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三百零九章 拔寨、炮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九章 拔寨、炮擊 (1 / 3)

幾棵被截去了樹冠的大樹,被人用刀鋸子卸去了一部分樹幹的身體兀自在冬日的冷風中冒著青煙。往日裡枝葉繁茂的樹冠被拖到了護莊河邊充作鹿砦使用。

桃園寨牆外的房舍,變成了一片殘垣斷壁,水井或是被磚石填塞,或是丟進了死貓死狗。所有的房舍,樑柱都被拆除運進了寨子裡,只留下來搖搖欲墜的牆壁。

這些樑柱、階石則被運到寨子裡後,充當滾木礌石的角色。

隨著遠處地平線上出現了南中軍的前鋒遊騎,桃園寨寨牆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寬闊結實的牆頭上,站滿了族內的男人,從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子,到鬚髮皆白的老者。在他們中間,一口口大鍋裡燒著熱油,拆了寨子外近千間民房收集原料製成的滾木,羊頭石,用房梁製成的擂義夜,扥竿,撞杆,狼牙牌,堆積在城頭上、馬道上,人們的腳下。

城牆的馬道上,人們緊張的往來搬運著火藥和炮彈往幾座角樓和炮臺上去。為那裡的六磅炮、八磅炮、大小佛郎機提供充足的糧食。

整個桃園寨,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兵營,一座憑城固守的要塞。

這裡面聚集了附近的三個家族兩萬餘人,在族長們的口中,他們都是官兵眼中的叛賊,官軍來了勢必要盡數屠之。“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田地要改姓,人要換種!”

於是,人們在面對死亡的威脅時,不得不鼓起勇氣,拿出祖先對抗蠻荒、野獸、毒蛇的勇氣來反抗。

人,按照大社的編制統一編制起來,不但男人要上陣,一些青壯年的婦人也同樣要擔負站牆的任務,老弱婦孺則是負責搬運、炊事、救治等事宜。糧食物資也是統一管理,人們的口糧都是按日發放。便是幾位族長也是帶頭到大灶吃飯。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族長們的話令人們幹勁更足。

會首們將部下族人們分配到各個衝要垛口,每垛需要多少人,需要火器多若干、刀槍兵多少,一一分配清楚。而從畲坑等處撤回的軍士團丁們則是被集中到城下,充做中流砥柱。

此時在城牆上,還佈滿了相關的防守器械。每幾個垛口。每隊人員負責哪幾個垛口,有哪些器械,都是劃分好段落,一一分清責任。

每個垛口處,都豎立著一種叫懸戶或是軟壁的城守裝置,以木為架,兩足立在城內,轉軸立在城外。上有覆格,搭蓋著用水打溼的舊絮被褥,用來防止城外射進來的利箭。這懸戶軟壁向是守城垛口第一切要之物,沒有這種裝置,城下利箭射來,城上軍士定是不能存站。

懸戶面對城外的一面,還挖空數孔,用來窺視外面的動靜。

在城牆上還各建有草廠數十間,以毛竹為骨幹,上面蓋上茅草苫蓋,用於給城頭上的守禦人員作為臨時休息之所。草廠外有高高的竹竿一根,用來懸掛隊旗與燈籠。草廠內還有粗大竹筒。用來插掛各人的兵器。

城牆根下,護莊河裡注滿了河水,河水下面,隱藏著無數尖利的竹籤木樁,在壕溝的外側,同樣佈置有拒馬,鹿砦、鐵蒺藜等物,讓突破了護莊河的攻城隊伍無法在壕溝的溝沿上有立足之地,樹立起雲梯展開對城垣的攻擊。

“這群狗孃養的!裹挾了全族的人給他們墊背!”

站在城頭火炮打不到的位置上,區大鵬、吳六奇從鏡頭裡觀察這座號稱數百年來未曾有人攻破過的寨子。

他們身後,從東南方向,黑壓壓的部隊如同潮水一般漫卷天地而來。隊伍中人的口令聲,車馬的喧囂,炮車車輪碾過地面發出的沉重聲響,混合成一股巨大的聲浪衝擊著城頭上的人們。

“先行紮下營寨!明日再行攻城!”

兩個人略一商議,便傳下軍令去。

於是,前日張庭玉見過的一幕,又是一次重新在桃園寨全體百姓、地主、族長、會首面前上演了。

隨著一聲令下,桃園寨周圍的南中軍便開始測量地形地勢,開始就地挖壕溝立寨柵。慢慢的,一座連綿不斷將桃園寨三面包圍的營地出現在了寨牆上百姓們的眼裡,從城頭上往東南西三個方向看去,都是一眼看不到邊際的南中軍營寨,大小顏色不同的旗幟將營寨分割成一個個小塊。

喧囂吵鬧的人叫馬嘶聲中,大隊的民夫俘虜被南中軍護送著,或是監押著,在營寨四周尋找可以保證人畜飲水的水源,來保證這萬餘人的生活用水。

一片叫罵聲中,幾十口水井被填塞、被汙染的事情出現在了人們面前。只得安排人手慢慢的將填塞水井的磚石取出,將水井裡的汙水清掏乾淨。忙完這一切,已經是夜幕降臨,南中軍大營之中燈火逐漸點起,彷彿夜空之中的繁星點點。最後匯成一片通明的燈海。

為了防備南中軍趁夜攻城,桃園寨上也是燈火通明,兩團巨大的燈火,照亮了大半個夜空,便是在數十里之外,也是看得清清楚楚。

時令接近了臘月,正是粵北地區最為寒冷的時間,天空中不時的有幾朵雪花飄落。為了防止士卒凍傷凍病,在大營外圍防線中,南中軍也減少了外派的班哨和排哨,取而代之的是在土牆與壕溝之間安插在地面的一排排木杆上,掛著層層的燈籠,壕溝兩側亮如白晝,便是一根針落到地上也能夠找到。在一些要緊地段上,用長槍架起了拒馬槍陣。

在大營之內,過了三道土牆兩道壕溝之後,便是進入了人馬的宿營區,大隊的兵士們在各自的營帳內歡聲笑語,享受著熱氣騰騰的飯菜湯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