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上鬧出的小插曲,本來今天還有御史打算捧裕王臭腳,想參一本將軍府持寵而嬌,卻不想昨夜後宮的訊息傳出來,這件事情反而不值一提了。
這件事情本來不應該拿到朝堂上來說,就是一件家醜,卻不想被歷澈的支持者們抓到了把柄,強烈的要求皇上嚴懲背後的始作俑者。
“啟奏陛下,若是不徹查此事,恐怕後宮前朝都會人心惶惶,流言紛飛,長此以往,則會對儲君名聲有礙,還請皇上三思。”
三思個屁,皇上心裡怒罵一聲,他心裡認定了這件事情一定是裕王乾的,若是調查下去才不好收場、
當下不得不按著性子,承諾一定給一個交代,心裡想著要不讓張貴妃認罪算了,反正她這個娘當得也是扯後腿。
還沒等皇帝安撫完,裕王跳了出來,“這位大人此言差矣,查一定是要查的,但是本王行得正坐得端,任誰也別想往本王身上潑髒水。”
說完,惡狠狠的看了一眼跳出來的大臣,向皇上一躬身,“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說吧!”
“父皇,日前東山道長給兒臣批命,言及兒臣今年命中有一劫,需得一個福運身後的女子才能化解,兒臣想來想去,這若是論福運深厚,怕是沒人及得上祈福公主了,兒臣斗膽求娶康召,還請父皇成全。”
此話一出,大殿上一驚,凌川心裡一個激靈,顧不得禮儀,有些難以相信的看向裕王。
就連皇上也被他驚住了,不過反應過來之後有些心驚,“東山道長真的說你命中有一劫?”
“此時千真萬確,父皇若是不信,還請東山道長一問便知。”
皇上點頭,問肯定是要問的,不過,“至於娶康召,還得再議,你怎知她就是福運深厚的那個人呢?”
凌川聽著這父子兩個一問一答,一副想娶誰就娶誰的樣子,心裡一陣膩味。
第一次對自己的忠君報國的想法產生了質疑,若是忠君,忠的就是這樣反覆無常的君,報的國家有這樣一個信口開河的儲君,那他忠君報國的意義何在?
突然想起昨天自己女兒跪在皇帝面前,口口聲聲說的話,一時間心裡只剩下一片悲涼。
皇上被裕王這句有性命之憂駭到了,當即退朝,便差人去請東山道士進宮。
裕王既然幹說這種話,自然是不會怕皇上調查。
因此從皇上嘴裡聽到這樣的問題一點也不意外,當即就將他與裕王說的那套說辭說了。
皇上憂心忡忡,忙問化解之法,東山道士又將裕王說的那套說出來。
只是沒有開口說什麼樣的女子才是福運深厚的女子,他雖然沒再朝堂上混,但是也知道凌家兵權在握,如今這個節骨眼上是很敏感的,若是一個說不好。
引來帝王的猜忌就不好了,好在皇上也沒繼續問,直接放他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