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七百三十三章 主公,你是想做周公還是李淵?(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三十三章 主公,你是想做周公還是李淵?(下) (1 / 2)

李守漢對於山東情勢的瞭解,大多是來自於與李華宇父子二人的通訊往來和山東、登萊兩處的各種公文上報,從那裡面的數字和所反映的情形來得到山東眼下的情形。但是,李沛霆卻是自己親身走了一趟,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這種親身經歷得到的材料,卻是遠非從公文材料書信當中那些經過加工的文字數字可以比擬的。

“該死!該死!”李守漢有些懊惱的在心中大罵著,妄自是個穿越眾,雖然沒有抄襲過主席的詩詞,卻為何連最起碼的“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這樣最樸素的原則都丟到了九霄雲外去了?

李守漢注視了李沛霆將近半分鐘,這才不解的問:“當日華宇與龍虎營合作剿滅阿巴泰,不是把南中的做法推行的很好嗎?龍虎營掃蕩官紳土匪,給工作隊清場,然後我們南中的幹部接收空出來的基層政權。雖然多數地區做不到政權到村,但是已經是鎮鎮有官員,怎麼才沒多久,就出了問題。”

李沛霆沉吟了一下,儘量用委婉的措辭說:“這事也怪不得大公子,當日我們的新政,是減租減息官紳一體納糧,核心目的是保護小農,然後從小農中挑選幹部。這些人得到了利益,自然支援我們。但是現在我們搞的是大農場,我們跟山東民眾的關係是僱主和夥計的關係,一方出錢,一方出力,互相兩清,所以他們固然支援我們,但是由於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所以難免做事敷衍。再加上最近大公子擴大領地,我們的控制區已經深入了豫東,而培養幹部非一日之功,尤其是在文盲遍地的齊魯大地,所以,有些事真心急不得。”

李守漢聞言點了點頭,見李守漢接受了自己的說法,李沛霆說:“主公,要我說,大公子雖然雄才大略,但是畢竟不夠老練。前幾日大公子來信建議主要依靠山東的學校培養幹部,我覺著非常不妥,就地培養幹部固然有一些好處,但是畢竟不如直接從南中調配省時省力,依我看。。。”

李守漢卻沒等李沛霆說完就說:“這事我倒是覺著可行,南中跟山東畢竟水土差異甚大,而且基層工作勞苦艱辛,數年以來,南中死在大陸的幹部的名單也有長長的一串了。反正暫時也沒有仗打,大明的畿輔有京營守衛,如果再能把孫傳庭保出來,在山東練兵十萬,那更是萬無一失。就讓這臭小子去折騰去好了,反正就算他給天捅個窟窿,也有他老子我呢。”

李沛霆心裡一震,連忙問:“主公顧念舊情,要保孫傳庭,實有古人之風。不過孫傳庭性情剛烈,若能脫得牢籠,只怕大明的官紳是有難了。到哪時候,孫傳庭就是主公手中的利劍,而主公,則會如周公平殷亂一般,匡扶大明。我想問主公,這可是主公所願?”

李沛霆雙眼直視李守漢,目光中毫無常見的謙卑恭敬,而是嚴肅和認真。可惜的是,李守漢卻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眼望窗外,語氣中滿是懷念的說:“當年我等坐擁河靜百里江山之時,我曾經偶爾到郊外遊玩,然後路過一家農戶,我在哪吃了一頓飯。我問那家男人有啥願望的時候,那個男人說,酒肉和漂亮娘們。而那個男人問我有什麼願望的時候,我說,我每天吃飯,都是一碗白米一盤肉一盤菜蔬,我希望以後我封疆之內,黎民皆是如此生活。當日之理想,必生不變。”李沛霆鄭重的給李守漢行了跪拜大禮,然後李沛霆說:“主公,你的願望就是我的願望,我雖萬死也當去實現。不過主公,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週公卻差一點因流言而死;霍光一心為漢,最終族滅。主公宅心仁厚,朝中卻是鬼蜮兇險,只怕主公的路,會多有波折。”

李守漢卻不以為然的一笑,他說:“如果我告訴你,有一人,曾經一生以一擊十從來未敗,逃亡萬里天下歸心,以戰亂百年之國敗天下霸主,你可相信?”李沛霆聽的一頭霧水,連忙從中國歷史人物中篩選,但是卻沒有一個完全符合的,於是斷定定非中國人物,因此李沛霆說:“想來此人定是泰西豪傑,不過泰西與中國不同風不同俗,恐怕難以參考當下。”

李守漢卻差點笑出聲來,心說你李某人也有今天,堂堂的中國人現在被人認定是泰西豪傑了。不過李守漢當然不能說出李某人的光榮事蹟,只好說:“總之,這事有人做到了,他要做的事情比我還難,他能做得到,我也就能做到。另外萬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最近的一步,就是想方設法保孫傳庭不死。”

保得孫傳庭不死?還要再讓他在山東練兵十萬?李沛霖兄弟二人極快的互相對視一眼,這如何能夠使得?!若是如此,那李家,南粵軍成了什麼?大明朝廷的提款機?!

“主公,山東已經沒有能力再行招募十萬兵馬,也養不起這十萬大軍了!”稍稍的沉思了片刻,李沛霖毅然決然的丟擲了致命的殺手鐧!

此話一出,登時令李守漢大為吃驚!在他的印象裡,山東歷來便是兵員大省,不要說十萬人馬,便是再多上數倍,也是可以招募得到,如何招募不來?養不起這許多的軍隊?

“主公,我南粵軍擴軍,向來是先行準備好各級軍官,若是擴軍一鎮,便是從統制到旅長,到標統,從營官到甲長,一些技術較為緊要的部隊則是從其他部隊當中抽調,之後兩下里各自補充空缺建制。各部的炮隊、馬隊等部都是如此。可是,大公子在山東卻是反其道而行之,走的是收編、加委的路子。我命人盤點了一下,如今山東登萊兩處,登萊較為好些,大多都是我南粵軍體系內兵馬。山東則是有數萬人馬,乃是大公子在山東各地收編、加委的明軍各部散兵遊勇,結寨自保的民團等部。這些人,從我南中領取糧餉,接受大公子的指揮調遣,但是其內部的人事關係,組織結構,指揮層次,都與我南粵軍不同。而且,基本上是原封未動。這些人馬,已經和我南粵軍在山東各部人馬數目相近了!”

“啪!”一聲脆響,驚得在對面長亭之中伺候的親兵們渾身一顫,想來是李守漢將茶杯摔到了地上,緊接著便是傳來了李沛霖與李沛霆二人低低的勸慰之聲,過了良久,隱約聽到了李守漢的一聲長嘆。

“兒大不由爺!”李守漢心中卻是無比的酸楚。原本只是以為李華宇只是在政權建設上同自己有不同意見,不肯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各級政權建設上來,而只是埋頭種田,大量的獲取小麥棉花,招募那些身體強壯吃苦耐勞的北方士兵。但是現在看來,父子之間已經是漸行漸遠了。

“宗兄,華宇如此不肖,倒是教你看笑話了。”

憑空的多了幾萬聽調不聽宣的部隊在山東被李華宇養起來,且不說李華宇是不是有別的什麼想法,單單就是這幾萬人的給養和軍餉,就已經給南粵軍的運力製造了很大的麻煩出來了。

這也就是剛才李沛霖所說的,山東已經養不起十萬軍隊了。流民好招募,只要有糧食軍餉,莫說是十萬,再多幾倍都能招募得來,可是,卻是養不起。何況,是給朝廷養?

“宗兄,你立刻命人以孤的名義擬製一道命令,命令眼下在山東的廖冬至,節制全部山東、登萊的兵馬!所有在山東登萊的兵馬糧餉發放,調動,編制,全數由廖冬至負責!再發一道密令給他,令他立刻著手對那些雜牌武裝進行整編!”

李守漢的手段也是雷霆萬鈞的,在這種饑荒年月,糧餉發放的權力可是勝過數萬大軍的,將這個財務開支的權力交到了廖冬至手上,以廖冬至的出身、手段,他會把那些雜牌武裝收拾的欲仙欲死高潮不斷的!

“主公,今日這裡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只有主公與臣下兄弟二人。臣下斗膽要向主公進一言。”李沛霆覺得,盤馬彎弓了這麼半天,倒不如直接單刀直入的直奔主題。

“宗兄,你我兄弟又何必如此見外?咱們的交情難道還比不上趙匡胤兄弟與趙普嗎?”

趙匡胤與趙普的事情,頓時讓李沛霖心中舒暢了不少。這個典故來自於雪夜訪普。關於”雪夜訪普“這個故事,我們現在最早能看到的版本,出自北宋邵伯溫的筆記《邵氏聞見錄》(又稱《聞見前錄》《河南邵氏聞見錄》),這是一部偉大的八卦集。邵先生對這事的說法是這樣的:太祖即位之初,數出微行,以偵伺人情。或過功臣之家,不可測。趙普每退朝,不敢脫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謂帝不復出矣。久之聞叩門聲,普出,帝立風雪中。普惶懼迎拜,帝曰:“已約晉王矣。”已而太宗至,共於普堂中設重裀地坐,熾炭燒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普從容問曰:“夜久寒甚,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著,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來見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時也!願聞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黙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問其故。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二邊之患,我獨當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則彈丸黑子之地,將無所逃。”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耳。”遂定下江南之議。帝曰:“王全斌平蜀多殺人,吾今思之猶耿耿,不可用也。”普於是薦曹彬為將,以潘美副之。

“既然主公視臣下兄弟為股肱,臣下兄弟自然以國士報之主公!沛霆便斗膽請主公改弦更張,棄了那中興大明的念頭,只管從重開天地之處著手便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