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說書的一張口表不了兩家事,更何況在下的一部破電腦怎麼能夠描寫得出那麼波瀾壯闊的十七世紀四十年代的圖景?
暫且按下弘光皇帝朱由崧和大將軍李守漢、首輔大學士馬士英這個昏君權奸組合為了錢糧、權力,不惜指使手下得力爪牙心腹走狗對東林君子、江南士林,用槍桿子、筆桿子進行殘酷迫害,讓原本山溫水軟風景如詩如畫的人間天堂變得哀鴻遍野不提,咱們把目光投向長江以北,距離南京數千裡的北京城。
同南京城內君臣撕逼打得不亦說乎不同,北京城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八旗上下無不是喜氣洋洋。
“發財了!發大財了!”
這是所有清國成員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旗丁包衣的一致看法!
打進了北京這樣在當時的文明世界裡數一數二的大城市,換了是誰都會有眼花繚亂的感覺。
幸好緊跟著李自成撤退的腳步殺進北京城的是當時軍紀森嚴的清軍,多爾袞又有不得妄取民間一草一木的嚴令,清軍進城之後紀律頗佳。如果換了是明軍的任何一支部隊,攻克收復了北京城,不好好的搶上幾天都對不起祖宗。
所有的糧草府庫,由多爾袞派員去查封清點,各王大臣如果膽敢有私自搶掠私分的,這位攝政王正好找到合法的理由收拾你!
多爾袞按照他對八旗王公貝勒將領官員們平日裡的能力、操守、品德等諸多瞭解,分派各人前去接收查點各府庫,各處城防要衝,令范文程、寧完我安撫降官,令鰲拜戒備、清理皇城,令索尼接收查驗京城內外各處糧庫,令鮑承先陪同幾位王爺接收六部各衙門。令多鐸負責城內治安,查究奸細。
他這位大清的當家人、攝政王,和碩睿親王,則是幹了一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在降官們看來頗為有失身份的事情。
他親自帶著陳板大等人,接收工部軍器局、兵部軍器局,內監二十四衙門的八局: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還有戶部的寶源局,都是為攝政王爺親自接收的場所。
對此,以馮銓為首的降清漢官們,疑惑重重,但是又不敢冒然去問。只能是轉彎抹角的向範大學士范文程請教攝政王這是何意,莫非也是和天啟皇帝一樣,有著對製造器物的偏好?
范文程卻是笑而不語,這個門道,他還不想那麼快就告訴這些新同僚們。不過,他對於多爾袞的心思揣摩的也差不多了。
工部軍器局、兵部軍器局,內監兵仗局都是打造各色兵器甲冑的地方,戶部的寶源局也有一部分業務與兵器甲杖有關。眼下大戰未息,消耗巨大,各處都要甲杖兵器的補充,王爺自然要把這些部門抓在手裡。
至於說酒醋面局跟司苑局是管糧食的,事關軍需民食,自然不能放鬆。而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這四個屬於輕工業局,如果這玩意不親自握在手裡,將來又來個搞紅藍花染布的怎麼辦?正好可以和目前遼東的紅藍花染布、兩頭在外的貿易活動結合起來。防止有人藉助著北京城的人力資源、技術優勢再把兩頭在外的事情撿起來,增強自己的經濟實力,威脅到攝政王的地位權力!好不容易把盛京的經濟大權統一了,多爾袞又怎麼會再讓兩頭在外死灰復燃、發展起來?
至於說銀作局,能夠在多爾袞手裡發揮出什麼作用來,范文程卻無論如何也想不通。“難道說主子爺打算像南蠻那樣,鑄造銀幣?”這個念頭在他腦海裡一閃而過,但是立刻被他自己給否決了,他也不由得笑了起來,笑自己的胡思亂想,“有南蠻現成的銀元不用,居然還要自己勞神費力的鑄造銀幣?”
就在朝野上下一片疑惑的目光裡,多爾袞帶著陳板大等自己手下得力的工匠首領,開始對上述各部各局逐一接收了。
在歸降的司禮監大太監王德化的引領下,多爾袞擺開了全副鹵簿儀仗先行到內監兵仗局這個二十四衙門當中負責打造軍器,包括刀槍、劍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各類兵器、甲冑,火銃、火炮等軍中之物。
“這二十四衙門雖然是歸咱們掌管,但是,裡面的人可不是咱們這些人。”王德化依舊是半弓著腰,向新主人多爾袞緩緩的介紹著二十四衙門的情形。“咱們不過是替皇爺管理這些衙門的。”
“外頭紛傳,京城裡太監老公數以十萬計,耗費錢糧無數。其實那都是以訛傳訛。大多數都以為御馬監管的兵馬和這八局管的工匠都是和咱們一樣的人。其實,這八局當中絕大多數都是當年永樂爺由南京喬遷來的工匠。北京城裡,這八局和其他各部的工匠至少在27,000戶,每戶抽一丁服徭役,有五年一班服徭役者,亦有四年、三年、二年一班者。”
“眼下這裡有多少工匠?”多爾袞卻不太關心以往的制度,他只關心現在這裡有多少人能夠為他所用。
“回攝政王主子,眼下這裡至少有一萬多工匠可供王爺驅策。”城破之後先伺候李自成,如今又成了多爾袞眼前紅人的吳良輔,臉上微微帶著笑意,向多爾袞稟告這裡的人員情況。
“發大財了!”在多爾袞身邊一直沉默不語的陳板大,狂喜到了幾乎要一躍而起,高聲歡呼的地步!作為業內的行家,他自然知道京城兵仗局的工匠們是一個什麼技術水平,大明朝質量最好的火器,刀槍、盔甲、戰車等等都是出自他們之手。當然了,也得要看朝廷的經費投入和經辦官員的節操了。
不過,陳板大對於攝政王爺能夠投入多少的錢糧來經辦軍器製造,並不擔心。幾年的經驗下來,他對於清國在軍事工業上不惜工本的投入頗為欣喜,也很滿足這裡給工匠們的待遇。至少,工匠們是可以吃飽穿暖,不用自己賣家當來給官員們交常例錢。
多爾袞和他身邊的幾位八旗官員也是心潮起伏。
對於多爾袞和他的臣僚們來說,奪取中原是早已確定的方針。但是,由於清國的核心力量滿洲八旗人口很少,所能提供的兵員有限,八旗漢軍和八旗蒙古又不敢讓他們過度膨脹。多爾袞等人在入關初期,對於依靠自己的力量究竟能夠佔領和有效控制多大的地盤,並不明確。
史載多爾袞剛進北京時,曾說過:“何言一統?但得寸則寸,得尺則尺耳。”六月初一日,清廷的詔書中還說:“深痛爾明朝嫡胤無遺,勢孤難立,用移我大清宅此北土。厲兵秣馬,必殲醜類,以靖萬邦。非有富天下之心,實為救中國之計。諮爾河北、河南、江淮諸勳舊大臣節鉞將吏及布衣豪傑之懷忠慕義者,或世受國恩,或新膺主眷,或自矢從王,皆懷故國之悲,孰無雪恥之願。予皆不吝封爵,特予旌揚。其有不忘明室,輔立賢藩,戮立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當通和講好,不負本朝,彼懷繼絕之恩,以惇睦鄰之誼。”
但下文也預先埋伏下了藉口:“若國無成主,人懷二心,或假立愚弱,實肆跋扈之邪謀;或陽附本朝,陰行草竊之奸宄。斯皆民之蟊賊,國之寇讎。俟予克定三秦,即移師南討,殪彼鯨鯢,必無遺種。”
一邊是表態只想保住現在的勝利果實,同李自成的大順爭奪黃河以北的地盤,一邊又為以後下江南埋下了伏筆。這就是多爾袞的戰略構想。
眼下,多爾袞就需要儘快的消化北京城這個最大的勝利果實,並且把它提供的能量投入到戰爭機器當中去!
攻佔北京之後,檢點李自成沒來得及帶走的、遺棄的各類物資,這些戰利品的數量讓多爾袞和他手下的八旗貴族們驚呆了。
“棉甲六萬套。”
“鎖子甲、鐵甲各二萬套。”
“南蠻甲一萬件。頭盔四萬頂。”
“各色火炮成品一百二十七門,半成品三百六十七門。各色炮子十萬斤。”
“火銃一萬杆。彈丸二千斤。”
“南中火銃三千杆,彈丸一千斤。”
“各色火藥一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