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一百五十七章 匯通九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七章 匯通九州 (1 / 3)

南九州的陽光下,幾名武士或者說是前武士,現在的浪人正在幾處村落之間的道路上醉的東倒西歪,一路趔趄的向著自己都不知道在何方的目的地前行。

看著在田地裡辛苦勞作的農民,武士們不知道想起了什麼,突然間爆發出一陣陣的狂笑聲,隨後便又是一路向前。

田裡忙著插秧的農民見這群醉鬼走了遠些了,這才敢抬起頭,擦了擦竹製斗笠下滿頭滿臉的汗水,很是鄙視的朝那群背影悄悄的往水田的泥水裡吐了一口吐沫。

“一群野庫崽!鬼才知道喝酒的錢是不是女兒從南中寄回來的!”

自從島津家開始從事婚姻介紹和勞務輸出以來(人口貿易?),島津藩內的武士們日子似乎比較以前好過了不少,不但藩主的俸祿能夠按時足額下發了,有女兒在南中做妻妾的,每年還能夠寄回些南中通寶和布匹來,接濟貼補家裡,讓那些家裡只有太郎、次郎、三郎的武士老爺們對於家裡有女兒的羨慕不已。

“唉!可惜的是,南中的老爺們只要武士老爺的女兒,我們這些人的女兒就算是再漂亮,也擠不上去開往南中的大帆船!”

一個農民恨恨的將手中的秧苗往泥水中丟去。

在這個以農業為主的時代,日本是屬於絕對貧瘠的那種。其實,就算到了二戰時期,日本已經號稱是列強之一了,他的糧食也是不能夠完全自理的。而九州,則是更加的貧瘠。作為山多地少的地形環境,水田都在山間東一塊西一塊的分佈著。在鄰近赤道的太平洋夏季陽光的炙烤下,農民們在水田中當真做到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按照公四民六的分配標準,農民們的種地收成有四成要交給武士老爺們,剩下的是自己交付地租的。除去這兩樣的開支之外,餘下的才是自己的所得。沒有耐寒稻種,沒有雙季稻的情況下,農民只能掙扎著求生。

好在不久前,江戶的將軍對自己的領地和親藩、譜帶大名發出的仁政號令,准許農民以各種特產充抵公四成的上交收成,這樣的號令,在各地的外樣大名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廣,農民似乎稍稍的喘了一口氣,雜糧飯裡的大米稍微多了幾顆。雖然說同武士老爺們十天八天的可以開啟一個南中來的豬肉肉瓷頭招呼幾個朋友來大醉一場不能相比,但是,這樣的日子,令農民也是感到很滿意了。

“三郎!不要再偷懶了!抓緊時間插秧!”

那丟了秧苗在水田中的三郎,聽到父親在身後的叫罵,只得彎下腰去,繼續努力插秧,彎下腰的那一剎那,他分明看到了自己的汗珠子在水面上濺起的幾點漣漪。

“添麻煩了!請問,這裡是中川村嗎?”從河邊的道路上傳來一個人的問話聲,聽口音,應該是附近的哪個町裡面的人,不像這幾個村子的人說話聲音。

“不錯,這就是中川村。”

三郎藉著回答別人問話的機會,又一次的抬起頭為自己爭取到了伸直腰休息一會的機會。

“請問,村口的次郎家在村子的什麼地方?”

“中川村的村口有好幾個次郎,你說的是哪一個?”

三郎很有興趣的打量著來人,與別人不太相同的是,來人背後插著一杆旗幟,和武士老爺們出征時的樣子有些相似,旗子上畫著幾個字,被風吹拂著時卷時舒,也看不太清楚,背上揹著一個大大的包裹,看上頗有些分量。

“應該是村口水井旁的次郎,家裡只有一個母親的。”

“哦!所得寺內!”

“是井口家的次郎,他是我的好朋友。你找他?”

次郎去年和三郎偷偷的說,在中川村日子不好過,也養不了老孃,他打算去町裡面找個活計乾乾,不久就在村子裡消失了,他的老孃為此還大哭了好幾次。如今有人來尋他,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是的!我是順風信局的五郎!請您多關照!”

五郎一邊鞠躬同三郎打招呼,一面將自己衣服上印製的順風信局的字樣給三郎看,意思請他驗明正身。

“信局?找次郎什麼事情?”

“是這樣的,中川村井口家的次郎,在南中打工,將自己的工錢透過我們信局寄了回來,要面交他的母親,完成這個手續。請您帶我去見他的母親。”

“本局分批現交銀議,配資分毫無取,交大銀無甲小銀,若有被取或甲小銀祈為註明批皮或函來示本局,願加倍返還貴家,絕不食言,壬申年順風信局再啟。”

在次郎家低矮的茅草屋前,村子裡的人們唧唧喳喳的議論著,聽那順風信局的五郎將次郎的信封上印製的說明唸了一遍,很多人還有些不解,只得聽那信局的五郎解釋。

“我們順風信局,是由南中的李老爺開設的順風車行演變發展而來,南九州的業務,由島津家駐南中的古賀一雄老爺承攬。”

“專門負責從南中到九州的銀錢物品的往來匯兌業務!請大家多多關照!”

五郎又是向全村的人鞠了一躬!

次郎的母親聽說失蹤已久的兒子忽然有了訊息,而且還派人(?)送來了東西,早就喜得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倒是三郎還有些主意,他打量了一下五郎,“五郎君,你說次郎有東西,那麼,都是什麼?東西在那裡?”

“中川村的次郎君在南中務工,將所得買了些布匹委託我們信局送到他的母親大人面前。”五郎一面說,一面向人群外張望,人們從他的視線向外望去,一個挑著擔子和他裝束相仿的人出現在村口。

透過村子裡地頭老爺家的少爺,人們得知了井口家的次郎去年偷偷跑出去,在碼頭上上了前往南中的大帆船(偷渡?),到了南中之後,被九龍江的田莊莊主僱傭,現在在九龍江的田莊裡務工,手下已經有九個人了!

“隨信奉上薪俸伍貫南中通寶錢,另有棉布兩匹,肉瓷頭兩個。肉瓷頭是莊主見兒子做事勤勉不惜力賞賜給兒子的。請母親大人品嚐。”

那挑著擔子的人從擔子上將兩頭懸掛的兩匹布解下來交給次郎的母親,請她點驗一下這布匹是否有缺損截留。

次郎的母親哪裡有機會見過這樣的細棉布?用手掂量一下,一匹布怕不是有幾十斤重?撫摸一下,這用細棉線製成的棉布,比地頭老爺家的女人們穿的還要好上不知多少倍。抱在懷裡唯恐怕別人搶了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