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七百四十四章 禿驢!居然和貧道搶師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四十四章 禿驢!居然和貧道搶師太! (1 / 2)

日暮時分,一支隊伍冒著太陽的餘威行走在官道上。任憑著汗水沿著斗笠被太陽的餘暉變成水蒸氣,任憑著汗水浸透了身上的衣衫,將背上的揹簍也浸潤的溼滑,腳下的步伐卻是絲毫不曾停歇。

這支為數百餘人的動員兵,將從自己家所在的鄉鎮,到縣城報到,完成集結、同本縣的守望隊、壯丁隊等常備軍事組織中抽調的人員混合編組成營。然後到府城中集中,領取武器(主要是各類火器和相關彈藥,刀槍一類的冷兵器,早已在鄉鎮一級儲存了。)然後,到指定港口集結,上船。

於是,在各處的國道、省道上,往往就會看到這樣的一幕:沉重的輜重將輜重車變成了一座體積龐大的小山,幸好輜重車是四輪的,並且裝備了硫化橡膠輪胎,不然,傳統的鐵輪或者木輪大車還真的未必能夠承受得起這麼大的分量。轟隆隆的車輛碾過燒灰鋪成的道路。

輜重車往往都是在行軍隊伍的最後方,僅僅在後衛隊伍的前面。在輜重車輛的前面,便是跟隨中軍行動的炮隊,一門門隊屬火炮,在陽光下散發著金屬的可愛光芒,讓人渾然忘記了它是一件殺人利器,而把它當成了一件類似於瓷器或是上好金屬打造的器物,比如說鼎簋之類的。

中軍隊伍,看上去便是平平常常了,除了主官的旗幟和本部的軍旗之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如果要說有的話,那就是中軍當中,頗有些看上去像是讀書人,或者是具備讀書人氣質的人物。他們是各部的參謀、軍需之類的角色。當然,也有執行軍法的軍法官。他和軍需一樣,都是屬於上級配屬到該部的角色,不受本級將領的統領,為得便是執法不受干擾和軍需財務獨立,不至於變成各級將領的私人錢包。

在中軍隊伍前後,氣勢便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各旅各團的近衛部隊,在中軍隊伍前後行軍,充當著護衛之責。這些各部隊的核心戰鬥力和總預備隊,都是有各部最為精銳的部隊組成。除了充當本級單位的警衛之外,最大的作戰任務便是在最關鍵的時刻投入到最關鍵的方向上。比如說,用刺刀和火銃在敵人的炮火下,為全軍撕開突破口。

而在整個行軍隊伍的序列當中,唯一一部可以來回走動,往來奔走的,就是各部的騎兵通訊隊。因為南粵軍的戰馬數量總是不夠,所以便不能給各部編成單獨的騎兵隊伍。他們除了往來傳遞主官的軍令和信件之外,另外的職責便是在行軍時充當斥候,在尖兵隊的前面為全軍哨探。當然,左右兩翼和後衛也要有他們的袍澤兄弟。不過,此時的行軍是在自家的地盤裡,自然不用那麼如林大敵的。除了這些,騎兵通訊隊的另一項任務,那就是和近衛部隊一樣,在關鍵時刻用手中的馬刀、火銃,配合著胯下的無言戰友,同敵人展開廝殺。

沿途,在國道上每隔四十里或五十里設定的驛站裡,路過的部隊會在這裡吃飯,短暫休息,給騾馬飲水喂些草料豆子。這種吃飯餵馬被稱為大休息,那種行走了二十里三十里在沿途的水井處短暫停留,燒些開水給兄弟們喝,則是被稱作小休息。

行軍,儘量的不進入沿途的村莊。一來那樣會影響行軍速度,二來也會擾民,三來,有可能村民的生活會影響到士兵計程車氣,情緒,嚴重一些的會造成士兵情緒低落,甚至有逃兵發生。

不信?同齡計程車兵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開進了某個村莊,看著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年輕人扛著農具下田幹活收割莊稼,身邊有妻子和孩子陪著,一副幸福溫暖的家庭生活景象。再看看自己,身邊只有袍澤兄弟,手裡握著的,不是農具,而是火銃、是火炮的推彈杆、羊毛刷子,巨大的反差,肯定會影響心情的。

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誘惑,有時候比起軍功獎勵帶來的熱血沸騰更是令人刮骨蝕魂。劉伯承元帥也曾經說過,評價一支部隊是不是具有主力部隊潛質的條件之一,就是看他是否能夠在離開兵員家鄉之後繼續保持圓滿的建制和戰鬥力。很多部隊,在家鄉時,戰鬥力強悍,但是,離開家鄉時便出現了逃兵和士氣下降的情況,離家越遠,這種情況就越嚴重。所以,這種部隊是不能被稱為主力部隊的。只能說他是把家虎性質的武裝,不能離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如同一道道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注入大海一樣,一支支小部隊編組成軍,在星羅棋佈的道路交通網上快速機動,從廣西、廣東向北疾速開來。

“數十萬大軍旦夕而成,又有足以支援百萬大軍數年征戰的糧草軍餉器械,主公大業,何愁不成?”

陸地上是行走不斷的大隊人馬,前鋒已經到了韶關,後衛卻還在順化,每日裡大隊人馬都在那裡透過。彷彿永遠也看不到頭。水面上,檣櫓相連帆檣如雲,無數的船隻趕運著糧草器械火藥炮子等物資,向北行進。廣州城裡的姜一泓和黃錫袞們望著這前所未見的景象,激動萬分。

“只是一點,這數十萬大軍徵發走了,便空出了數十萬勞動力。短期之內還看不出來什麼,若是大戰連綿,曠日持久,只怕我南粵軍各處勢必要出現些矛盾啊!”姜一泓到底老成些,比起黃錫袞的容易激動,他考慮得則是戰時勞動力短缺可能會出現的生產困難等等。

“大人深謀遠慮,勤政愛民,這是學生望塵莫及的。此事,大人不妨在主公面前提上一提。也好讓主公知曉咱們並非是尸位素餐之輩,每日裡庸庸碌碌的。咱們除了盡力王事之外,也替主公想得很多。”

這番話,是黃錫袞在珠江碼頭為姜一泓送行時悄悄向自己的長官提起的。姜一泓作為兩廣的地方行政長官,乘船往松江府上海縣去見梁國公李守漢。這次,名義上是李守漢召集的大明各地長官會議,參與唐王監國大典。實際上,則是要統一各地方長官的思想意識,就與清軍作戰達成統一指揮的目的。

其實,這次會議,在李華梅等人看來,開不開都差不多。如今大明朝殘存的這半壁之半壁江山,九成都在南粵軍的控制下,除了遠在雲南昆明府的黔國公沐家、四川石柱的馬家白桿兵之外,算是有些氣候和規模的。可以說,若是沒有南粵軍的存在,西南數省(廣東、廣西、福建、贛南、偏沅)只怕早就被清軍席捲一空了。

但是,李守漢卻告訴南粵軍諸將,此次會議不僅僅是要擁立唐王,以他為號召,更是要為以後的行動提供充足的合法性。見他這麼說,眾人也只得作罷。

不過,這次會議,確實是有些名不符實。

首先一點,號稱世受國恩與國同休的黔國公沐家便沒有來,只是命人送了一份賀禮和表章,透過紅河到了河靜,然後輾轉送到了上海。沐家的不來的理由無外乎是山川阻隔,一時趕不過來。同時大肆的叫苦,說張獻忠的四個孽子和幾個部下大將,領著大西軍餘孽,正在晝夜不停的騷擾雲南。雲南境內戰火不斷,確實是分身乏術等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