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三百七十四章 父子夜話,到揚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四章 父子夜話,到揚州 (1 / 2)

大隊人馬沿著運河南下,通州、臨清、濟寧、淮安、清江浦,沿途的大小城市,都爭相目睹連番北上勤王,多次大破建奴,陣斬建奴頭目。主帥更被皇上新近冊封為寧遠伯的這支南粵軍風采。

特別是在山東地面,自巡撫以下,德王等宗室王爺更是出城百里迎接。

德王扶起有些驚愕的李守漢,“爵帥不必多禮,本爵日前剛剛接到皇上詔旨,命本王及小犬、鎮國將軍等人往鳳陽去,到祖宗面前閉門讀書思過。”

守漢當時就明白了,這是崇禎變相的處置這幾個被建奴俘虜過的皇室宗親。既處分了這幾個倒黴的王爺,又保留了皇家體面。

“本爵等人感念爵帥當日仗義出手援助之德,自覺虧欠爵帥甚多。想起當日爵帥在我齊魯地面收買田莊土地,本爵等人雖然比起爵帥不敢自誇豪富,但在各地尚有薄田若干,索性便一併送給將軍了!還望爵帥笑納才是!”

守漢起初不明白這是為何,但是想想也就明白了。

這些人作為有罪宗室,送到鳳陽皇城,馬上面臨的就是不是圈禁的圈禁,少不得要受到守陵太監們的勒索凌辱,這些不動產也早晚要改姓。與其說被人勒索了去,倒不如送給自己。以眼下盡人皆知的南粵軍與太監們的關係,那些守陵太監鎮守太監也會念些香火之情,勒索起來也會投鼠忌器些。

“那,本伯便謹代全軍將士汗顏愧領了!”守漢命人接過德王幼子手中捧著的一本清冊,草草翻閱了幾頁,那上面登記著濟南被俘各宗室獻上的各處田地莊園店鋪作坊等不動產的明細。最令守漢興奮的是,在濟寧、東營、聊城、夏津、武城、濱州、泰安、菏澤、平原、德州、青州地區,竟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是歸這些宗室所有的。

“一個山東就這樣,怪不得大明的老百姓要造反了!”

心中嘀咕了一句,但是表面上還要同這些官吏、有罪宗室虛與委蛇的周旋應酬。

在濟南休整二日,德王等人收拾好行裝隨同大軍一道南下,到鳳陽祖宗面前讀書思過去也!不過,守漢悄悄的命人給德王送去了二萬銀元,並交代他,若是有太監欺凌勒索他,只管寫信告訴他。“本伯自然會為王爺討個公道!”其餘各位宗室也是視情況不同給送了多少不等的銀子。

歷來便是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這一舉動,令這群有罪宗室對這位朝野上下,不論文武都異口同聲的的稱他跋扈囂張的李大伯爺感激涕零。

“李爵帥,真古之君子也!”

但是,沿著運河兩岸南下的諸位將領們,卻對守漢這一舉動摸不著頭腦了。之前用嶽託和杜度換回了這群宗室,軍中便頗有微詞,今天又從這些人手中取得了大片土地,而且很多土地都是糧食產量很低的。這對於一不缺乏土地、二不缺乏糧食的南粵軍將士而言,這些土地便是雞肋了。

在幾個旅長、團長的慫恿攛掇下,守漢的二兒子李華寶,悄悄到父帥面前一探虛實。

聽完了兒子的來意,守漢什麼話也不曾說,從旁邊取過一件自己的衣服丟到華寶面前。

“告訴阿爹,這是什麼?!”

“阿爹的隨身衣物。”

華寶倒也老實,只管說了出來。

“什麼做的?”

“用我南中所出的細棉布所製成。”

“棉布從哪裡來?”

“棉布是棉花經過粗紡、細紡製成棉紗,棉紗再經過紡織製成。”華寶雖然生下來便是錦衣玉食了,但他也曾經無數次的跟隨著母親鹽梅兒往各處去,不是為新移民佈施醫藥,就是到村寨鄉鎮之中探訪鰥寡孤獨。所以,也不至於會說出棉布是從商號裡買來的無知言語。

見兒子一口氣說出了棉紡業的幾乎整個流程,雖然中間有些粗疏遺漏,但也大概說的很清楚。守漢微微的點點頭。

“兒啊!你可知這最初的棉花是從何地而來?”

“這個?”華寶一時語塞。“我南中各處物產可謂豐富,唯獨不出產棉花,此物大多是從天竺而來。或是以刀劍槍炮火藥盔甲等物,同各處土王交易,或是在我南粵軍在天竺所佔據之地大舉種植。除了棉花之外,便是小麥。這幾年,兒子聽說因為天竺戰亂,各處軍閥藩鎮四起,對於我南中的軍器需求量猛增,各處藩王都在大量增加棉花種植面積,隆盛行往天竺輸出的貨物裡又多了不少的糧食以補充天竺的糧食不足。”

幾年下來,泰盧固王朝和瘸狼帖木兒的後代莫臥兒王朝打得熱火朝天,德干高原上,你來我往,信奉各種宗教的武士們用相同的武器將對方斬落馬下。戰爭規模和殘酷程度越來越大,對於隔海相望的南中軍火便需求量也越來越多。再加上有個葡萄牙復國軍在印度大陸上攪風攪雨,令即便沒有捲進戰爭的王公們也不得不新增軍備,防止附近不懷好意的鄰居們突然闖進自己的庭院裡來。

於是,用大片土地換取軍備者有之,用那些賤民奴隸換取軍備者有之,至於說用金銀珠寶樹木土產換取軍備者更是比比皆是。

“但是,你要記住,打仗的地方一切都是不穩定的。從崇禎八年到現在這幾年,每年的棉花來源和產地都在不停的變化,各個王公為了能夠在戰爭中佔據上風,一旦攻入對方領地,第一件事就是焚燬棉花田。打擊對方的戰爭潛力。”

“父帥的意思兒子似乎懂了,父帥的意思,可是要狡兔三窟?或者如同那些紅毛夷所說,不能將所有的錢放在一個箱子裡?我們的棉花來源也不能僅僅依靠天竺一處提供?”

“不錯,但也不全是。”守漢讚許的看了兒子一眼,對兒子的分析能力表示讚賞。

“眼下,我南粵軍勢頭不錯,內外拓展都要展開。各處的建設也是大量用鐵用鋼,還要向各處輸出鋼鐵製品,換取我們需要的各類物資。這樣一來,難免便會有些捉襟見肘。如何處置這樣的事?”

“兩下里一湊,為父便只能選擇在這齊魯之地,特別是膠東登萊青三府擇地種植棉花,以保證我南中這數千套紡紗織布機械所需。”

李華寶對於在這登萊青三府特別是在山東的德州、菏澤等處大舉種植棉花是否能夠成功之事多少有些懷疑,若是別人面對守漢的決定自然是“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但是,畢竟是父子面前說些私房話,當下華寶也不忌諱。當即便提出了自己的懷疑。

“父帥,在山東佔據些地方,用來建設我南粵軍北上之據點,這和圍棋打劫、做眼一樣,正是暗合兵法。只是兒子擔心,這棉花能否在山東種植成功?若是種植不成,我們在山東又安置了至少數十萬百姓,豈不是又多了一樁負擔。要保障這些人的口糧?”

對於兒子敢於提出異議,守漢不以為忤反而頗為欣喜。兒子能夠不畏懼權威,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意識,這對於一個潛在的接班人來說是最可寶貴的素質。

但是,守漢又如何能夠告訴兒子說,山東省是未來的棉花主產區?這一帶出產的長絨棉品質最好?便是日後新疆的棉花都是在山東種植成功後向全國推廣的?

“阿寶,有沒有想過,和你大哥、大姐一樣,去管理一樁事情?你看,你大姐如今統帶水師在海上各處行走,或護送商船,或打擊海盜。你大哥華宇,如今在臺灣做知府,為父從公文和他的家信中可以看得出,你大哥進步可謂一日千里。你打算如何?”

“這個,兒子還不曾想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