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1章變化 (2 / 2)

小圖打算做緙絲扇,扇面可以作畫,東西不大價格比不上炕屏這樣的貴,貴夫人小姐也買得起,這樣的小件東西反而賣的好。

之前英子和清兒這批人賣的扇子都賣的可好了,非常暢銷,供不應求。

炕屏大畫作這樣的確實很美,但價格也確實高,不是節日和特定需求,還真的考慮一下,反而扇子帕子衣服,咬咬牙也能買。

她找了緙絲手藝還不錯的幾個人一起聯合起來,做扇子,用緙絲和刺繡結合,以丹青為主,突出清雅的品格,做系列扇子出售。

例如花卉可以選梅蘭竹菊,或搭配仕女圖,或蝴蝶小動物等等都可以創作,而且圖案不算大,也不難,反而更適合現在的織娘運作。

秀孃親自畫圖,和大家一起討論商量,最後先定下花卉系列圖,先出六個扇子看看效果,好了再繼續做。

她自己決定做炕屏,群仙拱壽圖。

再做兩柄扇子,她打算做異色雙色緙絲,這個目前比較難,她也沒把握做漂亮,先做扇子看看效果如何。

雙色異色它的經緯線和單面就完全不一樣,簡單來說更復雜更難。

織作坊忙的厲害,能上手的嬸子婦女越來越多,好些姑娘也做的特別好,讀書不好的兒郎有天賦的也主動留下來學織錦和緙絲。

對於這樣的,秀娘教的特別仔細,終究希望他們能把手藝傳承下去。

其實很多繡娘和織娘不全是女人,男人也佔一半之數,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幹得好的更踏實安定,再織作坊和繡坊,男人學手藝不是稀奇事,反而斯通見慣。

李家村也有男孩學緙絲織錦和刺繡,這是當初建好織作坊就選出來的人,還進行了考核,如今看來族老們是對的。

這些男孩讀過書會畫畫寫字,對色彩把握更準確,讀過書的緣故腦子轉得快,學的也快,肯下苦功夫,短短几年就能織雲錦十幾個花色,現在開始學緙絲了。

加上秀娘毫無保留的傳承手藝,他們學得很快,如今一年也能給家裡賺幾百兩,雲錦緙絲這東西貴得很。

織作坊出的好東西越來越多,東西花樣繁多,質量水平都屬於一等一,上次託她幹活的李管事也定期過來預定作品,有好的他會積極跑來先挑,給的價格也合適,拓寬了織作坊的路子,東西不愁賣,大家幹活也有勁。

酒坊訂單更多,依舊是村裡賺錢的大頭,明年不分錢了,族老們早就有計劃了,乾脆去江南廣東那邊又去買鋪子和田地了,這回適當買些林地,好木頭可以做傢俱,給女孩做嫁妝少不了,自己有就不用花那麼多錢。

又買了一條船,打算明年再買一條船一起幹,現在是一條船專門運送生絲熟絲搭載一些南來北往的貨物,已經不夠用了,才要再買一條船往返加快速度。

大爺爺又選了幾個年輕精明的後輩兒郎去了江南絲織紡做事,半年給一次錢,直接給一半家裡,保證不讓孩子和家裡吃虧,幹得好了,最低的夥計一年也能賺二百兩,幹到管事這樣水平一年最少五百兩紋銀。

條件待遇都很優厚,讓孩子去學本事,出來是要獨當一面,替宗族打理店鋪產業的,之前說了,做第二個李青李嚴這樣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