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些!慢些!”
從呂宋往福建的航線上,那些慢吞吞的福船上的水手們、大腹便便的商賈們,或是目瞪口呆,或是心驚肉跳的看著數條模樣怪異,但是速度驚人的船隻從自己身旁飛也似的掠過,船隻掠起的浪花,翻湧著幾乎濺到了福船的甲板上。
這些福船是拿了特許狀和出海貿易的關文到呂宋販運稻米、粗糖、菸草等物回福建販賣的,來得時節便見到了這幾條船在海上往來馳騁,在呂宋也見到了這幾條船在碼頭上補給休整,不想自己早出了整整兩天,卻仍舊被他們追上。
在商人們豔羨驚恐的目光之中,他們卻不知道這看似風光的背後,這幾條飛剪船上的水師遭了多大的罪。
幾個新從水師學堂畢業的毛頭小子明顯是菜鳥,乍一經歷如此高速度的航行,不由得有些臉色蒼白,加之高速度帶來的顛簸,將早晨的飯食、胃液乃至膽汁一併變成了給海中魚蝦、海鳥的食物。
為首的旗艦上主桅杆威風凜凜的飄揚著南粵軍水師提督鄭芝龍的帥旗。
這條旗艦的管帶官,鄭芝龍的老部下陳鵬同樣是臉色蒼白,但是生理上的本能反應卻並沒有掩蓋住他內心的興奮。
“提督大人!這船實在是太厲害了!”
站在艦首舵樓內的鄭芝龍,眯縫起被海風吹的有些發紅的眼睛,透過望遠鏡的鏡頭以旁邊福船的航速作為參照物,揣測著、估算著眼前自己船隊的速度。
“鏈繩可以收了!”
端詳了一會,他對自己的航行速度,大概有了一個底數,低聲命陳鵬傳令下去,將用來測速的鏈繩收上來,他要對航速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過了好一會,陳鵬才氣呼呼的從艙外進來。
“這群傢伙,笨手笨腳的!連個鏈繩也收的這麼慢!要都是咱們的老弟兄在,這點事還用得著。。。。。。”
“閉嘴!說鏈繩的事!”
廈門之戰後,鄭芝龍的部下和那些投誠的海商部下,被南粵軍水師收編之後送到水師學堂大營回爐了三個月,主要是教水手們識字,然後是培訓各種南粵軍中制度、軍紀。完成了這個流程後,這些水手則是被水師學堂按照專業、技術水平等項從一到十編號,分成了十個大塊,然後再分。
原有的建制和人際關係被徹底打亂之後,這些水手們被分配到了各個艦船上。水手倒是無所謂,在哪都是當兵領餉,而且南粵軍這裡軍餉多不說,幹得好還可以向上爬。但是芝龍部下的軍官們卻是有些不太高興。雖然原職務、軍餉都沒有變化,但是手下的人卻不是原來的人了。
便是鄭芝龍本人,也很無奈的發現,就連自己的旗艦,這條守漢原先的座艦伏波號上,比較熟悉的也就是一個艦長陳鵬和自己的幾十個親兵了。
抱怨和不滿也只能在心裡,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流露。不過,久而久之,人們也就逐漸熟悉並且融合到了一起。不再區分什麼原先鄭芝龍團夥的,還是什麼老南粵軍水師的,福建人、廣東人,阿拉幹人、日本人、暹羅人,都在一條船上,按照老大的口令來操作這條名字是老名字,船卻是新近出場下水的新船。
這船算得上是眼下南粵軍技術實力和經濟實力、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
大於6:1的長寬比,長長而尖削的曲線剪刀型首柱,三座高度達到了船身長度四分之三的桅杆上,分作五層掛滿了巨大的風帆,在頂桅上還掛有月亮帆和支索帆,在船兩側還有外伸帆桁,被稱為翼帆槓,本來可以懸掛翼帆以增加航速,但是卻因為水手們一時無法適應這高速行駛給他們帶來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沖擊而不得不空曠的任憑海風高速從上面掠過。
曲線剪刀型首柱用極為善於高速奔跑的姿態,不停的將海面上湧來的波浪劈開,減小這些浪花帶給船隻的阻力,而因為曲線首柱將船體延伸,船首向外伸出的斜槓上也懸掛著幾面三角帆。帆數的增加極大的提高了船隻的動力,而被設計成最小阻力面的水下形狀體,對減低阻力、提高航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空心船首使船在浪中便於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穩定性。後體逐漸變廋的有傾度的水線十分協調地過渡到狹窄的圓尾,與優美的船首型式和諧地混成一體。
用帶有些迷醉的神色看了一眼海面上這五條几乎一模一樣的船隻,鄭芝龍在心中暗自慨嘆一聲,就算是當日廈門一戰贏得是自己,只怕也會被南粵軍的巨大優勢給堆死。
兒子鄭森在水師學堂讀書,幾乎每天都有信寫給父親,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越是對南粵軍這個集團有了深入的瞭解,便越覺得它的可怕。
就拿自己手中的這條伏波號而言,有專門的人設計外形,計算航速,如何為了速度增加風帆,減少阻力,為了達到最優的設計效果,便是老態龍鍾的伽利略、沉迷於數學的笛卡爾等人也是一起上陣。
不像內地的官船設計那樣,幾個工匠在官員拿出來畫的花裡胡哨的圖紙上修修改改,然後再根據自己腦子裡的經驗進行船板的製造、龍骨的打製,在船臺上消耗幾個月之後,進行繁瑣複雜的裝飾裝修,將原本應該追求速度、運力和火力的船隻,變成了一條移動起來慢吞吞的準船塢,裝飾的倒是十分華麗,可是再華麗的船塢,到了海上不也是一個明顯不過的靶子嗎?
對於那幾個金髮碧眼的紅毛夷人,鄭芝龍起初也認為不過如此。除了鑄造槍炮之外便只能做些計算之事,但是,當看到船廠裡那一字排開列在船塢之中的五條眼看著成型的艦船,卻令他大跌眼鏡。當他知道這裡的很大一部分功勞是笛卡爾先生之時,越發的不明就裡了。
其實,說出了便是一文不值。
這是笛卡爾將自己的座標系理論研究成果應用在了實際生產當中罷了。大家都在影劇院、體育場之類的地方找過自己的座位,只需要按照票面上標註的座位號便可以尋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其實就是座標系理論在日常生活之中最簡單的實際應用。
笛卡爾將設計完成的飛剪船圖紙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座標,將每一個龍骨,每一塊船板、每一個甲板都編著在這個座標系內,同時計算好尺寸。
每一塊船板、每一塊甲板都有甲、乙、丙三個資料代表,三個資料所標定的位置就是這塊板材在船上所在的位置。(是不是有點像在某個看臺、某排某號座位?)將這些標註著尺寸、厚度、木材質量要求的資料一一的進行公開的招標,向南中各地的木材商人收購合適的木料。你們只需要將我們需要的木材按照提供給你的尺寸加工出來運到我指定的交貨地點便可以依照合同契約獲得貨價。
這樣一來,原本需要長時間進行木材風乾、分解、加工成合適尺寸的環節便不再出現在南粵軍制造艦船的工序之內。工匠們只是需要按照圖紙上標註的,將一塊塊巨大厚實的板材與用熟鐵打製而成的龍骨相結合便可以。
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的將一些技術含量低的環節和工序外包出去,而且不必擔心洩密。任何一個合同都是經過幾大情報部門和船廠聯合審查過,不管怎麼拼貼也不會暴露出船隻的設計方案,最大限度的做到了保守秘密。
同時,根據這群數學家的建議,這五條飛剪船除了艦體採取了減低海水阻力的設計之外,艦體結構也做了重大改動,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採取了三
角結構應力支撐法,這樣一來,既節省了船艙內部的空間,也大幅度的降低了造價。
“這群紅毛夷人當真是有些邪門!”鄭芝龍雖然不明白為什麼什麼事情李守漢都要讓這些人插一腳,但是不得不很服氣的說一句,有了這些人,很多事情似乎變得很簡單了。
“大人!航速統計出來了!”陳鵬很是興奮。臉上甚至有些汗珠出來。
“到了多少?”
“十二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