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每次戰略規劃制定之前,按照慣例,速不臺都會提前派出許多探子潛入敵佔區去打探情報。去年結束匈牙利戰事修整的時候,速不臺就是這麼做的。
本來按照速不臺的計劃,這次西征軍,需要攻打消滅的也就是神聖羅馬帝國這個龐然大物。且為了達成目的,他還準備動用所有兵馬,傾盡全力,以一場大戰,惡戰的規模來完成。
這麼做的原因也不難理解。
根據之前的情報上看,此時的神聖羅馬帝國雖然權利結構分散,可他的皇帝腓特烈二世,在帝國疆域內還是有很大的話語權的。起碼,拼盡全力,組織國內封臣們建立幾十萬武裝不成多大問題。
這在老早之前,速不臺的探子和拜答兒他們,打探的資訊中,都證明出了這一點。
可是當去年探子回來稟報說,神聖羅馬帝國腓特烈二世不戰而逃,就連羅馬教皇都外出避難的時候,速不臺一陣錯愕的同時,立刻恍然。
這些西邊的國家看著是有些唬人,其實,不過都是一群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而已。
這邊,自己部隊還沒有大兵壓境呢,那邊統治者就開始施展逃遁大法,遠遁跑路。
就連西方兩位最高統治者都這幅德行,其紙面表現出來的實力,有多少真實性,就值得好好商榷了!
既然如此,還不如索性大膽一些,看看這些紙老虎到底是不是外表華麗,內部腐朽的破房子,一腳踹下去就會塌一地。
速不臺的計劃很快在西征軍高層間透過,所有貴族瞭解情報內容後,都躍躍欲試。
他們準備,在這最後一次大規模攻伐行動中,建立更大的戰功,為自己這次西征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1242年2月。
多瑙河短暫封凍的河面被春風和驕陽吹得化開,嘩啦啦的水流蜿蜒向前直流東南。不斷起伏的湖面上,倒映頭頂出蔚藍色的天空,把自己裝點出一塊滾動的藍色琥珀。
伴隨著嘩啦啦水流響動的,是其上方浮橋傳出踏踏的腳步聲。
早在一個月前,這次攻略計劃制定後,第一時間,速不臺就開始組織兩岸的勞工,讓他們在河面修築好了七八座浮橋,來供西征大軍渡河使用。
到了開拔這天,所有需要籌備的物資糧草,都已經早早運到對岸的布達城外,只需要大軍渡河,當場分配即可。
2月7日。
今天依舊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是個不錯的天氣。
布達城外再不復往日人來人往的喧囂景象,二十萬蒙古西征軍,正齊聚布達西城外,列陣舉行誓師大典,現場熱血沸騰且又莊嚴肅穆。
2月8日。
隨著拔都一聲令下,二十萬西征大軍再次開拔,滾滾向西。
合丹等人帶領三萬南路軍離開布達城後,一路向南賓士。
越過尤里安山脈後直入亞平寧半島北部。他的少量前鋒部隊,更是深入到距離威尼斯水城不到一般公里。
這一路所過之處,南路軍連戰連捷,攻無不克,沒有一合之敵,順利得讓人難以想象。
拔都,速不臺立刻布達城後,則親自率領的北路軍十餘萬主力,一路朝西北進發。這會兒,大軍主力已經開到奧地利首府維也納的不遠處。
先頭探馬部隊,早就在後世這座著名音樂之都,東南十幾公里的地方遊蕩了幾個時辰。
就連城內教堂高出城牆的穹頂,此時,這些蒙古探馬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威尼斯;
著名歷史名城,彷彿一顆水晶鑲嵌在亞得里亞海的波濤之中。
其商業,建築,藝術在整個歐洲,甚至之後的世界,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市中心的神馬可大教堂更是現在歐洲最大的教堂,其凝聚了古羅馬藝術,東方拜占庭藝術和中世紀哥特風格的精華,美輪美奐。
這裡更是數個世紀以來,被人們譽為商業的天堂。威尼斯商人在歐亞大陸經商幾個世紀,聚集起海量的財富,又為這座水城再填一抹金黃色。
維也納;
後世著名音樂之都城,多瑙河上鑲嵌的一顆明珠。
在後世,這裡是音樂家的天堂,音符的歸宿。
很多享譽世界的音樂家,如;海頓,莫扎特,舒伯特,貝多芬,約翰施特勞斯都在這裡出生或者在此地定居,度過生命中的大半時光。
可不管這兩座城市,再怎樣著名,現在和後世名氣有多大,現在,它們都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