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這有些地方還要休整一下,這窗戶要多加幾個,增加亮光,不然看不清。還有要再糊一層牆保暖,屋裡不生活,會冷的。”
“屋裡不能生火?”
旭二嬸忘了這茬。
其實村裡婦女都會織布,但他們織的是粗布和平布,就是農家人穿的短打扮,腳上的平布鞋子,最便宜的布,不講究太好。
“這些布料很貴的,一個火星子可就全完了,織布紡不管多冷多熱都不允許生火沾水。”
“原來是這樣,看樣子這錢也不好掙。”
村婦們馬上就明白過來,東西金貴。
“對,不過幹得好了,賺的比繡荷包要多幾倍。”
“那行,我找爺們把這點活弄好,這東西先搬家去,老值錢了。”
旭二嬸一聽,立馬就明白了,知道該咋幹活。
“這還需要幾日才能弄好,明兒咱們先做別的,我教大家做的宮花都學的咋樣了?”
“差不多了,比之前做的好看多了。”
“那行,咱還是先主要做宮花,等這頭弄好了再教你們織錦,一步步來,有錢先賺著,這學手藝急不得,宮花講究一個精美,越仔細越好。”
“明白,你放心,你說的我們都記在心裡了。”
“這織布也是個苦活,包括刺繡也是,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錢不好賺。”
“我們知道,你儘管放心,吃不起苦就回家去吧,免費教手藝還埋怨啥,天上也不掉餡餅更不掉金子。”
一個婦女態度很端正。
村裡婦女姑娘們做的宮花能賣幾個大錢,都是秀娘挨個教的,大家敬重她也是這個原因,把自己的手藝無償的教給大家,讓大家賺到錢了。
“後頭幹了作坊,就有規矩了,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家都要遵守規矩,以後這個作坊是歸宗族,不是我個人的,我也只是分一份紅利罷了,偷懶耍滑佔便宜可不能有,手藝外傳估摸也不行,暫時不要外人。”
“大爺爺都和我們透過口風了,我們一直等這一天呢,自打你教我們做宮花刺繡,我每個月都能賺一千個銅板,比以前可大不一樣了,家裡難處緩解了很多,我們農家人能賺幾個活錢不容易,我家明後年也打算修院子,託秀孃的福了。”
秀娘和幾位嫂子嬸子們說了會話,又讓孩子們幫她把東西搬回家去,這裡還要改造一下。
靖哥從酒館回來,帶了一堆書籍,這回都是便宜的話本子,拿來解悶的東西。
“嬸兒,你要它幹啥?”
“教孩子們人情世故,別被騙了。”
“這玩意給姑娘看不好吧。”
“都是些言情本子。”
靖哥一臉疑惑。
“這東西才能看出人情世故來,才能讓孩子們打破不切實際的幻想。”
“哦。”
靖哥點點頭。
這些話本子要她和王嬤嬤先看一遍,把能看的挑出來,那些是錯誤的行為做標記,回頭留著考驗孩子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