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用了整整十天時間,船隊先後經過占城,交趾,沿著海岸線一路北上,終於,於八月十三日船隊終於駛入了大宋第二大的南方海港廣州港。
在此地,張載行等使團成員,再一次被深深震撼到了。他們終於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盛景。面前,絡繹不絕各色海船從這裡出發,在這裡聚集,密密麻麻,如過江之鯽。
使團成員站在船頭,眺望著遠處碼頭熙熙攘攘,小的如同螞蟻上的人群,不時和身邊同伴嘀咕幾句,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不知何時,賈十四卻是走到了使團成員身邊,笑著說道;“廣州港雖然也算繁華,但比起我大宋第一大港泉州,還是稍遜一籌。等待了目的地,大人們方能體會什麼叫做;水天相接無疑路,碧藍舟帆奮自由。”
近兩個月的相處,張載行使團一行,已經和這個賈十四的管家混得相當熟了。故,聽到他說那泉州竟然比眼前的廣州港還要繁華,無不心生濃濃期待。
張載行扭頭微笑回道;“此番使宋,所見所聞無不讓人大開眼界,賈管家一路上的照顧也讓我等使團大為感激。待回國後,張某定當如實稟報我家陛下,定然會給予賈管家更加豐厚的報酬。”
賈十四聞言眼睛就是一亮,現在他可知道,眼前這人在大明可是當朝相公那般的大官。且聽他的意思,還要稟報大明皇帝,讓皇帝對他賞賜?這如何能讓人不興奮?
要知道,這大明皇帝可不是什麼小國皇帝,而是能和大宋趙管家比肩的存在。從他指頭縫裡露出一點,就足夠他賈十四燒高香三輩子所得啦。
於是他趕忙上前作揖拜謝,笑得都合不攏嘴了......
張載行看著面前的賈十四,忽然從心底生出一個招攬他的念頭。
於是,在這天傍晚,他單獨把賈十四邀請到自己船艙,二人先是飲酒吃菜,天南海北胡侃一番。
酒酣半行,張載行才藉著酒意伸出橄欖枝;
“賈賢兄,不知閣下對功名可求否?”
“功名?”
航海的酒量都不錯,賈十四也是此道中人。別看旁邊一小探五五糧醉被他們兩個喝了大半,但賈十四腦子依舊十分清晰,順口感嘆道;
‘功名利祿誰不苛求?若是能得一官半職,小的就是當場死去,也能含笑九泉,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不過......’
只見他緩緩從桌案旁坐起,順時針轉了一圈,把他的樣子盡皆展露在張載行的面前。
隨即正過身子,指著自己那張斑駁雀黑的臉龐,苦笑繼續說道;“咱斗大的字不識得一個。又沒甚通天的背景,府里老爺也不會提攜小的這種下里巴人。
咱倒是想,可您看!就咱這種情況,如何當得了官喲!
這世道,還是向張部長這般文曲星一般的人物,方可入得那廟堂。像小的這種人,只配風裡浪裡,以期積攢些錢財,能給家裡娃兒婆姨弄個衣食不愁,就已經謝天謝地,阿彌陀佛嘍......”
說完這番感嘆,賈十四雙手合十,假模假式做了個和尚的常規動作。
“賈縣兄何必妄自菲薄?須知大鵬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那百里奚還是個市徒,那漢高祖還是個破皮,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呢?不過......”
說到此處,張載行隱晦瞅了對面賈十四一眼,對他勾了勾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