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北地區,山高林密,可耕地和水源都較之珠三角地區少了許多,歷史上又是江西、福建等處客家人南下的必經之路。多年來,這裡便是所謂土客矛盾尖銳的所在,人們為了爭奪土地、爭奪山林、爭奪水源,往往展開連綿數十年甚至數代人的仇殺。為了能夠在紛亂擾攘的世上生存下去,應付土匪、野獸、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隨時可能發生的宗族械鬥,人們便紛紛結寨自保。
一路行軍,沿途遇到的任何村子、莊子,四周都用糯米漿伴著三合土築夯成土圍牆,圍著莊子還挖有深壕,出入用吊橋,四角還建有箭樓,村寨中的青壯按照班次輪值守衛。
有的莊子圍牆還用磚石砌成,外面用重金購來的燒灰抹成,一些大姓、大宗族,更是數十座村寨連綿成片,深牆大寨,彷彿軍堡,彼此之間用號角、旗幟互相溝通,儼然便是一座座小型的獨立王國。
自從廣東亂起,各處村寨便都築起了圍子。
沿著官道,綿延數百里,星羅棋佈的大小圍子、寨子,在南中軍的軍報中被稱為圍寨區。對外打著聯莊自保的旗號,看起來是民,其實也不時兼當匪賊的做派,在區域內,派捐派稅,對於過往的商旅百姓,或是收取稅費,或是攔路打劫,便是廣東的官軍,也時有路過圍寨區時被繳械的傳聞。不論這些大村或是大寨,無不是圍深濠,布密箐,高築羊馬牆。有些寨牆之深厚,一點都不會差於當地縣城州城,一些富庶些的寨子,城頭上還設有炮臺,擺設著大佛郎機和六磅炮之類的火炮。
崇禎十年十一月,嶺南已經是初冬的季節,偶爾有在路上行走的人,也是都身披棉衣。
沿著官道向前行去,兩旁的山坡上平地間,偶爾還可以看到有農人在田地裡收拾著稻草捆,晚稻收割之後,一個個稻草捆被丟在放幹了水的田地裡。遠遠望去,彷彿是一行行士兵一樣。
在廣東、福建,這些田地,大多數是族田,也就是所謂的“死地主”—祠堂所有。據陳翰笙等人民國23年的調查,珠江三角洲番禺等縣的族田佔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為:番禺50%,順德60%,中山50%,新會60,南海40,東莞20,鶴山40,寶安30,惠陽50,博羅40,高要40,開平40,恩平40,台山50,四會30%。[38]。沙田區的族田高達80%[39]。鄭振滿也說,廣東族田的數量特別多,其佔總田產的比例相當大,有的地區平均為30—40%左右,多的佔到50—89%[40]。秦暉則寫道:“20世紀初,宗族公田佔廣州府屬各縣全部地產的比重達5080%,非族田類的公田(學田、廟田、會田)又佔15%。
在田地裡收拾著一年最後收成的農人,被一陣喧囂的聲響驚動,抬頭望去,官道上,一隊望不見頭尾的行軍隊伍,沿著從豐順通往五華的官道行來。車輪帶起的煙塵沖天蔽日,大地在整齊的步伐中抖動,大隊人馬行軍帶來的沖天氣勢,彷彿前面便是大山江河都無法阻攔他們行軍。隊伍中不時響起隊官和哨官們用於調整佇列的哨聲,以及偶爾拉動輜重車輛的騾馬嘶鳴之聲。
佇列中,一甲一甲計程車兵們,身披胸甲,頭上頂著八瓣帽兒鐵尖盔,甲冑下面是厚實的棉衣,肩上扛著火銃,腰間懸著銃刺。
寒風中,旗手手中的大旗被舒展開來。
這是南中軍的區大鵬旅前往五華縣征剿盤踞在那一帶的“桃園大社”聯莊會的行軍隊伍。“唱個歌來!”
“清清的河水,綠綠的稻田,這是我的家,我的田園。。。。。”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好男兒,好男兒,。。。。”
“兄弟們計程車氣不錯!”
警備六旅的旅長區大鵬,便是當初那個在大會上叫囂不願意做警備旅的傢伙,守漢見他能打能衝,鑑於兵力一時不敷使用,手中可以用來野戰機動的兵力太少,便將他從南中調動到廣東來。
“告訴兄弟們,打完了桃園大社這股不服從將軍軍令的傢伙,咱們就可以丟掉警備旅的帽子,換成混成旅!”
桃園大社,是盤踞在五華等七八個縣的一股聯莊會武裝。雖然是聯莊,但是也有很強烈的宗族色彩,應該說是建立在宗族基礎上的聯莊會武裝。為首的幾個宗族,號稱是宋代為了躲避中原的戰亂而播遷到廣東一帶的客家人,劉氏家族、關氏家族和張氏家族。數百年來便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丁口日漸繁盛。
隨著羅貫中的一部的深入人心,這幾個家族更是以桃園義氣為號召,彼此之間聯絡溝通,互相通婚,守望相助,與別的宗族相抗衡,逐漸形成了一股可以挾持當地官府的實力。廣東亂起之後,更利用本身財力召集族中強壯之人,編練營伍,打造器械,設定旗幟,儼然便是一支軍隊。
對內派糧派捐,以供應軍餉,抽調壯丁充作兵卒,對外,則是彼此攻戰殺伐,已經成了禍害一方的根源。
在守漢發出兩廣各地武裝必須停止一切活動,原地待命,準備聽候點驗編遣的命令之後,各處的勢力或是接受編遣,或是猶豫不決等待觀望。只有這桃園大社,依仗著自己山高路遠,兵馬眾多,以往官軍出動會剿,也只是一時的動作,撐過這一陣便告無事。
不但對招撫軍令置若罔聞,更是出動了二千餘人將在五華縣附近宣傳總督府軍令的一支南中軍工作隊及其護衛武裝百餘人一舉全殲,盡數殺害。斬首、剖腹,甚至是用四頭水牛將所俘虜的傷號手腳拴束住,用牛力硬生生的撕裂。
於是,一貫是以能打能殺而著稱的區大鵬,便被調往五華附近,準備拿桃園大社這股武裝力量來讓廣東各處的雜牌武裝看看,南中軍不僅打水戰狠,陸上戰鬥,更是無敵。
“派遣斥候!沿著官道前出至少十五里,進行偵查,防止有人打咱們的主意!”將一具單筒望遠鏡收起,區大鵬命令旅部斥候隊的隊官王海,加強前進道路的偵察、警戒。
“兩側的山頭,各派一隊兵上去,在尖兵之後、前鋒之前放出警戒哨,大隊透過之後隨後衛行軍!”
區大鵬雖然以敢打能拼著名全軍,但並不是那種只知道自己揮刀上陣的一勇之夫,如果只是那樣,他也無法做到旅長這個位置上。
隨著司號長的號聲響起,一隊隊士兵彷彿大江的溪流一樣,從行軍隊伍中分出,迅速的佔領大道兩側的山頭,掩護行軍大隊。
斥候、尖兵、前鋒、中軍、輜重隊、收容隊、後衛,照著這樣的行軍序列,區大鵬旅彷彿一隻巨大的鐵滾子,雖然速度不快,但卻是勢不可擋的朝著五華縣方向前進。
“再向前行走三十里,便到了今日的宿營地,可以令輜重隊先行一步,去號房子、燒水做飯。讓兄弟們早些用飯之後就寢。明日便進入桃園大社的活動範圍,要隨時準備大戰一場!”
區大鵬令前面的部隊向道路的一側讓開通道,令輜重隊的大小車輛先行,為全旅將士到預先計劃好的北斗鎮宿營。
鞭聲和呼喝聲響成一片,輜重隊的大小車輛輪聲粼粼,在官道上捲起一陣煙塵往北斗鎮方向趕去了。
“停住!輜重隊暫時停住!”
一個斥候策馬迎著大隊行軍方向衝來。
“停止前進!前面有情況!”
聽得前面有情況,各團各營的軍官們立刻命令部隊停住腳步,前鋒計程車兵們更是將刺刀從皮帶上取出,套在火銃的銃口上。
“大人!前面附城鎮鎮內、路口有大隊人馬在那裡!甲長命我先行回來向大人稟告一聲!他帶人上前去檢視對方的情勢!”
聽了斥候的彙報,區大鵬很是滿意,這樣的處理很是穩妥,既防止被人突襲,又避免可能發生的誤會。這一次的主要作戰目標是桃園大社,而不是玉石俱焚。轉過頭來命令司號長,“吹號,讓兄弟們先原地休息待命!”
一聲軍號響亮,聽到這個聲音,此起彼落的哨聲、口令聲在隊伍中響起,從各團傳到各營,各營官傳到哨官,哨官傳到隊官,隊官傳給甲長,很快便傳遞到了隊伍裡的每一個人,方才還緊張一副臨戰狀態的兵士們立刻放鬆下來,不過,銃口的刺刀卻依舊閃爍著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