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秀娘打算用這個錢蓋房子的,但爺爺不同意,說一定要等三年後才能蓋房子。
蓋房子屬於破土動工,是有忌諱的,爺爺堅持三年以後,他家兒孫不愁娶不上媳婦,當侄兒的給叔叔守孝略等二年不過分。
打算用酒坊的錢蓋房子,這樣大家心裡更踏實舒坦,不能老用秀孃的錢,人都有羞恥心,李家兒孫也不是無能不要臉的人,這樣他們心裡過不去。
“對,秀兒,你回頭給我們畫個宅院的圖,給弄好看點。”
旭二嬸高興地期待著未來的好生活。
“好,我給你們規劃,蓋個大的好的,二三十年不用再折騰,修修就行。”
“成,聽你的。”
旭二嬸樂呵呵的點頭。
宅基地已經買了下來,王嬤嬤的宅基地也買好了,緊靠著李家邊上,只是還沒蓋,等著和他們一起蓋房子,一起採買便宜很多,李家的意思是我們掏錢不用你花錢了,能省則省。
王嬤嬤在族學很嚴厲,約束閨女小子的禮儀和教養,教導的很仔細用心,村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經常給她送點肉和雞蛋過來表示感謝。
村民說她蓋房子不用她掏錢,我們全村一起湊一湊,也就有了,不難在這上面,算我們的感謝,以後您也是李家村的一員了。
這讓王嬤嬤對李家有了一份歸屬感和向心力,期待以後得養老生活越來越好。
酒館越發忙碌了,現在算賬都是清兒再算賬,英子從旁輔助。
這個冬天秀娘趕在過年前,織了幾柄扇子,緙絲仕女圖,清雅好看,美女各有不同,雅緻極了。
快過年了,李家也殺了年豬,一共養了十頭豬,除了供應酒館的,留下自家吃的和送禮用的,爺們準備點松木果木,好燻臘肉。
秀娘讓靖哥幫她去把扇子賣了,她自己織了六柄扇子,清兒織了三柄扇子,她幾歲起就跟秀娘開始學織緙絲了,基本功比英子紮實的多。
英子織了一柄,比不上清兒,但勝在有耐心有毅力坐得住,性子天賦都適合學這個。
掌櫃的看了扇子,大喜過望,按照手藝好壞,給了不同的價格,秀孃的一共買了三百兩,突出一個溫雅精美。
清兒的得了八十五兩,這還是手藝的差距,能看出來。
英子得了三十兩,只能做玩物去賣,手藝差距就決定了價格。
這個價格大家都挺滿意。
“爺爺,三百兩給您留著酒坊用。”
“好,留著我想買個鋪子,老伴收起來。”
爺爺也沒推辭秀孃的孝心。
“曾爺爺我的也給您,孫女孝敬您的,蓋房子用。”
清兒很驕傲的拿著銀子上繳,還得意的衝哥哥抬抬下巴。
“小妮子,看把你能得。”
靖哥都笑了。
“真給我呀,那你啥都得不上了。”
老爺子捏捏小孫女的臉蛋,笑眯眯的調侃她。
“爹孃養我一場,長輩們還有二嬸在我身上花的錢何止八十兩啊,幾百兩我都花出去了,嬤嬤來家教我禮儀,一個月就是二十兩呢,我記得賬不糊塗,我也能賺錢了,想給家裡出份力,我不比哥哥們差,我也能賺錢。”
清兒腦袋一昂,很是自信驕傲的宣告。
“好樣的,是我李家的種,成,曾爺爺收下我孫女的孝敬,給你爹他們重新翻蓋房子,錢差不多夠了。”
老爺子高興的直點頭,孩子們孝順上進懂事,他十分欣慰。
其實錢差不多夠了,主要是想幹脆一次弄好,把現在住的重新翻蓋,還要加蓋秀孃的一棟,恆哥的一棟,乾脆就手從宅院分開,以後媳婦回來住不擁擠,還要給王嬤嬤蓋院子,人家教導孩子盡心盡力,從清兒和英子氣度大變樣就知道人家用心了,這謝禮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