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乾清宮尚書房內,弘治皇帝和重要的大臣在商量國家大事。
“陛下,香港總督姜亮這邊傳來奏疏,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得到了羅馬教廷的支援,訓練軍隊,同時和法蘭西結成同盟,意圖收服香港,同時拒絕繼續向我們大明和西班牙支付戰爭賠款。”
禮部尚書傅瀚站出來向弘治皇帝這邊彙報起歐洲這邊傳來的訊息。
“英格蘭?”
弘治皇帝一聽,目光看向巨大的世界地圖,然後在歐洲最西邊的地方找到了英格蘭所在的位置,想了想說道:“諸位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陛下,英格蘭乃是綽爾小國,強盜之風盛行,畏威而不懷德,對於這樣的國家,沒有什麼好說的,必須要狠狠地教訓他們,打痛他們,他們才會怕,才會不敢對我們大明有什麼想法。”
劉健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現在當大臣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不僅僅要知道大明的情況,連世界各地的情況都需要知道。
劉健最近都在不斷的學習歐洲歷史,知道英格蘭的一些事情,在歐洲,英格蘭人和海盜是可以畫上等號的。
“此事並不簡單,真正在背後支援英格蘭的是羅馬教廷,羅馬教廷也肯定是因為去年我們不允許他們在我們大明傳教,並且殺了他們一些人對我們大明懷恨在心,故而想要透過英格蘭來給我們大明找點麻煩。”
“如果僅僅只是英格蘭,我想根本不需要我們大明出手,西班牙人就足以收拾他們。”
“現在牽扯到羅馬教廷以及法蘭西的話,西班牙恐怕就會顯得很吃力。”
“香港對於我們大明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們大明插進西歐的一個釘子,絕對不容有失。”
“臣以為可以從南雲省這邊,調遣黑海艦隊支援香港,同時從南雲省這邊再調遣兩萬陸軍過去,再加上原有的兵力,足以應付一切危機。”
“當然,我們必須在外交上對法蘭西和羅馬教廷進行嚴厲的警告,如果羅馬教廷敢有所異動的話,我們大明將支援奧斯曼帝國西進,至於法蘭西,我們只需要表示支援和允許他們在西非、北非的殖民活動就可以了。”
李東陽又站了出來,詳細的分析道。
他是真正有才能的大才,對歐洲的形勢有著比較深入的瞭解,同時也清楚的知道大明該如何定位自己。
在歐洲事務上面,大明的原則光榮孤立政策,保住香港,讓歐洲各國互相內鬥,平衡各方的力量,不讓一家獨大,刺激他們彼此爭奪利益,這樣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嗯~”
聽到李東陽的話,眾人也是紛紛點頭,李東陽的安排是比較合適的。
增兵是為了保住香港,保住大明的利益,但最重要的手段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利用外交的手段來實現大明在歐洲的政策。
“就按照李愛卿的意見來辦,調遣部分黑海艦隊和兩萬大軍前往香港,同時從其它各地補充戰艦和兵力到南雲省。”
“命令香港總督姜亮向法蘭西國和羅馬教廷這邊表明我們大明的態度。”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立即下令道。
“是~”
群臣連忙點頭答應,五軍都督府的張懋負責調兵遣將,內閣這邊負責去和歐洲各國接觸的事情。
“陛下~”
“臣昨日收到了一份來信,是寧國左丞相劉養正的來信。”
見眾人沒有什麼事情要向弘治皇帝請示、彙報,劉晉也是站了出來。
“哦,寫了些什麼?”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笑了笑問道。
弘治皇帝對宗室一向都是很不錯的,對於藩王們去海外建立藩國也是非常支援的。
因為藩王去海外建立藩國不僅僅可以減輕大明財政的負擔,而且還可以擴大大明的影響力,藩國的建立也是可以帶動炎黃子孫往外擴張。
對於大明來說,這可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自從藩王可以出海,大明本土這邊剩下的藩王就所剩無幾了,大部分的藩王都跑到海外去建了藩國,大大小小的藩國足足有幾百個,基本上都是在天竺、東非、南洋這些地方。
藩王出海建立藩國,朝廷就不需要在供養這些藩王,以前的時候,朝廷三分之一的稅賦都用來供養這些藩王,給朝廷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現在這個沉重的包袱算是甩掉了,大明朝廷的財政壓力就小了很多、很多。
不過,這也讓弘治皇帝覺得有些愧對這些藩王,覺得自己欠了他們這藩王,所以在很多時候都很支援這些藩王。
有些藩王在海外建立起的軍隊規模超過了規定,按理來說,弘治皇帝應該是要訓斥一番的,但弘治皇帝默許了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追究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