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華宇的善意,應對之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華宇的善意,應對之策 (1 / 2)

“林先生,舅公和大舅舅送來了如此多的糧餉補給,足見對我關寧軍將士的深情厚愛。下一步,敝部該當如何,請先生示下,三桂定當赴湯蹈火,以為前部!”

見林文丙收了那份價值不菲的禮單,吳三桂又以關寧軍全體將士的名義,送了數百匹戰馬給李華宇,請林文丙代為呈上。緊接著,便是開門見山的,直接問下一步南粵軍的戰略態度了。你們要打李自成,我們關寧軍願意做前部先鋒。你們如果要和李自成談判,那麼,我麼也跟著你們走。

對於吳三桂的這份心思,在出發前,李沛霆等人便仔細的推演過。不要忘記,李沛霆當日在國公府之中,可是組建了一個機構,專門用來模擬各方統帥的。從吳三桂所處的地理位置,手下兵馬的構成,歷史淵源,都仔細的進行了一番分析研究。最後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

“此人和他背後的遼西將門,勢必是要在我軍與大順軍之間首鼠兩端,左右搖擺。就看誰家給他的好處多,誰佔上風了!”

於是,林文丙的船隊便出發了。

“大少帥和大掌櫃的心思,主公他老人家的心思,咱們做部下的自然是不敢妄加揣測的。”面對著吳三桂用親熱的近乎於無恥的口吻稱呼著李華宇和李沛霆二人,林文丙卻也不多說什麼。

在帥府為林文丙一行人的歡迎晚宴上,林文丙倒也是直言不諱的講了兩件事。

“各位將軍想必也聽說了,京城之中出現了針對我南中商人、報館的打砸事件。鄙號大掌櫃聽聞了,自然是義憤填膺,當即便在天津召集了數千人準備進京向大順朝廷討個公道回來。卻不料,李自成派遣的使者,名義上是談判解決此事的善後,暗地裡卻調集了數萬人馬圍攻我們的隊伍。幸好大掌櫃指揮若定,也賴於將士們用命。殺退了這數萬兵馬,將高一功趕進了東安縣城。高某見狀不妙,一面與我軍重新談判,一面暗自調動更多的精銳前來。我軍畢竟眾寡懸殊,吃了大虧。全軍退往天津。這才有羅虎那廝趁機攻取薊州、玉田縣等處城池。”

林文丙倒也不諱敗為勝,只管將東安、廣陽一帶發生的戰事很是巧妙的修改了一番後,講給關寧軍將領們聽。他也清楚,羅虎領兵東進,沿途州縣歸降。駐紮在這一帶的薊鎮、玉田鎮各部兵馬倒戈,這麼大的動靜,也不可能瞞過這些關寧軍將領。索性便大方些,把南粵軍打了敗仗作為羅虎大舉東進的原因說出來。變相的吹捧一下自己。

這就是了!吳三桂以下的關寧軍將領們頓時一塊石頭落了地。他們中間絕大多數人都在塔山大戰時同南粵軍打過交道。深知這支軍隊的脾氣作風。那是拼命佔便宜,寧死不吃虧的潑皮性格。李華梅在塔山受傷,李守漢便大舉興兵前來報仇,讓施琅和吳三桂兩個人帶兵將整個遼東半島幾乎變成一片荒漠。

如今,那李沛霆領著南粵軍在廣陽、東安等地吃了虧,南粵軍又豈有不報仇的道理?

“在下從天津登船出發時,大掌櫃的已經命人快船往濟南、南京等處去了。向大少帥和主公稟明京畿所發生的這一切,等候主公的示下。”

那就是說,等候著國公爺的大軍北上了?吳靜思、吳勤思等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都從對方眼睛裡看到了一絲喜悅。

“不過,學生倒是聽往來信使說,大少帥在濟南,下令全軍為大行皇帝戴孝。整個泉城,白幡如海,哭聲動地。”

幾個資訊已經很明確了,答案几乎就在那裡明擺著的。南粵軍勢必要和李自成大戰一場。到那時,咱們關寧軍身處李自成的側翼,正如一把尖刀頂著大順軍的腰眼上!此時不好好的表現一下,以後怎麼在舅舅們面前立足?

關寧軍上下,可是對南粵軍的糧餉待遇,軍功制度等等垂涎三尺的。早就恨不得全軍加入了。如今有這樣的一個好機會擺在眼前,如何能夠放過?無數雙火辣辣的眼睛都投向了吳三桂,等他做出決定。

吳三桂端起手中銀質酒杯,“吳敏思!”

他手下狼騎隊的營官吳敏思抱拳拱手:“末將在!”

“今日之宴,酒不過三巡。眾人不得貪杯誤事!你為押宴官。有敢酗酒鬧事者,當即捆打!”

“諸將!闖逆攻破京師,大行皇帝殉國。我輩臣子,本當麻衣素食,以為祭奠。今日之宴,為迎接國公爺特使之會,不得已而設酒食。自明日起,全軍戴孝,刀纏黑紗,槍裹白布。各營整頓兵馬,準備出關與流賊、與附逆官軍作戰!”

“末將遵令!”

一陣陣甲葉聲音響亮。

第二天,山海關、寧遠一帶的駐軍全軍戴孝,將領們頭頂的盔纓變成了白色。兵丁們肩頭纏上了白麻布,手中的刀槍也是以黑白兩色裝飾。城池的主色調被黑白兩色所籠罩。

山海關外,通往玉田鎮、灤州方向的官道上,以遼民組成的義勇營,一隊一隊的向西開拔,準備去用那些附逆官軍的頭顱來為自己換取軍功。

在義勇營的後面,狼騎隊,火銃兵,炮隊,如山林一般緩緩而行。

“就算是羅虎那廝兵馬精強,大不了和咱們打個平手。薊鎮和玉田鎮的那些傢伙算個屁!他們的兵馬城池,早就都該改個姓氏了!”

狼騎隊的行軍隊伍當中,幾名吳家的將領很是興奮的交談著。

灤州、古冶、開平、玉田、薊州,這些地方城池上再一次的變化了旗號,將“順”字大旗變成了“吳”字。剛剛從明軍變成順軍的駐軍,再一次面對著強大對手的刀槍時,仍舊是乖乖的選擇了改換了門庭。

不過,這一次便沒有那麼便宜了。吳三桂手下眾人對於如何吞併雜牌隊伍也是頗有心得了。當即便先行將駐軍繳械,從兵丁和基層軍官中選拔精壯,編入自己的隊伍。把那些老弱病殘和名冊上的兵馬留給投降將領,讓他們抱著花名冊在那裡欲哭無淚。

對於東路的變局,北京武英殿內的李自成和他的文武大員們卻暫時顧不上。因為,有一個更大的變局擺在了他們面前。

李華宇的使者沿著運河北上,到了通州。這個變化,讓大順朝廷的君臣們有些措手不及。前腳剛剛打了一仗,後腳便有使者前來?這些南蠻到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來使很客氣,對於我軍在廣陽、東安等地與南粵兵馬的戰事表示是純屬誤會。聲稱此番前來,是為了向大行皇帝弔喪,同時,有些前朝舊事要向陛下說明。只要陛下允准,南粵軍自當為新朝效力。”

聽完了通州守將派人送來的訊息,大順君臣愈發的不解了。聽這口氣,只要大順承認了當年崇禎答應的一些事,似乎南粵軍就會搖身一變,從大明朝廷的擎天白玉柱變成大順朝廷的架海紫金梁。

“有什麼事情,是崇禎當年答應過的?”

李自成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這巨大的幸福來得有些太突然了,讓他眼前有些金星亂冒。只要把崇禎當年答應給李守漢的恩典重新頒賞給他,朕的江山便是坐穩了!

“這個,來人沒有說,只是說朝中文武,還有幾位大太監都知道的。當年南粵軍向崇禎提出的什麼協議。崇禎也是答應了,但是沒有來得及實施,咱們便打進了北京城。”

有人知道此事,這就好辦了!

當即李強便令手下的御營親兵在宮中太監當中尋找司禮監太監,品級高的太監。牛金星與宋獻策兩人則是在朝中如雲的降官之中問詢何人知曉此事。

果然,翰林院、內閣,司禮監等衙門機構都有不少人知道此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