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屋,二叔正在編筐,一根根柳條雜亂的散落在地上,此時二叔手中的筐已經編到了一半,見江年和林菀進來手上的活也沒有放鬆,抬頭笑著說道:
“原來是小年和小菀啊,快上炕上去坐,地上太亂了,都沒地方下腳。”
“二叔這是在做什麼?”林菀卻沒見過編筐這門手藝,一臉奇怪,低著聲音問道。
“編筐呢,咱們農家人都得有這門手藝才行,家裡大大小小的筐,都是自己編的。”二叔笑著解釋道,“咱們家一共十二個筐,有點不夠用,所以趁著入秋之前,趕緊多編一些,別到了秋收,沒筐用啊。”
“二叔,自己編得什麼時候,這趕上了,我幫你吧!”江年笑著說道,然後讓林菀上炕坐著,自己從廚房拿來了個板凳,在地上找發個位置,開始編制起來。
編筐並不難,二叔說的沒錯,老一輩的農家人誰不會編筐?編筐是最基本的手藝,無論平日生活還是日常勞作,筐都是是少不了的,現在這年頭可買不到,農家人也不捨得花這個錢。
北方和南方不一樣,南方編筐用竹子為多,而北方的材料有很多種,比如柳條、桑條,荊條,紫穗槐條,檉柳枝等。其中柳枝比較柔軟,容易彎曲,粗細也非常均勻,方便使用。經常會編製成菜籃,葦箔等。荊條也很常見,它的適應能力強,生命力旺盛,分佈的較為廣泛,很容易尋找。
而二叔此時用的就是荊條。
荊條製作出來的筐結實,裝重物不容易爛,使用的壽命也久,一般製作大筐和籠子,都用這種荊條。
江年選了一些長短相差不多的荊條,開始編制起來,首先要打底衫,先把幾條豎著排好,再拿一根橫著穿過豎著排放的,穿的時候要上下上下進行,就是相鄰的兩條一條在橫條的上面一條在橫條的下面。
“你還會編筐?”林菀看著江年熟練大動作,臉上露出了驚訝和興奮。
自己的男人,好像沒有什麼是不會的,簡直就是個全能選手,她感覺自己簡直就是撿到寶了,一個男人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不打老婆就已經算是好男人了。
而江年,這些他都佔據,還能賺錢、疼老婆,長得帥,什麼都會,簡直就是完美。
“編個筐算啥?”江年對著林菀笑著說道:“我還會編椅子,編簸箕,給我足夠的材料,床也不再話下,等咱們的孩子快出生了,我就給他們每人編一個搖籃。”
聽到江年的話,林菀笑著說道:“我正想說呢,你要是能編個搖籃,咱們哄孩子可就方便了,那我可等著,到時候可別掉鏈子,那可是送給孩子的第一個禮物。”
“不會!”
江年信心滿滿。
從小他就看著父親編筐,自己也喜歡,也就跟著學了起來,並且他在這方面有這不一般的天賦,一學就會,還能舉一反三。
前世有那麼一段時間,他還靠賣編制的手工藝品賣錢養家餬口呢,兩個搖籃真不算什麼。
“哦對了二叔,最近外面的活怎麼樣,忙嗎?”回過頭,江年對著江大海問道。
“手裡還有個活,估計會做兩天,這兩天完事兒,也就沒什麼事兒了,咋了,你有事兒?”江大海直接問道。這黑燈瞎火的,他們突然來,沒有事兒那才奇怪呢。
江年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就說明來意。
“二叔,等手裡這個活做完,暫時先別接活了,你知道,我要跟朋友開個飯店的,店面需要裝修一下,你幫我去弄一弄,你看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