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出錢、出技術、出物資,再出奴隸,埃及出土地、出人、出力、出物資,收益對半分?”
“嗯,這個買賣可以做!”
聽到劉晉的話,眾人也是紛紛點頭。
修運河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京杭大運河的作用自然是不需要多說的,大明以前的時候可都是靠著這條運河運輸糧食到北方的,沒有這條運河,就沒有以前京城的繁華。
當然,現在的京津地區糧食主要是靠海運,同時大部分的糧食也都是從遼東運過來的,但京杭大運河的作用依然非常大。
這埃及運河,如果可以修通的話,對於溝通地中海和紅海來說也是非常重要,極其便利於東西方之間的往來。
而且埃及這邊給出的條件也算是還可以,比較公道了。
“修這條運河大概需要多少錢?”
張懋雙眼放光,這樣的好買賣自然是要做的,而且他老張必須要參與其中,這運河修好了,以後可都是躺著收銀子的事情。
“至少也是需要上千萬兩銀子,具體需要多少,還需要派遣專業的人去進行勘測和計算。”
劉晉想了想說道。
“上千萬兩銀子?”
眾人一聽,也是微微點頭,挖一條運河可不是小工程,是需要動用國家力量的大工程,上千萬兩銀子也是很正常。
“別說是一千萬兩銀子了,就是兩千萬兩銀子,甚至於三千萬兩銀子,這個運河也是可以修的。”
“修通之後,一年收過路費的收益就超過百萬兩銀子,而且修通之後,只要適當的維護,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這意味著長久些的收益啊。”
戶部尚書佀鍾默默的計算了一下,也是覺得很划算。
別覺得一年受上百萬兩銀子的過路費似乎很少,相比起龐大的投資來說,似乎彙報率好像不是很高。
但如果長遠的來看,這一年的彙報率並不高,可是十年呢,二十年呢,一百年,兩百年呢?
這樣一算,這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了,因為運河這東西,修通之後只需要簡單的維護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年年投入大量的資金去維護,基本就是純收益了。
後世的埃及靠著這條運河,每年純收益幾十億美刀,都算是他們國家的支柱產業了。
“咳咳~”
“朕出一半~”
弘治皇帝咳嗦一聲,非常大氣的說道。
他現在有的是銀子,並且在為銀子多了煩惱,因為他私人內帑的銀子實在是太多了,大部分都存到了大明第一銀行當中。
這銀子太多了,也是煩惱,他也是一直在投資諸多的領域,以期望於能夠錢生錢,錢越來越多。
沒有辦法,弘治皇帝也是壓力山大啊,大明的軍費開支可是落在了他的內帑上面啊,每年兩千多萬兩銀子的軍費開支,這可不是小數目。
或許這是弘治皇帝現在最有心的事情了。
“我可以承擔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