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樣的硬體條件和管理制度衛生習慣,疫病還能夠如此蔓延爆發,看來此次的病症來勢兇猛。
李華梅、李華宇二人不敢耽擱,立刻將用米醋燻蒸過的掩口巾帶好,詢問來迎接他們的官吏。
“我家父帥現在何處?我們能否前往?”
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這是守漢教育子女的一條規矩,二人身為長子、長女自然是對這條規矩知道的很清楚。
“大將軍此刻應該正在議事廳,同各司各方衙門的大人們議論兩廣平亂之事,日前接到陳大人急報,有英格蘭人商船炮擊虎門炮臺,引得廣東省城及周邊城垣動盪不安。眼下廣東各處官軍的陸營和水師紛紛朝虎門一帶開進,防備英格蘭人進犯,各處的亂匪本來已經蟄伏,見有英格蘭人生事,官軍調防之舉便又有蠢蠢欲動之態勢!各處剿賊兵力頓時便顯得捉襟見肘,大將軍正在考慮是否增調人馬往廣東去。大小姐和大少爺可以先行回內宅去,想來大將軍處理完公事自然會回內宅去的。”
二人聽了這話,自然不敢怠慢,風風火火的回到了王府。王府的門楣上用白紗妝點,正中間紮了兩朵碩大的白花。
天氣已經開始熱了,議事廳的大門、窗戶被執事人等向外開啟,使得空氣能夠流通,讓室內的人們感覺涼爽些。透過門窗的空隙,姐弟兩個看見父親守漢正在高踞在交椅之上,聽得手下的人們在熱烈的爭論著什麼。
站立在議事廳外的近衛營士兵和守漢的親兵們,見是華梅和華宇過來,雖然沒有攔阻,但也沒有放他們進議事廳的意思。
“大公子,大小姐,主公有軍令吩咐,若是徐統領和李沛霆李總辦、林文丙林副總辦到此,請立即入內議事。”
見不是戲,二人自然不會去在這個時候去觸李守漢的黴頭。
沿著由昔日銀安殿改成的議事廳兩旁的甬路,姐弟兩個人飛也似的衝進了內宅之中。
“阿孃!阿孃!”
回到了家中的李華梅和李華宇,立刻又變成了兩個小孩子。
“哎呦!二位小祖宗!”迎面正撞見鹽梅兒的心腹人蔡婆子,老婆子已經是兩鬢見了銀白,卻是精神不減,領著十幾個丫鬟婆子向外走來,與華梅走了個正著。
“蔡婆婆好!”
“蔡婆婆,兩月不見,您老的身體還是這麼健旺!”
李華宇和李華梅也是一半是出於真心,一半是客套敷衍,好是一頓甜言蜜語的朝著蔡婆子進行了一番轟炸。
沒法子,如今的南中將軍府也算是門排畫戟戶列簪纓的高門大戶,很多之前沒有的規矩和排場都生了出來,像蔡婆子這樣有體面有身份,手中掌握著一定權力的傭人和奴才們,便是李華梅和李華宇這樣的少主子見了也要好好的攀談幾句,客套一番。
“蔡婆婆,我和弟弟從耽羅回來,別的都沒想起給您帶,就帶了幾根朝鮮王送來的高麗人參,還有幾盒珍珠,您拿去燉湯喝最是補養精神不過。”
“對,阿姐說,珍珠用處更多,可惜我愚鈍,很多用處都忘記了。”
姐弟兩個一唱一和一搭一檔的,猶如蘇州評彈的說書先生一樣,將蔡婆子說的心花怒放。
“好了我的二位小爺!你們都是老婆子一手帶大的!你們那點小心思老婆子還能不知道?好了,都是你們的一番好心,從那極北苦寒之地給老婆子我捎東西回來,便是帶著一捆柴草回來,老婆子也是心裡暖和的!何況是人參和珍珠?!”
花花轎子人抬人,年老成精的蔡婆子,也要把面子十足的還給二位少主子。
“蔡婆婆,府裡這些日子,出了什麼事情?”
華梅就門口懸掛著的白花向蔡婆婆詢問詳情。
“你們先去照著夫人的意思去準備東西,到各處去傳夫人的話。”很是威嚴的將身旁的婆子和大丫頭們打發掉,蔡婆婆左右望望,這才向華梅和華宇姐弟倆講說起緣由來。
卻原來是李華梅的一個弟弟李華宣、一個妹妹李華檸,在這次疫病流行中不幸感染了時疫夭折了。
(啪!一塊板磚拍了過來!“又讓豬腳的兒女死了!你和豬腳有仇是不是?!”)
且慢來!
這不是現代,這是17世紀啊!君不見,著名的炕錢盛世,炕蓆和雍正的兒子裡也是夭折的比比皆是?那還是當時可以享受到最高醫療衛生水準的人,他們的孩子還如此的夭折,普通百姓的又如何?
在一戰過後的歐洲,一場西班牙流感的爆發,要了多少人的性命?以千萬計算!
在這個時代的南中地區,隨著人口的大規模流動,沒有良好醫療衛生習慣的流民大量湧入,勢必是會造成疫病的流行和爆發。
華梅聽了蔡婆子的介紹,才知道門口的兩朵白花,是給弟弟華宣、妹妹華寧的,一時便也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