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如刀,卷著從極北苦寒之地來的雪花,彷彿是一柄無形的利刃,掠過華北平原,宰割著這塊土地上的芸芸眾生。很快便是萬里飛雪,將天地間萬物籠罩上一層銀裝。
但是,公子王孫自然可以獸炭紅爐倚紅偎翠的賞玩雪景,升斗小民們則是奮力掙扎著求生。
但是,風雪中迴盪著另一個聲音,卻是讓華北平原上各處州府都為之顫慄了。
從京城來的快馬,將多爾袞頒佈的昭命帶到了各地官員士紳面前。
剃髮令。
詔令中的限期極嚴,“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同時宣告:“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換句話說,剃髮與否,即是敵我之間的界限;因而又有兩句驚心動魄的口號:“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與剃髮令同時而來的,便是多爾袞在戶部的奏本上批示後,明發天下的旨意。從公文到日,各地便按照萬曆年間的稅制和優免則例繳納錢糧賦稅。
稅制改革,保護各地官員士紳的利益,進而獲得他們的全力支援,這是多爾袞在接見了王弘祚之後打定的主意。否則也不會如此雷厲風行的推行起這個稅制改革,準確的說是恢復舊制度。
而剃髮令,則是逼著那些官紳們站隊的手段。
這個手段,便是當日在攝政王府議事時那個題本當中來的。
此時清兵剛剛入關,衣服鞋帽,仍沿明制;前朝的降臣,還是頭髮束在頭頂心,用簪子扣住,加上“進賢冠”;穿的也還是寬袖長袍,袍服也仍舊是飛禽走獸。朝廷之上,金錢鼠尾的八旗官員一班,衣冠禽獸的漢人降官一班,服飾不同,徑渭分明,原也相安無事;不料有個無恥的山東人,出了一個花樣。
這個人叫孫之獬,山東淄川人。原是明朝的進士;為了求大富貴而獻媚新主子,首先剃髮改裝,換成滿人服飾。漢班看他服飾不同,羞與為伍,推他到滿班;滿班看他是假旗人,不屑與之同列。這樣推來推去,變成俗話所說的“狗不理”了。孫之獬羞憤交加,你們不是各種的擠兌我、瞧不起我嗎?我讓你們和我一樣一起剃髮易服!於是,便上了一道奏疏,說:“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仍其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多爾衰原本就有想讓朝廷上的這些降官和各地士紳官員杜絕了繼續和南京明朝朝廷明裡暗裡勾勾搭搭藕斷絲連的想法,免得這些人繼續的兩頭下注。但是一時半會卻又沒有想到什麼合適的手段。即使是想到了,也擔心各方阻力大大,不便開口,恰好孫之獬有此一奏,大為讚歎:“想不到降臣中,還有人能說這樣的話!”因而下了削髮的詔命。
剃髮令和恢復萬曆優免則例的文書命令同時到達各地,一道答案很簡單的選擇題便擺在了各地官員士紳面前。
剃髮,易服,便可以繼續按照萬曆年間的舊制度享受免收錢糧賦稅的優待條件。不剃頭不易服,呵呵,按照剃髮令的實施細則,不但自己的性命保不住,連地窖裡的銀子,家裡的房子,屋子裡的妻子,外面養的婊子都要換個主人了。
剃!為什麼不剃!?
官紳們很是興高采烈的把頭上的三千煩惱絲剃掉,可是,普通百姓當中,那些不曾受過國朝恩典,沒有享受過雨露皇恩的東西,頗為不識時務,不知進退,居然起而反抗,或是毆打官府派出的剃頭匠,砸爛了剃頭挑子。或是舉家逃亡。
這還了得!?所謂的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於是,在剃髮令的雷厲風行下,華北平原的雪野當中,綻開了一朵朵鮮豔的血花。各處的城頭上,懸掛著數十顆數百顆不等的人頭。用來震懾那些不肯順天應人,不識時務的笨蛋們。
京畿各地,北直隸,山西等處的官紳們,大多都是俊傑,頗為識時務。很快便完成了剃髮易服的過程。不但完成了剃髮易服,更是在朝廷的恩典感召之下,錢糧徵收也是頗為順手。往日裡拖欠許久而徵收不齊的錢糧賦稅,也是破天荒的完成了全額任務。
不但是清軍轄區內官紳立刻站隊,徹底投向了清軍溫暖寬厚的懷抱之中,享受著政治經濟上的各種特權。大清朝廷尊師重道,崇敬儒家的訊息也隨著北風迅速刮進了山東、河南,甚至是江南各地。
聽到這樣的好訊息,官紳們頓時覺得北方來的便不是寒冷刺骨的風雪,而是令人不覺沉醉的春風啊!僅僅是去除掉頭上的幾根頭髮,便能換來這麼多的好處。河南、山東、江南各地的官紳們紛紛翹首期盼王師儘快南下而救“民”於水火當中!
在歷史上,剃髮令頒佈之後,便是在各地迅速的推廣開來。甚至是曲阜的衍聖公也是照辦不誤。
闕里的地方官,照定製必由孔家族人擔任,當時的曲阜知縣叫孔文謤,特為上了一個奏摺:“臣家宗子衍聖公孔元植已率四世子孫,告之祖廟,俱遵令剃髮訖。但念先聖為典禮之宗;顏、曾、孟三賢起而羽翼。禮之大者,莫要於冠發,先聖之章甫逢掖、子孫世世守之,是以自漢暨明,制度雖有損益,獨臣家服制,三千年未之或改。今一旦變更,恐於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備也,應否蓄髮,以復先世衣冠、統推聖裁。”這篇文章做得很典雅,說得也很委婉,一則表示三千年來衣冠未改,不是有意反抗新朝;再則陳明先遵功令,再請示應否蓄髮?只是“以復先世衣冠”這句話,措詞正好觸犯忌諱,因此,孔文謤碰了個大釘子,得旨:“剃髮嚴旨,違者無赦。孔文謤奏求蓄髮,已犯不赦之條。姑念聖裔免死。況孔子對之時者,似此違制,有抬伊祖時中之道,著革職永不敘用。”
當然,表面上的半推半就功夫是要做足了的,就像是娛樂場所從業人員說我是新來的之類的話一樣。只要價錢給的合適了,衍聖公還是會歡天喜地的在院子裡焚香行禮,然後全家剃髮易服。早就把他家老祖宗的那句“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裡飽含的對髮式、服飾衣冠的重視態度丟進了馬桶裡倒了。
面對著北方傳來的大清天子(不知不覺中,奴酋的稱呼已經換成了大清天子了!)尊重讀書人,懂得禮賢下士的訊息,再看看發生在山東腹地的種種令人髮指,南粵軍的各種倒行逆施行為,官紳們對南北兩方的好感度頓時此消彼長。
“不知道王師何日才能平定齊魯大地,還百姓一片安寧淨土啊!”
這是被伍興與鹿瑪紅聯手平定了圍攻臨沂府城的各地叛匪後,山東各地官紳們面對著南粵軍層出不窮的花樣時而發出的由衷呼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