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八十七章 新年的規劃與展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七章 新年的規劃與展望 (1 / 3)

那幾位說六萬萬有關話題的朋友,麻煩仔細看一下上下文的語氣。有關於六萬萬的說法,是出自著名玄幻架空作品清史類,在下是拿來惡搞一下。

臘月二十三,在滿城的祭灶鞭炮中,將軍府的院內,也是一片喜慶祥和的氣氛,丫鬟僕婦傭人們不停的進進出出,一套套純銀餐具被擺放在餐桌上,用金線繡成的椅披被套在一張張紫檀、花梨木的椅子上,廚房的大師傅、紅案、白案、切菜切肉乾墩活的,負責刷盤子洗碗幹油活的,都在忙著自己手上的活計,籌備著晚上的宴席。

在後花園內,一片水面,幾隻水鳥在享受著冬日下午的陽光,在離它們不遠的水中,一座亭子中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

“宗兄,那就是這樣說定了,出了正月,我便拜託福伯,作為男方的媒人,到你府上行納彩之禮。”

亭子裡,守漢、福伯、李沛霖、李沛霆兄弟等四人圍坐在一起,議論著守漢同秀秀的婚事。

一轉眼,李家兄妹到守漢這裡也是幾年了,別人的變化姑且不說,秀秀已經從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女孩,逐漸成長為一個容貌攝人心魄的大姑娘。照李家兄弟的想法,便是要將自己的幼妹嫁給李守漢,讓自己同守漢的聯絡更加緊密。

“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禮如果逐一行下來,可是遷延日久啊!主公可是要牽扯精力,沛霖擔心影響了主公的北征大事。”雖然心裡樂開花,但是,作為臣下部屬還是要提醒一下,不能因私廢公。

“嗨!難道因為公事,守漢便不能娶媳婦了?無妨!便讓北征的戰果與迎親的喜事,雙喜臨門!”作為李秀秀名義的父親,身為將軍府元老的福伯,很是有發言權。

“嗯,這些程式禮儀都完成的話,怕不要半年之久,便是到了那時,估計北方之事已是傳檄可定。”

“現在是不是要商量一下男女兩方的媒人問題?”李沛霆故意的提出一個很是弱智的問題,試圖表現一下自己的存在。

亭子裡的其他三個人沒有接他的話題,只是李守漢擺手示意,在連線亭子與陸地的長橋那頭,莫金莫鈺兄弟二人立刻轉身督導親兵們四下裡散開,做好警戒。

李沛霖見狀,知道到了說正事的時候,取過一旁椅子上的皮護書,從中取出厚厚的一摞文書。李沛霆只得悻悻的用火筷子撥弄著火盆裡的炭火,間或擺弄一下火盆邊上的幾個甘薯。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按照買賣商戶的規矩,要開始盤點結賬,我們今天不妨也用這半天時間,盤算一下我們的家當,也好知道我們能夠辦多大的事情。”

說這話的時候,守漢心中也是頗有感慨,從萬曆四十五年,到天啟四年,經歷了萬曆、泰昌、天啟三個年號,七年的時間,在這七年裡,李守漢從一個朝不保夕的弱冠少年,成長為一個坐擁數萬雄兵,地方萬里,戶口數百萬的地方霸主,可以同這個時代的眾多牛人一爭短長,這如何不令人唏噓感嘆一番?

“主公,主公。”李沛霖看著守漢似乎有些神遊天外,便小聲的呼喚,“是不是近日過於操勞?”

李沛霖的話,倒也不是拍馬屁,從進了臘月,守漢便是利用冬閒的這段時間,徵集民夫,大肆瘋狂的修路、採礦。

“一定要在明年開春耕種之前,完成河靜到順化的幹道,完成一些重要屯堡的道路建設,從順化到九龍江,到平巴港的道路,也要完成勘查、定線、踏界等諸多環節,如果有條件的話,完成路面的築基、硬化也是可以的。”這是守漢在眾多屯堡保長面前的講話。

但是這樣的話,讓眾多保長們不由得暗自皺眉。

河靜到順化將近六百里,中間還有靈江阻隔,雖然說主要路段在江南,但是也是有三百多里,要完成能夠並排行駛三輛馬車的燒灰道路,從河靜到九龍江,陸路差不多有三千里,如果都修成燒灰道路,這個造價可是不便宜。而且,還要每隔四十里設立一個驛站,臨近南北主幹道的屯堡村寨還要構築同主幹道連線的道路。

這個費用?想想便讓人頭大。

“我計算了一下,幹道的標準工價,應該是每里路一百多兩銀子,這部分費用,有將軍府統一出了。至於說支路工價飯食,按照四六分配的原則,府裡出六成的工價銀子,其餘的,諸如人工口糧,則是由各保自行籌措。人工,除了阮大掌櫃的豐順聯號一萬多人之外,便是從江南征發僱傭的數十萬民夫,一定要在這個冬天,完成這條道路!”

於是,江南的幾十萬民夫,在隆安、西寧、小河、嘉定、平陽、厚義、同奈、安江、同塔、永隆、檳椥、芹苴、蓄臻、安江、建江、茶榮等等諸多河靜移民建設的墾區開始大動土工。不過,似乎這樣勞民傷財的舉動,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流竄在各地的前阮家的殘兵敗將,還有那些心懷不軌的野心家們,無法找到青壯年兵員。單靠各地的一些老弱病殘,只能是給散佈各地的武裝工作隊刷刷作戰經驗,積累一下戰功而已。

“哦,沒事!想到了今年我們的最大收穫,便是平定了南方的勁敵阮家,進而開啟了南下的通道,讓我們的戰略發展空間空前巨大,而不是單單侷促於河靜一隅。”守漢猛地驚醒,發現自己居然走神了!

的確,如今在地圖上放眼望去,自河靜向南,一條寬闊的大道,如同樹幹,向南方延伸,不斷的向周邊放射出支線,將無數的屯堡村寨連線在一起。

“如今的這條馳道,哦,照主公的說法,公路。差不多每七天可以完成一個驛站的施工,也算是差強人意了。”雖然是這樣謙遜的口氣,但是得意之色,在李沛霖的臉上洋溢著。

將這條公路的施工總承包給阮福英的豐順聯號,是守漢力排眾議乾綱獨斷的結果,並且在江南新區大舉徵發民夫,給予口糧、銀子,讓他們來進行路基的硬化等基礎施工。

“這半年的施工,差不多吃掉了我們鄰近江南的四十多個屯堡村寨的兩年屯糧,每個月要花費上萬兩的銀子,還要支付十幾萬斤的精鹽給民夫作為工價費用。總價差不多要花費三四百萬兩銀子,幾乎和鴻基港、平巴港的費用相當了!”執掌戶房的福伯,捻著鬍子嘖嘖不已。

“話不能這樣算,福伯,如果我們不修這條路,那麼南下道路艱難不說,阮家的殘餘勢力勢必會糾集民眾起來同我們對抗,這樣一來,我軍勢必要曠日持久的同此輩消耗,花費的銀錢軍糧,可能比這些要多出數倍十數倍。可是,我修築這條道路,數十萬南方民眾,不管是京族,還是苗族、泰族,是佤人,是景頗人,都走出村寨山林,來賺取工錢口糧。而且,他們用了我們的精鹽、布匹,便是無形中為我們開闢了市場。”

“話雖如此,但是,天啟四年,兩項大開銷,一是征討南阮的軍餉軍械,另一個便是修築這條南北道路。”

“是啊!我家先祖,神宗三大徵經歷了兩個,哪一仗不是將府庫打得精光燦爛?”李沛霆將烤好的甘薯遞給守漢,趁勢接過了話頭,“但是我們滅了阮家,似乎河靜府街頭的買賣生意還興旺了不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