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二百六十七章 榮耀和新差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七章 榮耀和新差使 (1 / 3)

崇禎十年正月三十,朝鮮王李倧知江華島陷,援兵皆敗,更在滿清輜重運到,架起大炮準備轟擊南漢山城的武力威脅之下,更換青衣徒步出城往黃太吉大營行三跪九叩之禮,獻上明朝敕印,降於清。派遣世子赴盛京充當人質。清軍所提之投降條款全部接受。

正月,張獻忠、羅汝才等出湖廣與號稱革左王營的左金王、革裡眼合。初六日,連營百里逼安慶,“烽火達淮揚”,南京大震。崇禎詔左良玉、馬爌、劉良佐合兵救援。雙方戰於安慶城下,皆損失慘重。獻忠等退守潛山天王寨。不久,安慶巡撫張國維檄總兵左良玉搜山,良玉不應,放兵掠婦女,屯兵月餘,竟北去。

正月,在陝北米脂、延安、綏德等處衣錦晝游拜訪父老鄉親很是擴充了一番實力的李自成率軍從鳳翔渡渭河,在寶雞擊敗明軍,進至涇陽、三原,與過天星、蠍子塊等股會合在一處。不久,陝西巡撫孫傳庭、總兵曹變蛟來攻,連戰七日,李自成的部隊無法抵禦孫聾子和曹變蛟部隊用人頭換兵甲的慾望,大敗。蠍子塊拓養坤投降於明軍;而過天星所部逃往河南。

崇禎十年三月,兵部尚書楊嗣昌至京師,帝召對。嗣昌博涉文史,多識先朝掌故,且工筆札,有口才。帝與語,大信愛之,每對必移時,所奏請無不聽,說:恨用卿晚。

三月,當崇禎皇帝接到了提督南漕海運太監從天津送來的表章,得知已經有五十萬元銀元和二十萬石粳米運到時,立刻覺得底氣壯了不少。這也難怪,大明雖說每年的年收入在千萬兩,但是刨除各地官僚機構的運轉和宗室的祿米等開支外,可以用於機動的資金少之又少。一下子多了五十萬元,令崇禎多了幾乎六分之一的國庫純收入。

“傳旨,嘉勉李守漢!令此番押運錢糧之人入京覲見。朕要好生的慰勉一番。”

“陛下,怕是有些麻煩。李總督勤於王事,已率師往廣東剿賊,令其長女李華梅率領船隊前來。此女一為女子,二來身上沒有功名,皇爺若是要召見她,這個,內閣的諸位先生認為頗有不妥。”

“這群讀書讀傻了的先生!朕不便見,那就請皇后出面安撫一番便是!令內閣和你們司禮監拿出一個章程來,看看如何給李守漢和他的兒女加一些封典,不要讓人家覺得朝廷刻薄寡恩!”

崇禎如此作為,大半是給那些帶兵將領看得。

不過,李華梅的到來,倒是給深宮寂寞的后妃們提供了很好的打發時間的談話素材。

聽太監們繪聲繪色的講說了這位李大小姐的故事,什麼幾歲起就跟隨著父親征戰於各地,更是親自領著炮船在海上與紅毛夷、海盜、倭寇等人追奔逐北,炮火對轟。令這些常處於深宮之中的婦人們對這個李家的大小姐充滿了好奇之心。

不過,好在明代選後妃從成祖以後便有規定,必須出在民間。所以,這些女人們雖然對李華梅充滿了好奇心,但也沒有把她想象的太過於離譜。

“姐姐,你說李家的這位大小姐,會不會像戲文裡唱的那樣,頭上插著雉雞尾的那樣?”

“妹妹,那是戲文裡唱的啊!要我說啊,應該至少是膀大腰圓的,和官府裡的穩婆差不多。要不然怎麼上陣殺敵?”

“可是當年秦總兵馬伕人來的時候,我看得就差不多的樣子。”

就在周後、田妃和王妃子們的議論中,李華梅奉皇后的懿旨進京了。

看到眼前這個和自己女兒差不多的小姑娘,竟然能夠統帶炮船在海洋波濤之中出沒,不由得周後大為驚訝。(“這李將軍也太狠了些吧?!如此的一個女孩家,怎麼能夠在海上同一群粗魯漢子在船上炮火波濤之中生活?!”)

眼前的這個小姑娘,既不像石柱總兵秦良玉那樣頂盔摜甲,也不像田妃說的那樣頭上戴著一頂戲文裡常見的雉雞尾頭盔,更與王妃說的膀大腰圓一點關係都沒有,倒是有點纖弱。

若不是身邊帶著八個紋身天足窄袖排扣,且腳腕上手腕上帶著數個銀環的女護衛,顯示出華梅的與眾不同之處,只怕后妃們以為這是京城中哪個官宦家的女孩也未必。

而小華梅此次進京的準備也是相當的充分,有隆盛行的觸角遍及京城,對於宮內的人際關係各種喜好不說是瞭如指掌,也能對症下藥。

從天啟皇帝的張皇后到崇禎皇帝的周後,幾個妃子、公主,都有針對性的準備了禮物。送給張皇后的是一座通體碧玉製成的觀音像,給周後的則是用巨大的象牙鏤刻而成的山水風景。給田妃等人的,也都是以升斗計量的珍珠寶石之類。

而在華梅進宮之前,隆盛行的坐辦便到了國丈周奎府中,雙方就進一步加深商貿合作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簽署了一系列商業契約和文書。

“該賞點什麼給這孩子呢?”

幾個女人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

賞些金珠寶貝?別逗了,宮裡的東西能夠看的過眼去的、合適給女孩家的,大多是上次李守漢進京時的貢品,總不能用人家的東西再賞給人家女兒吧?

一面安頓華梅在宮中住下,一面周後、袁妃、田妃、王妃等幾個女人齊聚在天啟皇后、尊號為懿安皇后的張嫣所居之所在,請這位已經在這冷宮之中生活了十年的皇嫂來為自己們出面解決這個難題。

這位皇嫂,可是連著名的權奸閹宦魏忠賢都鬥不過她的人物!

(說點題外話,這位懿安皇后可能在九泉之下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冊立了她的這個小叔子朱由檢當皇帝。本來是可以名正言順的從宗室中選一個孩子過繼到自己名下即位,然後自己以太后的身份臨朝,就像是萬曆的母親李太后那樣。可是偏偏選了小叔子當皇帝,這樣一來,自己只能以一個寡嫂的身份很尷尬的生活在這深宮之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