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六百零四章 爭奪(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零四章 爭奪(四) (1 / 2)

“捷軒,你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卻是一時舉棋不定,白白的喪失了一個絕佳戰機。還無形之中把我大順與李家的關係推向了更加微妙尷尬的境地!”

從山西撤退到河南與劉宗敏部會師後,李自成顧不得休息,當即便命眾將隨他出行,在劉宗敏的陪同下,往當日南粵軍與清軍大戰時的戰場附近觀戰。

作為一個稱職的統帥,李自成多年來保持著親自看地形的習慣,當在場的將領們為他介紹了當時南粵軍、清軍、大順軍的三家軍隊情形態勢時,不由得讓他在馬背上不住的頓足嘆息。

“你當時若是抓住了多鐸與李大公子鏖戰,無暇西顧的機會,以大軍猛撲。按照清軍當時的態勢,他們的大多數精銳和火炮都在正面與李華宇所部對抗,或是準備投入戰場。側翼蜂腰部薄弱得緊。你鐵騎突然殺出,不說是有可能將多鐸所部與李大公子合力全殲,至少,也能將他攔腰斬斷,擊潰這股清軍!然後,我們便有力量回過頭來對付阿濟格這股遼賊了!”

李自成的一番話,說得劉宗敏稜角分明的一張臉上血也似的紅。其實,那一日他只是出動的有些晚了,等大軍調動完畢,多鐸已經撤回,讓他平白的喪失了一個戰機不說,更是讓李華宇和他手下的將領們對他這位大順的提營總制將軍心生疑慮。不動聲色間,對大順軍方向派出的遊騎哨探比往日多出了三成以上。炮位也增加至少數十門。更在西面修築了不少的壕溝、碉堡等工事。

從黃河往河南方向運輸救助協議所採購的物資,也比往日少了不少。對此,南粵軍方面給出的答覆則是戰事緊張,缺少船隻運力。

其實,誰都清楚。這就是李大公子對大順軍所採取的預防措施和手段。戰場上的應急措施,戰場之外的反制手段。

我不能把那些糧食火器等重要戰略物資交給一個讓我不放心的盟友,讓他吃得飽飽的突然在我側翼對我下手。這是正常人的思維方式。

“陛下,臣處置失當,乃有今日之被動局面,請陛下降旨責罰,臣絕無半點怨言!”

劉宗敏從馬上跳下,插手施禮後,將頭上鐵盔摘下,託在手中,請求李自成治罪以贖前過。

跟隨李自成御駕前來的牛金星,見河南諸將紛紛下馬請求李自成治自己的罪,隱約有幾分群情洶洶之意。不由得心中一動。他很清楚劉宗敏在大順朝中的地位,如果當真要對劉宗敏不利,就憑現在這點罪名遠遠不能治他的罪,難以服眾。何況,到時候劉宗敏把他牛金星親筆書信公諸於眾,只怕到了那個時候,死的就不是劉宗敏,而是他牛金星了!

“陛下,捷軒將軍一時失察,無心之過,此事尚有轉圜餘地。還請陛下寬宏大量才是。”這個時候如果不出來給李自成和劉宗敏各自搭個下臺階,順便賣給河南眾將一個人情,那他就不是牛金星了。

“捷軒,朕與你多年的布衣兄弟,又何必如此?!回營!回去之後你派使者往李公子大營之中走一趟。就說朕有禮物送給他。順便跟他說一下,他那日出兵,朕定當指揮大順天兵自西面發起攻勢!”

李自成命人送給李華宇的所謂禮物,卻也不是別的。乃是大順遊騎邊馬在沿途所攻破斬殺的數十顆歸降了大清兵馬的地方官員、圍寨頭目、杆子首領的人頭。每一個人頭上用細細的線繩拴著紙條,寫明瞭此人的身份,官職、地理位置、罪名等等。

使者將李自成的這番心意送到南粵軍大營時,正值李華宇心情不錯。

“老範,得虧是你有先見之明。在河道上選了那些河道變窄,水流變緩慢,容易為賊所乘的地段提前修築了長牆。花費不多,但是卻起了大用處!”

稱溝灣一戰,負責把守的汛兵和運輸船隊的警衛部隊、船隊漕幫眾人、內河水師聯合作戰,依託長牆打退了阿濟格的數次進攻。斬殺了數百人。就連漕幫幫眾也拎著短刀利斧用竹蒿鐵鉤殺了幾十個衝上長牆的遼賊。看著一顆顆軍功首級,想著日後能夠從大公子和國公爺那裡獲得的巨大好處,漕幫幫眾們無不喜笑顏開。

“原來,被官府吹的神乎其神的韃子兵,也不過如此,一刀一槍過去,照樣是個肉體凡胎!”幾個漕幫管事心裡開始有了些小想法。

數百人的傷亡,在阿濟格看來根本算不上什麼。他本來打算集中餘下的三千餘人再次發起對長牆的猛撲,但是,形勢卻急轉直下。附近的幾個州縣鄉鎮,因為得到了長牆有警的急報,地方工作隊點集了民壯、馬快等武裝,聲勢浩大的向稱溝灣方向圍攻而來。

這也不是大明的地方州縣官員突然間良心發現改頭換面了。也是出於無奈。一者,各地州縣都有李華宇派駐的工作隊和至少一哨的武裝護衛在。二者,李華宇早已下了死命令,若是河道運輸出了一點問題,在哪裡出現了問題,就拿哪個州縣的地方官員全家試問!如果是交界地方出了問題,毫不客氣的,附近的幾個州縣一律同罪!

(“出來混,一定要講信譽。說殺你全家就一定不留一個活口!”)

前面有一時難以得手的長牆,背後和側翼又是大隊人馬呼嘯而來,四面八方都是銅鑼報警聲和喊殺聲。阿濟格沒來由的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恐懼。

“主子!先撤吧!尼堪蠻子們的援兵就要到了!主子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幾個心腹的勸導,給阿濟格找了一個極為體面的藉口。他也只能是故作恨恨的捶胸頓足一番後,命手下人朝河中船隊射去火箭。至於說能不能射的中,能不能引燃大火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阿濟格倉皇退走,去和十五弟豫親王多鐸匯合自然不提。不過,他所留下的戰果卻是巨大的。

大到了幾乎讓州縣地方官員和漕幫、汛兵、內河水師幾家大打出手的地步。

馬!他的四千精銳騎兵都是按照一人至少三匹馬的標準配備,許多人還是一人四馬。一萬多匹戰馬,倉促之中,他也只帶走了幾千匹。餘下的大批馬匹則是在衛河的河套之中為主人所遺棄。

這可是最大的戰功和戰利品了!

幾家立刻爭吵起來。

也難怪,戰馬在這個戰亂的年月裡,無疑是實力和戰功的最好體現。何況,眼下放眼望去數千匹精挑細選的蒙古戰馬在河套裡四處遊蕩。背上鞍韂俱全,不少馬匹上還有兵器、褥套在。蒐羅一番也是一筆小財。

但是,茲事體大,幾家雖然都想從中撈一筆,卻又害怕被別人告發了,大公子執法的刀可是快得很!於是,幾家最後達成了協議,聯名寫好呈文上報。各自闡述自己的戰功勞績。至於說軍馬,還是如數上繳,請大公子定奪。

不過,馬背上的兵器,死屍上的盔甲,腰包褥套裡的財貨,還是大家一起分配了。

天上掉下來的數千匹戰馬,還有讓人想起來都有些後怕的稱溝灣之戰,讓李華宇深刻的體會到了*****的味道,體會到了什麼叫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如今在彰德府的山東兵馬,連帶著隨軍工匠民夫,戰馬、挽馬騾子毛驢等牲口,全部算下來每天有將近二十萬張嘴要吃。每天消耗的糧米豆料至少也是在二三千石上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