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百四十六章 好訊息傳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四十六章 好訊息傳來 (1 / 2)

李自成的心情可謂是好極了。

在得到了羅虎率軍及時趕到,穩定京東地方戰局之後,更是與隆盛行李沛霆展開了談判。談判不成,雙方便在廣陽、東安等地展開了一場大戰。

按照羅虎的話講,“既然你那幾千被遼賊從遼東打到山東的精銳需要補償,那麼我們把遼賊從山東攆回遼東的精銳豈不是更需要補償?是不是把山東補償給我?”

大家都是帶兵打仗的,既然話不投機,那便在戰場上解決問題。兩支人馬當即便展開了惡戰。

一開始局面僵持,雙方互相試探,各自都有不小的傷亡。但是兩下里都在咬緊牙關在炮火彈丸當中堅持。

但是,南粵兵馬的弱點在高一功、羅虎久經沙場的兩雙眼睛下出現了!除了炮火不足之外,更發現南中的新兵陣列(也就是那些動員兵)鬆散破綻明顯,於是讓龍騎兵緊急機動到新兵線列側翼,然後龍騎兵為先導,騎兵牆在後對新兵線列發動衝擊,當騎兵攻擊完畢後,列陣完畢的步兵方陣在密集炮火掩護下,發動進攻然後一舉擊潰新兵線列。李沛霆這數千人馬大敗,只能在水師陸營的保護下撤退,率領京營新軍人馬退回天津。

幾名總兵本來打算趁勢大打落水狗,卻被羅虎告誡,送客迴天津可以,打算佔便宜就不要想了,不被咬一口就不錯了。

控制著部下兵馬,高一功令幾個總兵率部距離李沛霆的敗兵十里左右,緩緩的跟隨東進,沿途收拾掉隊的傷兵,撿拾丟棄的輜重。對於那些掉隊的兵馬,高一功下了命令,“不得打罵,不得侮辱,不許搜腰包。一律要以禮相待。”

羅虎自己,則是親領所部,掠過李沛霆的敗退隊伍,向東北方向狂飆而去。香河、三河、玉田、寶坻、薊州、豐潤、遷安、開灤、古冶、遵化等地,駐地明軍紛紛望風歸降。震山營的兵鋒直指灤州方向,刀鋒逼向吳三桂的背後。

困擾李自成君臣的天津方向明軍與山海關附近的關寧軍合流聯為一氣的態勢,被羅虎三拳兩腳打了一個稀里嘩啦。

高一功與羅虎聯名呈文向北京城之中的李自成報捷。

“以李大公子的脾性,他應該會命人重新談判,然後,雖然也是漫天要價,但是畢竟會收斂了許多。”這是羅虎和高一功寫給李自成的題本當中的話,請李自成早日定下與南軍談判的條件。

幾乎是在羅虎打退了李沛霆之後,山東便有了一道令牛金星等人興奮異常的賀表和勸進文書到了。卻是山東曲阜孔家寫來的。落款處正是衍聖公孔胤植。

作為歷經千年而不倒的天下一家,身上有著大明朝之中異姓最高爵位——公爵,太子太傅的官職,遠在山東的孔府衍聖公孔胤植,看到李自成入京了,立馬就獻上《勸進表文》,並令曲阜世職知縣孔貞堪下令,在曲阜城內的廟宇學堂等處供奉大順國永昌皇帝龍位。並由此人進京奉納印信。

同時為了表達自己對大順的支援是真誠的,衍聖公除了獻出朱元璋頒發給他們的印信之外,更是自己主動獻馬獻銀運過去,同時上書朝廷,表示願意將京畿各地的衍聖公府莊子按照大順朝廷所頒佈錢糧制度上繳錢糧,支給差役,做一個積極帶頭納稅的良民。以表達對新朝廷的恭順忠直之心。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處夷狄,不可棄也。”孔家老祖宗這句話乃是對別人說的,輪到孔家自己那叫:“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其實翻譯成人話就是:誰給骨頭誰就是主人,管他是人還是畜生。這就是孔家歷經千年而不倒的原因。不管怎麼改朝換代,只要能夠保住我的權益地位,你們想聽什麼咱們就唱什麼給你們聽。(這一點,娛樂行業的從業者真的是要好好得向衍聖公府學習一下職業道德和操守。)

人家千里迢迢的又送效忠信,又送錢糧馬匹,還很積極主動的表示自己在京畿地區的土地佃戶一律按照大順的財稅制度辦理。這麼好的一個姿態,對於收攏天下讀書人心可謂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當下,在牛金星的建議之下,李自成很是溫言嘉勉了一下孔貞堪,不但被授“照舊管事委要”,而且賞給了他一個同知頭銜,五品袍服的待遇。

“伍先生,你千里而來,車馬勞頓,本來應該讓你好生休息兩日,但是,眼下事情實在太過於龐雜,朕和汝侯、林泉又要忙軍務等事,這民生政務之事便要偏勞你了。”

伍興從山西星夜趕來,讓李自成心中著實的輕快了不少。牛金星等人在處理政務上的水平可實在沒有他們嘴上、筆頭上的本事大。

“陛下,羅虎將軍攻取京東十餘座城池,截斷了天津明軍與山海關等處明軍的陸路通道。薊鎮等處明軍歸降,無異於切斷了吳三桂一條臂膀。所以,臣以為,當下應速速派人攜帶官符印信,糧米財帛往薊鎮、玉田鎮等處去。對降順官員將領好生安撫,對兵丁士卒多給犒賞,以定其心。”

“準了!伍先生你令吏政府、兵政府還有你掌管的戶政府一起拿出一個章程數目來,朕照準便是!”

“另,駐守山海關、寧遠方向的遼東總兵吳三桂所部,乃是明軍在長江以北的最後一部精銳兵馬,且又地處關鍵之地。臣意愚見,還是遣使者前往招撫才是。”

在來京的馬車上,伍興便透過御營親兵的口中描述,以及李巖、高一功、劉宗敏等人的書信,對於北京周邊的態勢有了一個比較切實清晰的瞭解。也正是因為身處京城這個大亂局之外,他反而對該如何處理這般亂象較為清楚冷靜。

“遣使者招降?此事當是可行。但是,派何人前往合適?”

“陛下,伍先生這麼一說,俺老劉倒是茅塞頓開了。不如便派唐通唐總兵前往,他也是薊遼軍一脈,同吳三桂有著香火因緣。陛下不妨以唐通為正使,令陳德為副使。攜帶招安聖旨和一筆軍餉財帛往山海關招降吳三桂,以為國朝爪牙羽翼。”

唐通是在居庸關投降的,陳德和他父親陳永福則是在開封時便歸降了。陳永福如今也是封為伯爵,派這兩個人前往山海關招降,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特別是陳德,外界紛紛傳說,他射瞎了李自成的一隻眼睛。李自成便讓他去和吳三桂打交道,“朕連射傷了朕的人都能招致麾下使用。你與朕遠日無怨近日無仇,何愁不得重用?”

陳德,便是大順朝的雍齒了。(雍齒和劉邦的恩怨情仇,大家自己去翻翻漢書就知道了。)

安排了兩撥人馬往東去招降、安撫京東各地的明軍殘部。伍興從袍袖之中取出一份手本,“陛下,這是臣這些日子在山西各地所得糧草銀錢數目。糧米數百萬石,大抵可供東征之師食用二月。銀錢可支派軍餉一年有餘。請陛下過目。”

李自成喜不自勝的接過這份手本,歡喜萬分的翻看著上面一行行的數目,這些糧米銀錢,足可以支撐他的軍隊沿著華北平原南下,或是從河南直出江淮,或是自保定、滄州一線直取山東。

“請陛下旨意示下,這些錢糧布帛,是否運出山西?”

“陛下,臣以為,糧米轉運,耗費人力太多,且山西之地道路崎嶇,山路難行。數百萬石糧米倘若一起運出,勢必有病民之舉,不如分期分批運出以供軍用。”半天沒有開口的牛金星,抓住了這個空兒,為自己刷一下存在感。

“臣意也是與牛先生主張暗合。馬上就要開春了,各地民人都要忙於春耕,哪裡有這許多的夫子和騾馬車輛運輸?不如按照眼下全軍糧米消耗情形,制定出章程,令山西有司逐日上行。”

有了大批的軍糧供應,困擾大順君臣的南方漕米斷絕對大順的影響暫時可以小一些了。但是,伍興這個有些不太會看風色的傢伙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

“陛下,聽聞南中有人與我軍談判?不知情形進展如何?”

已經從廣陽前線回到京城的高一功,很是得意的向伍興介紹起前線談判破裂之後,他和羅虎指揮震山營與幾個明軍總兵的部隊同李沛霆大打出手的經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