樓案,我想你應該聽說了吧?墜樓者就住在十二樓,位置跟你們這裡一樣,也是D座。
所以我們想要去你的陽臺,進行一下測量,蒐集一下你們這棟樓的資料,以方便破案,還請錢太太配合一下。”何家輝開口說道。
何家輝並沒有直接說明,懷疑死者是從這一層跳下去的。他也是擔心會引起房主的警惕,做出銷燬證據之類的事情。
錢太太並沒有懷疑,她點了點頭:“那幾位阿sir請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