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一夜好風,鄭芝龍兄弟的這五艘飛剪船抵達了順化。
臘月二十以後的順化城,已經是一片喜氣祥和的過年氣氛了。三街六巷裡,各個店鋪門前擠滿了那些拿著年終紅包、賞銀的男女工人和家庭主婦們,用著各式各樣的口音同商鋪的夥計們爭多論少。
商鋪的夥計們忙得腳不沾地,在這臘月底的天氣裡頭上熱氣蒸騰,但是卻絲毫不敢怠慢,畢竟這也關係到他們自己的紅利。
鄭芝龍卻也顧不得這些,他入城之後第一件事,將此行的試驗報告遞交到了船廠、匠師協會。
一式三份的報告,上面有隨船行動的匠師、船廠工頭共同簽署畫押,反映了這飛剪船所應該改進增加的部分。
以鄭芝龍對船隻的瞭解和評判水平,自然對這些船有著獨到的眼光。
“因其速度太快,所以水手操控舵杆便要越發的要緊。但是單憑人力來辦,要麼水手體力消耗大,操作精度會有偏差。要麼就要增加水手數目,不過這樣一來,水手增加了,船隻的格局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
“這個,我們會做考慮。如提督大人所言,如果不增加相應裝置,就要增加人手,否則就會影響整個船隻的內部設計格局。”
一個鄭芝龍叫不上名字的紅毛夷人用怪腔怪調的官話同鄭芝龍表明態度。
“所以,我會向伽利略教授等人建議,在舵杆的操作位置上加裝導鏈系統。用這種類似於滑輪組的系統,來節省水手的體力,提高船隻的操控性。”
“若是加裝滑輪組的話,最好將各桅杆上的主帆、側帆都加裝此物,這樣一條船,大小風帆有一百八十餘面,如果都是全靠水手手動,就算這些人雙手都是鐵打的,也會被帆索磨斷。”
“還有,這船速度快是快了,但是船體過於纖細,對於火炮的後坐力便沒有太大的抗拒力,炮位的事情你們也要計算一下,若是照著以往船隻的標準配備火炮,只怕是一輪火炮下來,敵人的艦船不曾有事,我們自己的船先散架了!”
“那就好!我會把這五條船開進船塢之中,請貴處前往檢修、測量。不過,以本官來看,這船,速度太快,船頭的木板怕是吃不住海浪的拍打。”
。。。。。。
一個個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聽的幾個匠師和紅毛夷人面面相覷,聽得鄭芝龍說完這番話,向後很是瀟灑的一甩錦緞戰袍,轉身離去。
片刻之後,鄭芝龍業已站立在了順化王宮前的轅門外,向值守在公事房外的近衛旅和巡檢司的軍官們遞上了自己的腰牌。
“鄭提督,主公正在等您。已經吩咐過,只要您一到,立刻便去見他就是了。”
一個帶班的公事房主事滿臉堆笑的同鄭芝龍打了個招呼,安排一名近衛引領著他前往去見守漢。
花廳之中擺放著幾盆蘭花,福建的建蘭一枝一葉都頗有些說法,內行之人能夠看得出許多不為人道也的門道來,守漢正在同早到一步的鄭芝豹一邊品茶一面鑑賞蘭花,二人神色之間看得出言談甚歡。
“爵帥,標下水師提督鄭芝龍參見爵帥!”
鄭芝龍禮數嚴格的準備行參見大禮。
“誒!飛黃兄,這裡不是公事,不是場面上,你我是親家,大家在家裡聊些家常,何必如此?”
守漢急忙起身離座,將鄭芝龍的動作硬生生的截斷。拉著鄭芝龍坐下,雙手端給他一個紫砂小盅,“飛黃兄,你是此道行家,請您品鑑一下。”
茶杯之中盛著三分之二黃澄澄的茶水,向外散發著香氣和熱度。
喝了一口,鄭芝龍仔細品味著這茶水的味道,雖然口感還算不錯,卻也說不出來什麼門道。
“飛黃兄,實不相瞞,這是曰文兄在臺灣移栽的茶樹上採下來的。”遞給鄭芝龍一個菸斗,有近衛立刻取過火來,為守漢的這個表達善意的舉動做了完美的收官。
鄭芝龍吸了一口,呂宋菸草的香氣在他的肺裡立刻充斥開來。讓他有些飄飄欲仙的感覺。
“方才,曰文兄向我提了兩個建議。”
鄭芝豹的意思,是在臺灣的山林之中大量的推廣茶樹種植,既然這幾棵選在不同地域試種的茶樹能夠順利的渡過了這個春秋,那麼就可以證明茶樹在臺灣可以大量種植。
“茶葉之利,想必飛黃兄也清楚得很,別的不說,單單是開埠不久的廣州港,海關便收了將近六十萬元的茶稅。這還只是這區區一個剛剛開埠的港口,面對的只是日本和少許西洋紅毛夷人。從上海出洋的江南江海聯防的茶稅、從滿喇加出口的茶葉,收的茶稅則是數倍、十數倍不止。”
“這還只是茶稅,不曾將茶葉貿易之中的利潤計算進去。飛黃兄在福建的那幾座茶山,一年下來有多少進賬,想必飛黃兄比我更清楚這其中的利潤了。”
為了保住茶葉帶給各個方面的巨大利益,鄭芝豹向守漢提出,不要再有在錫蘭島上進行茶葉試驗性種植的打算,至少在徹底完成對錫蘭島的消化前不要進行,免得茶葉種植技術、種子、種苗不小心被別有用心的人盜走,造成對茶葉的絕對控制局面喪失。
這一點恰好擊中了守漢心中的一個痞塊。
這些年,大量的茶葉、生絲、絲綢、瓷器為南粵軍換回了大批的金銀和各式利益,從歐洲的偏僻小島英格蘭、蘇格蘭,到已經快到達北極圈的瑞典、俄羅斯等國,到希臘、奧斯曼帝國,再到印度的蘇丹、王公們,有幾個不喜歡喝茶的?又有幾個不對茶葉帶來的巨大利益垂涎三尺的?
如果不小心像在歷史上已經發生過的那樣,絲綢的製造技術,從蠶子到生絲的繅絲、紡綢、加工這一系列技術、原料被貪圖小利、別有用心的人聯合起來販賣出去,那麼,自己獨佔茶葉市場定價權和主導權的地位便要喪失了。
(事實上,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儘管賠償軍費1600萬元,割讓香港、開五口通商,但是僅僅茶葉這一項的稅收收益便達到了1500萬元,每年。遠遠大於分期賠付給英國人的軍費。中國真正變成貿易逆差,是從英國人在印度種植茶葉成功而開始的。所以,一定要注意保密,不僅僅是技術,也包括各類原生植物。否則,這些海盜,不但用我們祖先培養、馴化出來的生物,調回頭來侵佔我們的市場,之後還美其名曰科學研究探索。然後數著從我們兜裡偷走的錢在那裡嘲笑我們的忠厚。)
所以,守漢決定頒佈軍令,在李家坡以西地區,不得有一棵茶樹植物存在,不得有一粒茶樹種子越過李家坡。違令者,殺!
而另一件事便是推廣油桐在廣西的種植量。
“我已經給戶司度支處下來札子,命他們將曰文兄分管業務之中在錫蘭島等處種植茶葉的款項轉撥到油桐業務上來。這筆錢可不算少,大約有兩百萬元。”
二百萬元!這話聽得鄭芝龍後背直冒冷汗。要知道,崇禎皇帝在江南、在中原被人罵得狗血淋頭,逼反了無數百姓,也不過才徵收了百餘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