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一百五十六章 換來的不只是棉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六章 換來的不只是棉花 (2 / 2)

“這就是你們換來的土地?”

第二天上午,林文丙一行人在通事和館驛的嚮導下,照著那地契所說的方位尋了過去,不費什麼力氣,便在吉斯德納河(現在稱呼為克里希納河)河口附近的默吉利伯德訥姆尋到了那塊被人用來換了水手們貨物的土地。附近的兩座印度教的小神廟成為了標誌性的建築,向四外望去,這塊土地倒也不錯,通事許先生彎下腰去抓了一把泥土放在鼻子上嗅嗅,“好地啊!”

“就是離海口太近了些,海上一旦起了大風浪,海水倒灌進來的話,這塊地上種什麼都完蛋!”

“也有一個好處,離海口近。”林石沒頭沒腦的冒出這樣一句話。

“這裡離海口近,剛才我也看了,河裡的水量,流速,應該是可以容得下船隻航行的。”林石將一節樹枝奮力丟到河水當中,讓眾人觀看那樹枝的流速。

“老林,你的意思是,咱們以後可以把這裡建成貨棧?”漢元商號的一個掌櫃眼睛裡放著光,有些興奮的望著四周。

這裡距離河岸和海口都不算遠,距離河岸完全在十二磅炮的射程之內,在這裡建起商站,壘砌起城牆,修築起炮臺,便是一座要塞,完全可以利用河流保持與外界的通航聯絡。

“我們既然提出了和蘇丹進行武器換棉花的貿易要求,那麼,以後就不可能只來一次,而且,棉花這東西大家都知道,要評級、要分揀、還要打包,這都需要有巨大的場地和庫房,要我說,這幾個小子,看上去是倒黴蛋,其實是咱們的福星,這是老天爺知道咱們日後得在這裡買地建商站,這才藉助那個貪心的將軍之手,賜給咱們一方土地來建築咱們的商站!”

“沒錯!”

林文丙也是很贊同林石的發言,“而且這裡還有一個好處,背後就是兩條大河衝擊出來的平原,大片的可耕地,日後我們便在這裡引誘當地人種植棉花給我們,這周圍方圓上千裡的土地如果都種植上了棉花,乖乖!諸位,想想看,那時候我們站在城頭上向四下裡看著白茫茫一片又一片的棉花地,地裡結的都不是棉桃啊!而是一枚一枚的銀元啊!”

一眾人暢想了一下日後這裡的繁榮前景,索性便命人在地上鋪了墊子,也和那些蘇丹王公一樣席地而坐,取來酒食果品,圍坐在一處,討論起這裡建設商站的各項事情。

那四五個“地主”站在一旁期期艾艾的互相鼓著膽子,上前來想說點什麼又不敢。

“你們幾個,也不要太過於難受了。咱們商量一下,這塊地,便由商號買下來了,回頭咱們再去蘇丹那裡請一方印蓋在上面,事情便更加的牢靠了。這地價嘛!”

“全靠大掌櫃的照應!”

“就是!我們全靠大掌櫃的了!”

那幾名水手忙不迭的說著各式各樣的拜年話,希望自己的長官不要心太狠。

林文丙等人互相看了看,低頭商量了一番,“這樣吧!我們也不能夠讓你們虧得太厲害,我們便給你們每人一柄呲鐵鋼打造的絕戶刀價如何?!”

一柄用呲鐵鋼打造的絕戶刀,賣給蘇丹,作價一千枚金幣。這幾個水手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幾面小鏡子和玻璃珠子,被人欺詐換來了這樣的一塊土地,卻在幾位大掌櫃的手裡又換來了如此多的錢財,一千枚金幣,就算回到順化交了稅,也能夠換兩萬多的銀元,下次出海再採辦貨物就有本錢了!

作為棉花的原產地之一,沙希蘇丹對於這種作物並不陌生,他的治下,便有無數的平民透過種植棉花,紡紗織布來換取現金,繳納賦稅,甚至在他的府庫之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來充抵稅款的棉花。每年有大批的商人到印度來採購棉紡織品,並且透過阿拉伯半島向歐洲銷售,一年一度的伊斯蘭教的麥加朝聖期間,吉大和麥加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大型布市,那裡出售的織物仍然大都產自埃及和印度。抵達亞洲購買香料的荷蘭人和英國人就意識到,可以用印度的棉紡織品來交換香料。荷蘭人還把印度的靛染藍色格子布出口到非洲,以購買奴隸並送往新世界,當時奴隸所穿的藍色印度棉布,後來得名為“哀傷之布”。

同中國一樣,因為紡織業的發達,也有很多地區出現了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就在不久前林文丙等人停泊的馬德拉斯港口附近的科羅曼德爾海岸,那裡便有幾乎整個的村莊都專門從事紡織品生產。買方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現金墊款,使之在規定的時間裡提供一定數量的布匹。在農家裡的一架架手紡車上紡好的棉花,由閹牛拉的大車商隊運往沿海城鎮和港口的工場,經過成百上千的手搖紡織車的紡織,製成的紡織品再繼續出口到歐洲。是不是很眼熟呢?和歷史書上說的中國明朝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類似?

對於棉花這種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於在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的作物,蘇丹和他的大臣將軍們是再熟悉不過了的。

棉花,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這白色或者白中帶黃的纖維便是令無數人為之穿山過海追求的東西——棉花。

“我和我的大臣們商量過了,同意用棉花來支付你們的貨款,我尊貴的朋友,但是,你們提出的,要求獨佔我的國家裡全部棉花的貿易活動,這個,是我們不能夠接受的。我們只能允許你們在我的國家裡透過合法的貿易手段來獲得棉花。這是我對於你們提出的第一個要求的答覆。”

關於獨佔泰盧固地區的棉花貿易,本來就是獅子大張口的漫天要價行為,對於蘇丹做出這樣的答覆,林文丙等人也是早就有心理準備,甚至比這個還要嚴重的後果他們都有準備。但是卻得到了這樣的一個結果,也算是驚喜了。

而且,就在這幾天裡,蘇丹手下的不少大臣和將軍便透過各式各樣的途徑同南中商人取得了聯絡,雙方達成了共識,在這些人的賈吉爾和柴明達爾,也就是按照世襲和非世襲性質劃分的領地裡,南中商人可以透過發放種子、租地耕種等形式來獲得最後的收成,或者,由領主們將種子下發給農民,之後獲得收成後,出售給南中的商人們。而領主將會獲得他們喜歡的商品和金幣作為酬勞。

而林文丙帶來的棉種便是當年守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不知道多少金錢從葡萄牙人那裡弄來的海島棉也叫長絨棉,這種原產南美洲的棉花。色澤亮、纖維長、強度高,適合於紡高支紗。

“只要有了海島棉。用果下馬紡織機。但凡不是特別笨的工人,紡出來60~80支紗都是不成問題的!”

隨著一斗一斗的棉種被領主們取走,林文丙耳邊不住的響起守漢的話語。

“蘇丹陛下,作為您的朋友,我向您保證,您的軍隊將會擁有最優秀的軍事裝備。但是,為了我們之間的商貿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我希望您能夠允許我們在您的領地購買幾處土地,建設碼頭、泊位、庫房,以及保護這些設施的必要工事。”

林文丙在蘇丹命人取來的地圖上,選擇了馬德拉斯、馬斯利巴丹和海德拉巴的默吉利伯德訥姆入海口三處地方,用硃砂在這裡畫了三個圓圈。

“在這三處地方,我們需要建設商站,收購我們需要的貨物!”(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