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不知不覺的過了快一個月,感覺這些姑娘被自己洗腦,額,呸,是教育的差不多了,伍興宣佈:開學時宣佈的考試開始,各回各家的村,限期十天,把本村最大的官紳資料報回來。要做到有人證有物證,至於所需要的錢財人馬,一律找何鳳山索要。同時對何鳳山下令,秦法學堂掌握的守望隊一律進入警戒狀態,同時向駐守臨沂的警備九旅發去作戰文書,以沂蒙鎮守使的名義通知他們,做好戰鬥準備,隨時準備出動。
幾個在龍虎營時期就加入了秦法學堂的老人,不由得摩拳擦掌,“只要砸開幾個響窯,刀槍器械糧食馬匹金銀布匹都有了不說,以後四鄉八鎮的百姓咱們也就動員起來了!”
十天後,兵馬集結動員完畢,派往各處村鎮的學生們也陸續的回來彙報,看著學生們帶來的地契借據人證等等,伍興笑的幾乎合不攏嘴。
伍興心想,大爺的,有了這些證據在手,就能痛痛快快的砸響窯了。然後,就可以順利的把幹部派下去,解決地盤錢糧的問題。再然後,伍興心中浮現出了李守漢和李華宇的名字,他在心裡咬牙道:再然後,就是如何將你們這對狼子野心的父子,趕出中原了。
但是伍興還沒得意多久,卻突然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平時表現優異的班長宋巧梅居然沒回來。按說這姑娘平時那可是幹啥都出色,識字快,幹活麻利,收拾調皮的學生也有一套。難道出了什麼事。。。伍興想到這,連忙對何鳳山說:“何鳳山,帶人去趟宋家莊,看看宋巧梅怎麼還沒回來?”
兩天後,何鳳山帶著宋巧梅回來了,但是,形象卻狼狽異常。兩人都是跑丟了鞋,刮壞了衣服,頭沒梳臉沒洗,感覺跟逃荒的難民差不多。而且剛剛見到伍興,何鳳山就大喊:“先生,不得了了,宋家莊的宋欽華帶領本地鄉紳造反了!”
伍興聞言也是大驚,他連忙詢問情況。何鳳山宋巧梅也顧不得整理,就這樣蓬頭垢面的開始講述事情經過。原來宋欽華此人是宋家莊本地最大的鄉紳,字胡星,舉人功名,平日裡結交官府,與各處豪紳往來密切,包攬詞訟,把持政務。謀得了財雄勢大,一呼百應的勢力。本地山下的平地好地,幾乎全是他們家的產業。要是從宗祠家譜來論,宋巧梅還是他的長輩,這位宋老爺得管叫宋巧梅一聲姑奶奶。只不過,族親難敵利益。當年宋巧梅的父親管他借債,苦苦哀求希望看在宗親份上少要點利息,結果被嚴詞拒絕。於是打算抵押給利息要得少些的鄰莊地主,結果被宋老爺以宋家的土地不能押給外姓人為由,強行攔阻。最終九出十三歸一分利錢不能少。因為無力還利息,最終自家僅有的三畝平地給了宋欽華。
有著這樣的侄孫子,宋巧梅回家之後的情形便是可想而知了。
可是,她前腳鬥志昂揚的回到了村裡,剛剛在家裡坐定,還不曾找到工作的突破口,村裡便有宋老爺的話流傳開來。
“宋老七家的大丫頭不守婦道,在外面拋頭露面的亂跑亂動,給咱們宋家臉上抹黑,她最好是在家裡老老實實的躲著。別讓本老爺看見她!看見她或者聽說她在村子裡亂說亂動,老爺我就開祠堂,當著全族老少爺們兒的面,執行族規,浸她的豬籠!把她沉塘!”
宋巧梅被這一番話嚇得魂不附體,不管怎麼說,她也只是一個女孩子,於是她只好老實的住在家裡。直到後來何鳳山派人從沂水縣城到村裡來接她,她才跟著何鳳山派來的人一起逃出宋家莊。她後來才知道,他們前腳剛走,她父親宋老七就被宋欽華以縱容女兒外出拋頭露面,有傷風化,玷辱宋家門風為由,開了祠堂亂棍打死。
接著宋欽華更是聯絡了周圍的十幾家豪紳地主,舉旗叛亂,攻下了沂水縣城。聲稱要為李總督清理門戶,誅殺贓官伍興,廢除苛政惡法。宋巧梅何鳳山逃到臨沂的時候,他已經以沂水縣城為基地,同周圍的各種武裝勢力聯絡,組織了兩萬餘人的兵力,同時,周圍的費縣、蒙陰、蘭山等地,也有豪紳起兵作亂,隱隱然對臨沂形成了包圍之勢。
一時間,這塊橫跨兗州府、青州府的土地上,黑雲滾滾,各路叛匪蟻聚蜂擁。矛頭直奔臨沂城內的伍興和警備九旅。
在濟南坐鎮的鹿瑪紅,在得到了伍興發來的軍情通報後,問得第一句話便是:“眼下各路叛匪有多少人馬?伍大人在臨沂地面上能夠支撐多久?”
“稟夫人,眼下青州府、兗州府各地各路叛匪旗號龐雜,為數眾多。千人以上規模的大約有五六十股,粗粗的算下來,應該在十萬上下。雖然人數眾多,但是裝備和戰鬥力差,伍大人的意思,是夫人需要他堅持多久?”
“伍大人的意思,他打算以臨沂城為誘餌,將原本盤踞在各處圩寨之中的叛匪吸引到臨沂城下,與其野戰。爭取一戰而定魯南!”
“好!”鹿瑪紅也不多說話,命人起草了一份文書,在文書上蓋好了總督關防大印。
“只要伍先生在臨沂堅守半個月,將各路叛匪吸引在臨沂城下,我就能完成各路兵馬調動部署,將其包圍聚殲!為了便於事權統一,這是以總督大人名義下的軍令,青州府、兗州府各路人馬,悉數歸伍先生調動。兵馬錢糧器械支取一應事務俱歸先生!”
信使帶著鹿瑪紅給伍興的授權書在各路叛匪對臨沂城的包圍圈形成之前趕回,將這份至關重要的檔案交到了青州、兗州軍政官員們的面前,藉以明確了平叛的指揮權。
“鹿夫人一定是讀過三國志的!”聽完了信使轉述的鹿瑪紅的話,不由得伍興拍案叫好。
三國志和眼前的平亂戰事之間有什麼關係?伍興這話讓何鳳山、宋巧梅等人很費解。事後,幾個人找了一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來翻閱,卻只看到了《許褚裸衣鬥馬超曹操抹書間韓遂》一回書中這樣描寫:“眾將皆問曰:“初賊據潼關,渭北道缺,丞相不從河東擊馮翊,而反守潼關,遷延日久,而後北渡,立營固守,何也?”操曰:“初賊守潼關,若吾初到,便取河東,賊必以各寨分守諸渡口,則河西不可渡矣。吾故盛兵皆聚於潼關前,使賊盡南守,而河西不準備。故徐晃、朱靈得渡也。吾然後引兵北渡,連車樹柵為甬道,築冰城,欲賊知吾弱,以驕其心,使不準備。吾乃巧用反間,畜士卒之力,一旦擊破之。正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兵之變化,固非一道也。”眾將又請問曰:“丞相每聞賊加兵添眾,則有喜色,何也?”操曰:“關中邊遠,若群賊各依險阻,徵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復;今皆來聚一處,其眾雖多,人心不一,易於離間,一舉可滅,吾故喜也。”眾將拜曰:“丞相神謀,眾不及也!”操曰:“亦賴汝眾文武之力。”遂重賞諸軍。留夏侯淵屯兵長安。所得降兵,分撥各部。”
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決戰結束了,“遂、超等走涼州,楊秋奔安定,關中平。”這場大決戰,關中諸將的武裝力量基本損失殆盡,從此結束了關中軍閥割據的局面,關中各郡進入了朝廷直接掌控的範圍。順便提一下,馬騰由於受馬超叛亂的牽連,在曹操回到京城後,全家被殺;馬超由於陷父於死地,從此而聲名狼藉。
這一仗之後,曹操便有了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地位,如漢相蕭何故事。自此威震中外。
“真是搞不懂,先生說鹿夫人一定看過三國志,可是這裡面的事,和咱們眼下的戰事到底有什麼關係?”何鳳山等人還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鹿瑪紅倒也未必是真的讀過什麼三國志,這套戰術打法,卻是她和李華宇在臺灣對付那些不服王化的土人摸索出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戰術。不怕你集中起來攻城略地,就擔心你分散到各處寨子裡負隅頑抗,憑險固守。那樣的話,消耗的時間和兵力精力人力物力財力都大得多了。
話說,這樣的戰術,一直到建國後,在西南、在中南,在烏斯藏等地,用來剿匪平叛,對付叛匪主力都是這麼做的。將叛匪主力想辦法集中起來,然後再投入部隊將叛匪主力予以消滅,之後以小分隊對叛匪殘餘分子進行追繳,配合以地方基層政權建設,群眾發動,土改等一整套手段,將數百年都未曾根治的匪患一鼓盪平。
受自身地位的侷限,何鳳山們也只能是懵懂著按照伍興的部署去操辦守城和準備出城反擊的事宜。倒是幾個老人不住的給他們鼓勁打氣:“小子們,好好的幹。這一仗打完,咱們這青州府、兗州府就徹底太平了!到時候,錢糧制度,你們的差使,田莊,還有地裡的莊稼品種,夯不浪蕩的這些事都會一股腦的解決掉!”這些老人也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來,不過,以他們從龍虎營時期就跟著羅虎王龍在山東各地轉戰的經驗,他們很敏銳的判斷出,這一戰,將會決定這兩府的政治走向,甚至會改變這裡的農業種植品種!
風聲一天天的緊了起來,臨沂城周圍開始有叛匪的小股隊伍出現,窺視城池,遠遠地檢視城上的防禦設施,偵查城內的兵力。隨著這些小股遊兵散勇的出現,漸漸的,數以千百計的大隊人馬也漸漸的出現在了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