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已經確定,就該商量具體的戰術了。可能是山寨南粵軍習慣了,而今,大順也學起南粵軍的樣子,每當進行戰役策劃的時候,就擺起一個大大的沙盤,在沙盤上指點江山。不過,對參謀部大順沒有采納,因為在大順的將軍們看來,既然已經有幕僚團,搞什麼參謀部?所以,大順沒有參謀先開口說話的習慣。第一個開口說話的,是李巖。
李巖用木棍點了點兩個點說:“陛下,現在我軍分為兩大塊,一塊由高一功將軍帶領,在陝北拖住吳三桂等人。眼下奴酋偽英親王阿濟格與吳三桂合流,又有大股蒙古韃子騎兵助戰,榆林等地前明餘孽紛紛反水,高將軍兵馬不多,也只能藉助深溝大川利用地形地勢與阿濟格吳三桂等人周旋。但是畢竟勢單力薄,頂不住二賊兵馬的猖狂進攻是早晚的問題,所以,關鍵我我們河南湖北方向。襄樊一帶有小虎子在那坐鎮,可以說萬無一失,所以,也無需考慮。需要考慮的,一個是洛陽,一個是魯山寶豐一帶。”
牛金星向李巖一拱手道:“李丞相,你說考慮洛陽我懂,洛陽市古都重鎮,糧草所在,且溝通陝西河南,咽喉要道。可這寶豐魯山不過僻遠小邑,為何要與洛陽並列?”
李巖微笑著解釋道:“陛下和諸位臣工請看,寶豐魯山雖然小,但是卻是溝通襄樊與河南的交通要道,且無堅城可依憑,雖有些許山巒,卻不高險,可謂易攻難守。且交通便利,乃是進出豫西伏牛、桐柏等處大山的要道,便於大軍通行。韃子人多勢眾,火炮頗多,不尋此易攻難守大軍易行之地下手,難道與我等在洛陽耗人命不成?”
“而且,還有一個因素不得不考慮。這些年,曹振彥數敗南粵軍,可以說是威震天下,官職也是一路提升,甚至有傳言多爾袞想封他為王爵。不管真假,東虜內部必然不服。所以我料必然有人在其內部煽風點火,求與我速戰,分曹振彥之功。因此我的意見是,陛下親統大軍在寶豐魯山與東虜決戰,敵軍遠道而來,又尋速勝,我等只需精心佈置,必可破敵。“
李巖說完,群臣紛紛表示贊同,劉宗敏首先扯著大嗓門表態:”林泉,還得說你們讀書人彎彎腸子多,我老劉沒說的,你一句話,讓我怎麼打我就怎麼打。“
牛金星也嬉笑著附和道:“林泉,我也沒別的,軍需糧草我想辦法。”說完,牛金星對李自成說:“陛下,我看大家都對林泉很認可,這次就照林泉的法子來如何?”
李自成不知為何,眉毛皺了一下,這個細節被牛金星敏銳的發現,但是他佯裝不覺。不過轉瞬李自成就舒展了眉頭,笑著說:”林泉果然是我大順棟樑,朕同意。不過,有一件事你們不要攔著,朕要親統馬隊,來他個十蕩十決,好好出口惡氣。“
這話可把大順群臣嚇得不輕,開什麼玩笑?以前是以前,那時候讓明賊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李自成親自上陣也就算了,現在還這麼玩,萬一出了什麼事,誰負責?所以也沒用誰組織,一起異口同聲的反對,場面一時非常混亂。在這一片混亂之中,李巖卻沒有著急反對,而是等大家七嘴八舌的說的有點累了,才悠然的出班說:”陛下,您的神威勇武,天下皆知,若是您統領馬隊,自然是戰無不勝。只是臣下有一員小將出了一個主意,我覺著還不錯,陛下可先看一下,然後再定奪也不遲。“
李自成點點頭,命人把李巖的奏摺呈上,一開始李自成有點漫不經心,後來越看越入神,最終李自成把奏摺放下問李巖:”林泉,這個李進寶是何人?“
李巖施禮回道:”李進寶本為王龍部下,後來悔過為我部訓練騎兵。其人機敏好學,又好與當初京營歸我大順之人交往,算是深得真傳。此次我有意與東虜一戰,他很是積極,帶著騎兵炮兵反覆演練戰術,臣親自觀看,認為非常可行,就是不知陛下如何看?“
李自成默默的把奏摺放下,嘆了口氣說:”看來朕真的老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未來是年輕人的了。“李巖一笑道:”陛下何必自謙,若無陛下慧眼視人,他李進寶也不過是鄉間無賴。既然陛下同意了,那我就讓他統領馬隊,替陛下十蕩十決!“
在李自成農民軍的發展過程中,除了他的;老八隊基本盤嫡系能夠做到始終不離不棄之外,其餘的各營各家農民軍隊伍當中,今天打著曹操的旗號,明天到張獻忠麾下吃糧領餉,後天也許被明軍打散了之後搖身一變成了左良玉的家丁內營也不算新鮮。這種事情,在大順軍將領看來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這也就是劉宗敏、袁宗第、高一功、李過等人不大看得起曾經中途離開李自成的郝搖旗原因。
如今這個李進寶從王龍麾下投奔到李巖這裡,卻是正好相反,算得上是棄暗投明,說明了大順要比曹營強得多。
在御營親軍的引領之下,外號馬鷂子的李進寶被帶到了李自成面前。對於這個李進寶,李自成卻也見過幾次。只不過,那個時候他是作為羅汝才外甥王龍部下的偏裨將領出現的。對他,李自成也只能說是有點印象。但是,印象不是十分深刻罷了。
仔細的端詳了一下眼前的李進寶,李自成對眼前這個身高七尺,面色白皙,兩道臥蠶眉的李進寶頓時大生好感。也不光是因為李進寶生就了一副貌似呂布的相貌,更多的原因是因為羅虎曾經多次在李自成面前推薦、誇獎過李進寶此人。
“你便是李進寶?”
“回皇上的話,微臣不敢。微臣原本姓王,後被李姓家人收為養子,故而才姓李了。”李進寶也是聰明至極之人,他清楚得很,如今在大順軍中,李姓算是國姓。他一個新來乍到之人,如果大喇喇的說自己姓李,日後少不得要招來無數的麻煩。索性便在這個時候恢復本來姓氏便是。
這記馬屁正好拍到了李自成的心坎上。
“你既然有孝心要恢復本來姓氏,那朕便賜你恢復本姓。可有名字?”
“微臣那時年紀小,只知道姓王,卻沒有名字。”
“這個,。。。。。”事情進展到這個環節,一般來說,作為君主的李自成,就要賞賜一個名字給這位王將軍。可是,文化水平不算很高的李自成,一時間竟然找不到合適的名字了。
“皇上。以臣看來,王將軍既有十蕩十決之勇,又有棄暗投明之忠,正是我大順開國之輔弼良臣,不如便請陛下賜名為輔臣如何?”
李巖很好的給李自成搭了一個下臺階。
“輔臣,王輔臣。很好!來人!到朕的隨行戰馬當中,取兩匹駿馬來賜給王將軍為坐騎!讓他陣前衝殺之時有個腳力!”
白袍、紅馬,雙層甲冑,馬槊,長刀硬弓。在李自成面前,王輔臣便如戲臺上、話本里的呂布一般雄壯威武,不由得令劉宗敏以下大順文武群臣齊聲喝彩。
“好!”
“不愧是羅虎將軍看好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